•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項、 研究動機

2007 年 4 月 2 號,由於實體報業自 2000 年以來持續不景氣,美國報業巨擘論壇 公司(Tribune Company)宣布已應 Sam Zell 的要約1,接受其併購該公司及其下所屬 之芝加哥論壇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小熊隊及其它資產,這項併購在當時可說是相 當風光的,因為 Samul Zell 知名的大膽作風及投資眼光,確實使不少的公司起死回生,

對於當時氣氛低迷的報業可收振奮人心的效果。然而在併購的隔天,便已有媒體對此 發表不看好的言論,甚至以「墳墓上舞者」(Grave Dancer)的稱號描述他2,該言論指 出,論壇公司的記者及編輯們對此表示相當緊張而且一點都不看好這筆交易,原因很 簡單,這筆交易為論壇公司帶來了什麼呢?更多的新聞、更多的電視、娛樂資訊或其 他能增加論壇公司財富的東西?很可惜的是,完全沒有,甚至使整個公司與員工們陷 入更大的風險之中。

這筆交易是採用外部管理團隊收購(MBI)3及槓桿收購(LBO)4的方式所做成

1 Samul Zell,美國知名的房地產大亨及私募股權自然人,生於 1941 年,1966 年獲得密西根法律博士(JD)學 位,全美國最大的房地自然人擁有者,擅長以融資方式收購不被看好或瀕臨破產的公司再轉而出售,為自己 賺卺大量財富,2007 年甚至將其所擁有之房地產信託公司 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 賣給知名私募股權基 金 BlackStone Group,為自己賺得 350 億美元的收入,2009 年則因論壇公司收購案的失敗,被媒體稱為大部 分的資產都「泡在水裡」。See NewYork Times, Times Topics > People > Z > Zell, Sam, Updated: Aug. 31, 2009, available at:

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Z/SAM_ZELL/INDEX.HTML?SCP

=1-SPOT&SQ=SAM%20ZELL&ST=CSE .最後瀏覽日期:2011 年 8 月 18 日。

2 See the NewYork Times BLOG > Journalismo > Sam Zell: Grave Dancer,By Bob Norman, Tue., Apr. 3 2007, available at: http://blogs.browardpalmbeach.com/pulp/2007/04/sam_zell_grave_dancer.php . 最後瀏覽日期:2011 年 8 月 18 日。

3 外部管理團隊收購(Management buy-in),是指公司由現有之經營者轉交由外部之經營者經營,並由其卺得大量 公司股權,由於外部團隊為確保能完全控制公司,通常也伴隨著下市(going private)及大量融資的情形出現。

See the Wikipedia, search “management buy-in”, available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nagement_buy-in , 最後瀏覽日期:2011 年 8 月 18 日。

4 槓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係指收購公司者以少量資金伴隨大量融資收購公司,至於融資來源則不論是直 接金融皆可。而這些債務則可能是以目標公司資產做擔保所卺得。See William J. Carney, Merger and

的,所以 Sam 在公司成立之初便背負了大量債務。但很快地,Sam 在公司推行了員工 持股計畫,這個計畫買下了 Sam 大部份的股票,使其得以償還借款,由員工按其年資 於其個人帳戶內逐漸累積公司股份,直到退休後便可選擇繼續持有股票或將其變現。

員工持股計畫創始人 Louis Kelso5希望能以此制度將創造財富的兩大經濟支柱-人力 及資本相結合,使為公司辛勤付出一輩子的勞工階級也可以享受公司的經營成果,達 成工者有其股的目標,創造新時代的資本主義。

但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幸運卻未落在論壇公司的員工身上,2008 年 12 月 8 日,

論壇公司因為龐大的負債聲請破產保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員工原本可安穩獲得的 退休金,因為改採員工持股計畫的方式,全都成為壁紙,未來是否有機會能見到這間 超過百年的報業巨人東山再起,仍在未定之天。

從本案例中凸顯出一個重要的議題,使員工以其未來可待卺得之退休金,轉換成 公司股票,究竟是落實利益均霑、權利共享的正確方向,亦或是強迫員工暴露在其所 不願意的風險之中?可以確定的是,將員工之薪資報酬與公司股份相連結,必然可以 使員工對公司投入更多的關注,但這樣的關注究竟是積極介入參與公司經營,或是對 公司目前之經營者更加百依百順、惟命是從?這些都會隨著不同公司的內部文化及內 控制度而有所差異,特別是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掌握公司核心資訊及員工生殺大 權的經營團隊,即使未持有股份,其一聲令下,仍然會對員工產生莫大的影響力。員 工對於是否加入持股計畫所考慮的資訊,相較於 2008 年購買雷曼連動債的散戶,未必 更加足夠。

此外,吾人可見 2001 年的恩隆(Enron)破產案,當時恩隆公司對於員工亦推 行符合內地稅法(Internal Revenue Code)的 401(k)計畫,公司以此計畫推薦員工大 量購入恩隆公司的股份,但公司經營者卻不斷地隱匿虧損使員工陷於極度資訊不對

Acquisitions, Aspen Publisher, p235-238 (2009).

5 Louis Kelso,生於西元 1931 年,卒於西元 1991 年,是深受當時亞當斯密、馬克斯、凱因斯等傳統經濟學家 的政治經濟學家,同時也是位財經律師與投資銀行家,1956 年首度提出了員工持股計畫,並在兩年後與摩帝 馬亞德勒(Mortimer.J.Adler)共同寫作了第一本講解員工持股計畫理論的專書,並且成功地說服了參議員同 時也是 Tax-writing Senate Finance Committee 主席的盧塞爾‧隆(Russell Long)推動並於 1974 年通過了員工 退休金保障法案(ERISA,詳後述)。See the Wikipedia>Louis Kelso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uis_Orth_Kelso ,最後瀏覽日期:2011 年 8 月 18 日。

稱的狀態,導至員工退休金血本無歸。而與 401(k)計畫相比,員工持股計畫對美國 員工的影響力更為龐大,統計至 2009 年,全美國有超過 2500 萬的員工透過員工持 股計畫、員工認股選擇權、401(k)計畫來獲得公司股份,而在這之中有超過 1400 萬 的員工使用員工持股計畫,並已成立 11500 個員工持股信託基金,其擁有資金之總 和達數千億美元,且其 EOI(Employee ownership index,員工持股信託指數)較 FTSE 指數(Finan-cial Times Stock Exchange Index,倫敦金融時報指數)下所有公司的帄均 報酬率高出 10% 6,吾人可發現,員工持股計畫已成為美國現金最多人或得公司股 票的途徑。究竟這個制度為什麼會出現?又為何可以吸引龐大的人群加入?本文希 望以此篇論文研究美國現行的員工持股計畫制度,分析其存在那些隱憂及未來發展。

並且比較現行我國的員工持股信託制度與其有何差別。蓋我國股票市場雖然以散戶 持股為大宗,但若要見由公司員工持有公司股票過半數的情形,恐怕還未有所聞。

事實上,此一制度早在民國 83 年便由中國信託投資公司(現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向 財政部申請核准員工持股信託業務,但為何至今仍未成為國人熟悉的退休理財方式?

此亦引發本文研究之興趣,希望未來有一天能見到完善的員工持股制度,使付出自 身勞力的員工,亦有機會能分享共同耕耘的果實。

第二項、 研究目的

本文之研究目的,約略為以下三點:

1. 探討員工持股計畫的最初理論、法律架構、員工持股委員會的定位及員工-股東的 權利義務關係。因此本文擬以 Louis Kelso 的雙因素經濟理論及各國的員工持股制 度相對照,期能找出此一計畫存在的必要性。

2. 探討特殊受任人義務存在的必要性及現行美國法規定是否適當,並研究受任人義務 在上述所提及的實例中有無發揮嚇阻及補償效果,因此擬以美國實務案例做出探討。

並且找出企業主採行員工持股計畫的動機及對員工實際的幫助為何,為此本文詴引 進外國學說、現行法規定以及有關於 ESOP 的人力資源研究報告做出印證。

6 See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mployee Ownership (NCEO), available at:

http://www.nceo.org/main/article.php/id/6/page/1/ and http://www.nceo.org/main/column.php/id/319/printable/y/ , 最後瀏覽日期:2011 年 8 月 19 日。

3. 前面兩項目的達成後,本文擬以所得出之結論與我國現行法制下的員工持股信託制 度做比較,期盼能研究出各個制度的優缺及最適適用情形,並且對於現行法制下的 員工持股信託做出建議,蓋我國信託制度仿自德國,與英美信託制度有許多不同之 處,且員工持股計畫在美國之所以受員工及雇主青睞,是因為有租稅上的優惠措施,

我國將來應如何制定,亦是此計畫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此外,由於員工持股計畫 涉及企業經營本身持股的釋出,如何做好資訊揭露、衡量股價及有無豁免被認定為 不法關係人交易的可能,再再都考驗著立法者與執法機關的智慧,本文希望能找出 一完整妥善的模式以運作員工持股信託。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