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素養導向設計的八年級英語課程對國 中生英語學習過程的成效與影響,以及研究者對於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的理解與 教學歷程。本章節共分為四小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針對其內容做 詳細說明,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台灣於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開始,學校教育面臨了許多挑戰,為了因 應社會需求、提升整體國民之素質與國家競爭力,民國95年進行九年一貫課程改 革,強調國中小學的課程理念應以生活為中心,培養學生能夠擁有基本能力(key competencies)。根據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調查結果顯示,臺灣 學生學業呈現「重認知,輕情意」,國中教學無法培養學生對於數學以及科學的學 習興趣與學習自信心(張俊彥等,2018)。調查發現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長久 以來臺灣的教育一直是考試主義至上,即便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早已強調「帶 得走的能力」,實際上教師操作的課程依舊過度重視學科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忽略

「態度」的情意學習(蔡清田,2011a)。學校教育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為 了得到好成績而進行的學習更讓許多學生在面對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得不到相等回 報的情況下,慢慢開始厭惡學習、憎恨學校,最後選擇逃離教室。

2

世界各國開始思考未來的教育該怎麼適應如此快速的社會變遷,經濟合作暨 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05)

於 1997 年為了檢測經過義務教育的學生是否擁有能夠參與社會的知識與技能而辦 理「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 稱 PISA),從 1997 年根據 PISA 及 ALL 測驗進行長達九年的「素養的界定與選擇」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簡稱 DeSeCo)研究案,2005 年提出總結報告並提出三大範疇的核心素養,分別為 善用工具進行溝通、自主互動、以及在異質性團體中與人互動;歐盟(European Commissions [EU], 2005)在 2005 年提出八大核心素養,分別為母語溝通、外語溝 通、數學、科學與科技的基本素養、數位數養、學會學習、人際、跨文化與社會 素養以及公民素養、創業家精神、文化表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2003)也提出學會求 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自處以及學會改變作為終身學習的五大支柱;三 大國際組織都不約而同提出未來國民需要培養的「國民核心素養」,也認為這些核 心素養不只能夠幫助個人獲得成功的生活,更能促進社會健全地發展。

根據「素養」(competencies)提出的課程改革已經成為世界教育潮流—從養 成學生的「能力」(skills)走向培養「素養」(competencies)。因應這樣的世界潮 流,臺灣教育部在2005年至2007年之間教育部委託國內眾多學者進行核心素養的 相關研究,之後由蔡清田、林永豐教授等人擬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 發展指引」,並確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的主軸即為「核心素養」(范信 賢,2016)。總統於民國100年的元旦宣示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民國103年發 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並預定於108學年度開始逐年實施。

在十二年國教總綱發布前,臺灣各地的教師早已開始啟動微型教改,運用翻 轉教學、分組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等教學方法,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期

3

待培養學生合作、自發、以及能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而十二年國教的改革則是 正式將教學現場教師的改變正式搬到檯面上,並制定出一套可供現場教師遵循的 教學指引。研究者認為十二年國教的改革目的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如何學習、為什 麼學習,並愛上學習,讓教師能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學,從「教師該怎麼教」轉成

「學生怎麼學」。

貳、研究動機

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成為世界強國之一,英語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多人使 用的語言。目前將英語當作母語的有4億人口,但是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使用者卻 高達7億,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有將近11億人口正在使用英語,由此可知學習英語 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Eberhard, David, Gary, & Charles, 2019)。Europeiska

Ferieskolan (EF ,2017) 於2017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中指出臺灣在全球80個國家 地區中排名第44名,在亞洲2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1名,此項研究報告測試樣本 以就職年齡的成人為主,亞洲的能力指標為中級程度,臺灣的能力指標則落在初 級程度,顯示出臺灣的成人英語能力與亞洲地區的先進國家相較是處於落後的狀 態。

為了讓臺灣的學生跟上時代潮流,教育部在民國86年底宣佈將英語教學納入 小學課程,94學年度起全國小三生啟動英語教學,為了讓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 礎,各縣市教師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目標都是想要維持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而,研究者自進入教學現場以來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與成效卻是年年下 降,尤以偏鄉地區的國中生特別嚴重。除此之外,英語學習的M型化也是研究者感 到困擾的部份。

研究者曾經嘗試過不同的教法試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動」起來,

不讓學生成為教室裡的「客人」。在教學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

4

度的確變得主動積極,課堂上學生昏昏欲睡的狀況也慢慢地減低。但是,從補救 教學的通過率以及國中教育會考的成績來看,學生的學習成效卻一直沒有明顯的 進步。這讓研究者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教學活動為什 麼沒辦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動機與學習成效難道不該是相輔相成的嗎?在自 省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自己的教學仍注重於文法與單字的教學,雖然研究者採用 了多元的評量與教學模式,卻無法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時逢十二年國教改革之際,研究者想要探討透過素養導向為依據的英語課程 能否促進學生自我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使學生擁有能應用語言於 生活情境中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不管是九年一貫還是十二年國教,皆一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學習應從 生活中出發」,教育部(2018)提出就算有了依照核心素養設計的教科書,教師仍 必須清楚認識學生的個別差異、學校願景以及了解孩子欠缺的素養,才有可能施 行符合新課綱精神的課程。

但是實際上課程該如何設計與執行才能履行新課綱所提出的核心素養,如何 使教學活動聯結核心素養讓所有國中小教師傷透了腦筋,何縕琪(2017)指出,

即使教師知道教學內容要與生活情境連結,但是大多數的教師卻欠缺能以「生活 化和情境化」為主題,將課程轉化成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的能力。核心素養對於 教學現場的教師而言是幾乎陌生的名詞,加上雖然教育部宣稱要在2018年開始實 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然而各領域領綱仍然停留在草案階段,有許多現場教師 對於核心素養概念懵懵懂懂,更遑論據此進行教學設計。為了讓國中小學教師為 了即將到來的108課綱做好準備,時任臺東縣教育處處長的劉鎮寧教授推動了臺東 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十二年國教總綱及領綱導讀暨核心素養對應知能工作坊」,研 究者作為參與的國中教師之一,與王子國中(化名)的英語教師們一起腦力激盪,

合作產出一份國中英語科素養導向教案,並實施於教學現場。

5

研究者以教科書課程內容搭配符合素養導向的英語教學策略來進行教案設 計,希望能藉由行動研究的過程探討教師在實施素養導向教學策略課程之教學歷 程中遭遇的困境與因應策略,以及這份教案對偏鄉地區的國中生能否提升其學習 英語的動機與興趣,透過學生的學習成效來檢視並完善教案,提供未來英語科教 師在素養導向教學課程設計上作為參考,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