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素養導向英語教學策略方案之行動歷程與修正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素養導向英語教學策略方案之行動歷程與修正

本行動研究旨在瞭解學生「學習」與教學者「教學」上遇到的困難,並期望 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本節探討研究者根據 108 課綱所訂定之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 則進行英語教學策略方案的實施歷程,依據教學觀察、師生互動、隨堂測驗結果 與研究者教學省思進行課程修正與論述。

壹、第一階段教學實施歷程

此一階段教學內容為第 4 冊第 1 課至第 3 課,分成 6 個單元進行教學,實施 期程自 108 年 3 月 4 日至 108 年 4 月 1 日。在研究開始前,研究者根據八年級上 學期的英語定期評量平均成績、107 年 12 月英語補救教學成長測驗結果以及平時 同儕相處情形將學生分成三群:捕手(中間程度,較有學習意願)、投手(中低程 度,學習不穩定)以及打擊手(低程度,無學習意願者),研究者依據七年級與八 上與學生的課堂相處經驗完成異質性分組,如下表 4-1:

66

表 4-1

學生第 1 次分組能力表

G1 G2 G3 G4 G5 G6 捕手(中等程度、意願高) S3 S5 S9 S15 S18 S20 投手(中低程度、不穩定) S8 S19 S10 S6 S14 S7 打擊手(低程度、意願低) S11 S1 S13 S21 S4 S12

起初研究者為了減少每節上下課因移動座位造成的噪音與教學時間損失,考 量到班級教室還有其他科目教師使用,研究者決定不規劃分組座位,讓投手與打 擊手在小組討論時間自行移動至同組的捕手座位旁邊。進行第 1 節教學活動時,

研究者發現小組之間的座位太接近導致學生時常互相聊天,教學者參考觀課教師 的意見後,自第 3 節課起要求學生依照分組座位表就座,學生分組座位圖如下圖 4-1 所示:

黑板/投影幕

投手 捕手 打擊手 打擊手 捕手 投手 S14 S18 S4 S1 S5 S19

S8 S3 S11 S13 S9 S10 S6 S15 S21 S12 S20 S7

圖 4-1 學生第 1 次分組座位圖 組別

能力

67

研究者第一階段教學實施歷程與省思描述如下:

一、Lesson One 閱讀教學歷程

此為教學者與學生第一次操作閱讀教學課程,本次教學歷程實際操作 1.5 節 課,分別以暖身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教學省思與修正描述如下:

(一)暖身活動

教學者考量到學生尚未學習課文單字,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前將課文中出現 的關鍵字詞各用 4 張圖片表現,學生猜測單字後將答案寫在小白板上,教師依據 單字書寫完整程度給分。接著,研究者會隨機抽掉字詞,讓學生進行搶答比賽。

T:來,下一個單字。想到什麼東西?

S20:美味的

T:兩個字。第一個字給你,delicious,怕有人不會寫。

Ss:delicious(模仿教師發音)…美味的 T:美味的什麼?

S21:食物…嗎?

T:請你趕快找出單字。……好,第 5 組答對了,得 1 分。…第 4 組請舉起來 讓我看。食物要寫英文才會有分數喔。趕快去找出食物的英文怎麼寫?

S13:(重新寫單字後舉白板)

T:沒有錯,是 food。

(錄 1080304)

教學者希望能夠藉由圖片幫助學生聯想並記憶單字,要求讓學生從課本中找 到單字並寫下來加深印象。教學者發現學生無法從圖片連結單字,教學者便直接 告訴學生比較難的生字後,學生就能找到相關的單字。實施課程的過程中教學者 發現大部分的學生無法記得學過的單字。

(二)發展活動

1. 教學者運用 Making Connections 策略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自己的答案後 再去找同組的學生互相問對方,並將對方的回答紀錄在自己的學習單上。

T:請你去找跟你同一組的同學,去問他這兩個問題,第 1 個:Did you ever go

68

to the New Year’s Eve party? 你問完他之後,請你在旁邊簽名,請在 Classmate 下面簽名。

S4:Did you ever go to the New Year’s Eve party?(大聲唸出句子)

S4:老師,簽哪裡?

S18:老師,簽哪裡呀?

T:簽在 classmate 的下面

S3:老師,什麼意思?是幫另外一個同學簽名嗎?

T:對,要幫另外一個同學簽名,不是你簽,要另外一個同學問你,你回答後 才能簽名。

S20:老師,是我問他,然後他…

T:對,是你問他,然後你幫他勾他的回答,勾的是他人的回答,不是自己的 回答。

(錄 1080304)

因為是第一次實施,教學者觀察到大部分的學生不清楚要寫下對方的回答而 不是自己的答案,因此教學者須重複向學生進行說明,教學者觀察到除了問問題 的學生有專注聽教學者解說,其他學生並沒有注意聽,常常發生學生不停重複再 問同樣的問題,需要教學者進入各組直接引導學生互相問答,學生才能瞭解如何 進行。

2. 教學者使用 Predicting 策略設計 2 個半開放式問題協助學生觀察課文圖片,

學生在學習單上寫上自己的答案。

T:通常在看文章之前,通常會請你用猜的,猜標題,猜圖片,圖片通常會跟 文章內容有關係。第 1 張圖片 What are they eating?

S10:吃飯

T:吃什麼飯呢?

S19:年夜飯。

T:寫中文也可以,寫中文也可以,請各組討論一個答案寫上去…

Ss:年夜飯(重複)

69

T:請寫在第一題旁邊的空格。

(錄 1080304)

學生第一次被要求要看圖片猜測,因此教學者先解釋預測能夠幫助我們猜到 文章內容,設計簡單直觀的提問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圖片,為了避免學生失去閱讀 興趣,教學者不斷強調可以使用中文描述,之後學生動筆寫的人有比較多。

3. 教學者使用 Questioning 策略提出 6 個問題,讓學生看過一次提問後播放課 文動畫,此時第一節課結束。第 2 節課因為班上學生大部分去參加校外比賽,僅 剩下 S1、S3、S7、S14、S19、S21,暖身活動是由教學者帶著學生接龍唸課文,

接著教學者再用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找出提問的答案。

T:我會帶你們唸一遍,請負責那句話的人跟在我後面唸就好了。

S3:好

T:那我們開始囉。Richard invited some of his friends to New Year’s Eve party.

S3:那我再跟著唸一遍?

T:對。

(教學者持續帶唸)

T:好,第九句……來,S1 跟著我唸 thousands of people S1:Thousands of people

T:stood S1:stood T:together S1:together

T:and counted down S1:and counted down T:to the New Year S1:to the New Year

T:看,這樣就變得很簡單了。

70

(錄 1080307)

在教學者帶領學生輪流唸課文時發現除了 S3 外,其餘學生無法自行流暢唸出 課文的句子,因此教學者馬上將句子切成 1~3 個字詞不等的 chunk,讓學生可以 順利跟著唸完。

T:剛剛我帶你們把所有的(課文)都唸完了,接下來要請你找出問題的答案。

來,第 1 題,我要問打擊手,打擊手請回答:Who did Richard invite? Who,

關鍵字-「誰」。

S21:Richard…

T:Richard 跟誰?

S21:Richard 跟…他的朋友 T:很好!你可以寫中文。

S21:(微笑)

T:接著,第 2 題:Where did they eat dinner? 他們在哪裡吃晚餐?

S21: home

T:很好,是 home,但是是誰的家裡?

S1:me

T:me 是「我」的意思喔,不對。…開頭是 s 還是 r 的人?

S21:(還在找)

S14:Richard(小聲說) S21:Richard

T:沒錯

(錄 1080307)

教學者在稱讚完 S21 回答的很好時,觀察到 S21 的表情帶點自豪,因為該名 學生為低學習成就學生,當學生發現能夠自己找到答案時,他臉上露出很開心的 表情,之後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者也觀察到 S21 在這節課的發言次數與表現 也變得相當主動。

71

(三)綜合活動

教學者引導學生根據學習單上的題目以及答案完成學習單背面的心智圖填 空。

T:我幫你分好了,這篇文章有「人」…

S7:事時地物

T:對,有人事時地物。人是…

S19:who

T:who 指的是誰?

S7&3:Richard T:還有誰?

Ss:and friends

T:沒錯,請寫在格子裡。Richard and his friends

(教師指導剛回到座位的 S1,學生自行翻看前面的題目與答案寫心智圖) T:好,接下來請你想一下,他們在哪裡 where,左下角的 where,有 2 個地點 喔。

S3:Richard’s home and Taipei City Hall Square.

T:對,沒有錯。

(錄 1080307)

教學者引導學生拆解文章內常出現的元素,幫助學生回憶課文提問的答案並 完成心智圖,但教學者發現會回答的學生皆是程度較好的學生,其他學生只聽不 開口,在使用電腦核對答案時教學者也發現學生會拼命抄著螢幕上出現的正確答 案,不常開口回應教師。

(四)教學省思

1. 在分組座位安排方面,教學者發現,第 1 節課時讓學生就近移動到捕手(組 長)附近,造成有些小組靠得太近造成學生互相聊天干擾,第 2 節課時教師原本 安排直排分組,本意是希望讓學生可以進行同質性競賽,卻造成小組討論活動不 順利,觀課教師建議教學者可以把座位改成橫式,如下圖 4-2 所示:

72

S1:我喜歡那個 window shopping 打擊手

73

T:為什麼你最喜歡 window shopping?

S1:因為比較方便。

T:好,接下來請你們寫上去,這 4 種購物方式的好處是什麼?

S3:要寫英文喔?

T:不用,可以寫中文就好了。1 個人寫 1 個點。先寫 online shopping 的好處 是什麼,寫完請交棒給下一位。

(錄 1080307)

教學者先以問答方式帶領學生思考自己喜歡的購物方式的優點是什麼,因為 發現有些學生不願意回答,因此教學者要求各組學生要輪流寫出購物方式的好 處,讓每個人都能寫出自己的想法。

(二)發展活動

1. 教學者用 Making Connections 閱讀策略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自己的答案 後再去找同組的學生互相問對方,並將對方的回答紀錄在自己的學習單上。

T:請你們開始互相問對方。……S3 請聽我說,你要勾的是別人的(回答), 不是自己的。

S3:對阿(在別人的學習單上打勾)

T:不是這樣子勾的,請你要用嘴巴問,不是你幫他勾。

T:(巡視道第 1 組)來,你問 S3 S1:Do you liking to…(唸錯) T:Do you like to do shopping?

S1:Do you…

T:like

S1:like to…go shopping in the…

T:on

S1:on the…

T:internet

74

S1:internet T:來,S3 回答

S3:No, I don’t. I like to go window shopping.

T:好。來,請你問 S19

(錄 1080307)

雖然第 2 次進行一樣的活動,但教學者在組間巡視時,還是發現有學生不清 楚活動進行的方式,因此教學者必須重複指導學生。

2. 教學者使用 Predicting 策略設計 2 個半開放式問題協助學生觀察課文圖片,

學生在學習單上寫上自己的答案,此時第 1 節課結束。

T:第 2 個問題,What do they want to buy? What 什麼東西,buy 買,這兩個 女生想要買什麼東西?

S7:背心。

T:那就寫背心。先寫中文,不會寫英文沒關係,但要把猜到的東西寫下來。

S7:襯衫呢?

T:那就寫襯衫。

S3:老師,可以直接寫衣服嗎?

T:可以。

S19:老師,可以寫藍衣嗎?

T:可以,更精準。

(錄 1080307)

教學者一直鼓勵學生先把腦袋中想到的中文寫下來,讓學生養成寫下口中或 腦袋中的中文的習慣。之後再利用核對答案的活動提供學生正確的英文單字。

3. 教學者使用 Questioning 策略提出 6 個問題,之後教學者跟學生一題題解釋 問題在問什麼,學生要在看完課文動畫後找出答案。

3. 教學者使用 Questioning 策略提出 6 個問題,之後教學者跟學生一題題解釋 問題在問什麼,學生要在看完課文動畫後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