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童感恩教育課程之學習成效。本章共分為四 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重要名詞釋義;第 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相較於以前的傳統農業社會,我們的下一代所面對的是個資訊爆炸、價值觀 多元的社會,且被「征服自然」的妄想、「生存競爭」觀念和貪得無厭的「資本 主義」思潮主導著(伍振鷟,2005),導致現今社會功利主義掛帥,個人主義高 漲,傳統的價值觀日趨薄弱,故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暴力、逆倫、詐騙充斥著我 們的生活。又因少子化現象,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是寵愛有餘,照顧有加,

進而產生許多小霸王、小公主,除了對父母頤指氣使,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也愈 來愈普遍。天下雜誌更指出現今具有「被寵溺兒童」特徵的孩子比例明顯增加,

他們雖然物質不虞匱乏,但仍需求無度只想要更多,雖然被高度關愛,卻不快樂、

焦慮,相信自己和成人擁有相同的權利,卻未準備好接受自己該負擔的責任,而 這樣的孩子會被診斷為情緒或行為障礙的比例也愈來愈多(何琦瑜、李宜蓁,

200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1989 年召開「面向二十一世紀研討會」中即特別 強調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是道德、倫理與價值觀的改變(周慧菁,

2004a)。觀看近十年的相關調查,如 2003 年《天下雜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 八成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台灣社會人民的品格愈來愈差(何琦瑜,2004),還有 千代文教基金會的調查也指出有七成一的受訪民眾表示台灣人的品格遠不如十 年前(曾美惠,2006)。金車教育基金會針對小學老師調查發現有高達九成八的 老師認為學生的生活教育不夠落實,品格教育是最需要加強的(林巧蓉,2006)。

因此有學者認為台灣社會的亂象、價值觀念扭曲和品格教育受到忽略有著極大關 係(品德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9)。

一直以來負有教授品格內涵的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和國小「生活與倫理」

2

課程就在2003年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轉變間被「融入」到其他的領域中,因此九 年一貫課程被批評為「缺德」教育。在2003年天下雜誌的調查中就有七成以上的 受訪者認為國中小的品格教育比十幾年前欠缺(何琦瑜,2004),2007年更有過 半數的家長對於台灣社會能否培養出品格良好的下一代沒有信心(何琦瑜,

2007)。對於品格教育成效的不彰與憂心,及美國、澳洲、日本、新加坡等國家 積極推動品格教育趨勢的影響下(吳武典,2007;林建福,2006;周慧菁,2004b;

洪若烈、林沂昇、王詩茜,2009),教育部在2004年提出「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教育部,2009),並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明確宣示加強「品德教育」的決心,

將推動「品德教育」列為教育部的施政主軸之一,要求各級學校將「品德」融入 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楊惠芳,2006),可見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是每個人都認同,

且品格教育的實施更是刻不容緩。

二、研究動機

生命中有無數的課題等著我們去面對,如何才能準備萬全呢?身為一位老師 每每思索著該培育孩子具備何種最重要的能力?該教導孩子學習何種最需要的 項目?與其捨本逐末一昧的追求擁有各式才能,不如讓自身儲備面對各種解決狀 況的能力,而提升「心」的力量---內化的品格素養,正是我們所需培養,如同俗 諺所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

但品格教育是一個抽象、廣泛的概念,教育部為了有效推動,將目標聚焦 於品格之「道德核心價值」及其「行為準則」(教育部,2009),雖然如此,品 格教育之核心價值有哪些,仍是見仁見智的看法,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和人力下,

要以什麼品格價值核心為主,研究者在研閱許多的文獻資料幾經思量後,最後選 擇以「感恩」為研究主題。

十九世英國重要的教育家史賓塞提出快樂教育法則之一就是要教導孩子懂 得感恩(Spencer,缺此文獻/2003),台灣卡內基負責人黑又龍先生提到真誠的給 予他人感謝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九大法則之一(黑又龍,2003),可見重視培養 感恩有其價值意義。全美最佳教師得主Clark教導學生時訂定了五十五條班規,

其中一條就是要求學生接受別人送的任何東西時,都要說謝謝(Clark,2003/

3

2004)。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會做事不如會做人,會做人不如會 感恩,會感恩的人是有用的人」(引自于凡,2006,84)。對於感受他人恩惠善意,

表達出感激之情的「感恩」,這二個字雖是大家耳熟能詳,但對目前任教於小學 低年級的研究者而言,卻得常常在給予孩子獎勵時補上一句:「你要跟老師說什 麼?」可見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感恩」並不是他們所習慣表達的。因為物質環 境的富裕,父母的呵護關愛,促使孩子不但覺得父母、師長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請、謝謝、對不起」這些生活的基本禮儀則是需要時常被提醒,學校的遺失物 也常常沒有人認領,教室的孤兒鉛筆、橡皮擦更不用說了,午餐呢?幾乎餐餐見 剩菜剩飯。這些「對事不盡責、對人不感恩、對物不珍惜、對己不盡心」的寫照,

若不從小透過教育加以改善,對孩子的身心將有不良的發展,而懂感恩的人具有 容易知足,對生命抱持著正向肯定的特質,且懂得欣賞平凡簡單的事物(陳學志、

吳相儀、徐芝君、陳馨怡,2008),可讓孩子知足惜福,珍惜擁有。陳埩淑(2004)

指出品格教育的實施是年紀越小時成效越大,因為可塑性相當地高,年齡越大則 成效會受到限制也越大,且品格教育對國中以下之學生具正面影響,但對國中以 上則沒有顯著效果(陳密桃、陳埩淑,2003),因此品格教育成功關鍵與否是在 於國小及學前階段,正任教於低年級的研究者覺得現在正是培養學生感恩心的黃 金時期,因感恩並非個體與生俱來,而是在童年早期開始發展,逐漸地穩定成形,

並且其發展會受到外在環境及社會學習的影響(王巧涵,2011),故研究者欲以 國小低年級學童為實施感恩教育對象。

如果說感恩是我們普遍的經驗,但是為什麼孩子會吝於向他人表達呢?是否 有什麼方法可以養成學童感恩的心呢?在2004年千代文教基金調查「台灣人的品 格現況」問卷中顯示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現代人的感恩心比過去差,但感恩心卻 在認為需要再加強的品格項目中敬陪末座(樊楚才,2009),可見我們對於感恩 教育的忽視,如范梅英(2009)針對15-18歲的青少年調查研究發現受試者中有 半數以上之前未曾參與過感恩相關課程及訓練,且低年級各學科領域和六大議題 中蘊含感恩意涵的能力指標是缺少的(黃一芳,2011),顯示感恩教育的實施有 所不足,所以雖然各校配合節慶如母親節、耶誕節,會舉辦一些和感恩相關的活 動,但此者猶如蜻蜓點水,並沒有一套系統性的課程實施,無法有持續的效果,

4

因此身為學校老師的研究者興起設計一套適合低年級學童學習的感恩教育課程 的想法,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就曾說:「感恩不僅是最偉大的美德,也是所有美德的 起源。」Smith指出感恩是道德情感的重要資源,對於維持社會穩定扮演著重要 角色(引自陳學志、吳相儀、徐芝君、陳馨怡,2008),可見感恩對於促進社會 和諧,與挽救失序的倫理有著正面力量,而疏忽「感恩」是破壞倫理關係的主要 原因(樊楚才,2009)。且正向心理學者指出正向特質具有智慧與知識、勇氣、

人道與愛、正義、修養和心靈的超越六種美德,而培養感恩即為通往心靈超越美 德的重要管道(許富淳,2009),可見感恩能提昇心靈層次,超越自己。再者,

經科學證明經常系統性的培養感恩心,可以在心理、生理及人際關係上得到具體 可測量的許多益處(Emmons, 2003/2008),如具有較高的正向情緒、對生活的滿 意度也比較樂觀,增加利社會行為,因而有較佳的人際關係,另外也能改善睡眠 品質,同時有較低的抑鬱和負面情緒。美國1998年的蓋洛普調查指出90%受調查 者當他們「表達感恩」時會感到「非常快樂」或「有些快樂」(曾文祥,2006),

由此可知感恩的好處如此多,對每個人的生活非常重要。而林京玉(2010)、林 莉芳(2006)、曾文祥(2006)的研究指出透過感恩的教學或課程,能培養學童感恩 的心,因此研究者希望探究本實驗課程對學童感恩心的影響,瞭解學童的學習成 效,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此外,課程設計需藉由課程實施的轉化才得以實踐(黃光雄、蔡清田,2011), 而黃政傑(1991,92)曾指出:「課程與教學是一體的兩面,從哪個角度看,那個 角度便可成為主體,讓其他角度附著。」可知課程與教學關係之密切難以切割,為 使課程的設計更為周延,能有效引起學童共鳴,確實達成課程目標,因此身為教 室層次課程發展的重要人物—教師,必須不斷的反省與慎思其教學,在本研究中 研究者亦是教學者,也需藉由反省與檢討教學過程中遭遇的問題,提出對因應策 略,以作為日後想實施此課程之教師參考,此為研究動機三。

本研究希望以「感恩」為教學主軸,設計出一套適合國小低年級學童學習的 感恩教育課程,並實際教學以探討學童的學習成效,及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遭遇的 問題及因應策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