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2年「第一次全國科學教育會議」揭櫫我國的科學教育目標為:「使每位國民能夠樂 於學習科學並瞭解科學之用,喜歡科學之奇,欣賞科學之美。」科學教育的內涵應包含科學 知識及概念瞭解(Product of science)、探究能力及科學過程技能(Process of science)與科學態度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三方面的素養。然而,台灣的科學教育常與日常生活脫節,缺乏過程 技能、基本原理及情意目標之養成(靳知勤,2007),學生在科學課程中往往只接收到片段 的知識與生硬的公式,忽略情意層面的學習,無法養成正向的科學態度,亦不利於學生科學 素養的提升。換言之,科學教育除了重視認知與技能的學習之外,亦須注意情意與態度層面,

因為科學態度是將科學知識與方法,轉變成行為的趨策力(王美芬、熊召弟,2005)。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強調科學態度要培養學生能夠感受科學之美,教材 內容要項也涵蓋了「自然之美、時序之美、結構之美、變化之美」(教育部,2003)。科學 之美的範圍十分廣泛,不僅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與景色是科學之美,科學研究的過程與理論、

方法與技術,甚至是科學探究中專注執著的研究精神、突發靈感的領悟…等,蘊含許多豐富 的元素。科學之美不但是科學教育的目的之一,亦是培育學生科學素養的一種手段與歷程(林 樹聲、任宗浩、李哲迪,2007)。

「美」基本上是認知主體心理呼應外在客體的一種情感的效應(林樹聲,2006),科學 之美與科學美感並不限於外在的美觀或美貌,更應重視的是學生在科學中對於美的感悟與判 斷。美感(aesthetic)一詞的希臘原文意指「東西可經由感官而知覺(thingsperceptiblethrough the senses)」,意謂「感受瞭解(tofeel, to apprehend)」(Abbs, 1987:53;引自蘇雅慧,2008),十 八世紀美學之父Baumgarten將aesthetics這個字的意義轉變成「感性認知」,在感官知覺的同 時,也要去思考、理解。教導人們如何在生活中經驗、感受「美」,以獲得美感經驗、學習

2

美感能力之教育,即為「美感教育」。

Kant (1914, p.64) 曾說:「美感判斷沒有一定的概念為前提,但理解力和想像力相互協調 的狀態裡,精神得以自由活動(引自崔光宙,2000:197)。」美感認知不強調概念,而是讓 學習者由感官的體驗來認識、瞭解世界,並不是說美感教育、美感經驗僅重視感官體驗與情 感投入,完全不在乎理性知識與概念學習。事實上,當主體進行美感判斷時,不僅有感性融 入與價值投射,並且也理性分析客體的事實與內涵。美感有兩大支柱,一是對美的感覺,一 為理性的思辯,缺一不可(漢寶德,2002)。

周淑卿(2010)指出,令學生感覺為美的事項,能夠引領學生體認和欣賞自然界的奧妙,

並瞭解自然現象的原理,科學學習是理性與情感結合、認知與欣賞融合的過程。所以,科學課 程中,若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感官體驗,並觀察、操作並主動探究,能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 像,敏銳地思索後能以直覺思維來瞭解現象背後的原因和意義,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

Dewey (1934/1980)指出,科學探究若太強調邏輯,忽視完整經驗的覺知,將導致科學與藝術 之間的絕對斷裂,而美感經驗能夠統整科學經驗中零散的認知、感覺、興趣及行動等,使其 意義更顯得完整與豐富。因此,相較於單純強調邏輯系統的科學探究與學習,具有美感特質 的科學經驗,以及強調直覺、想像、靈感、創造等美感認知的方式,更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科 學中抽象化的概念及概念間的因果關係,在科學學習上有其重要性。

科學領域強調理性求知,但科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實驗、過程、成果等,都是可以是 感性欣賞的對象;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培養學生具備邏輯思考與理性判斷的能力,然而,

科學課程的教材、教法、歷程、師生互動及成果都可以作為感性認知的對象。雖然目前科學 之美、科學美感等議題在科學教育領域未引起眾多的討論,但相關研究與實施(Pugh& Girod, 2007;王靜義,2005;江欣穎,2009;林樹聲,2006;林樹聲、任宗浩、李哲迪,2007;周 淑卿,2010;洪詠善,2011;顏郁菁,2013;楊倍昌,2011)跨越科學與美學兩個領域,皆 指出蘊含美感經驗的科學課程與教學能觸發美的感動,能使學生投入情感,產生愉悅感與滿

3

足感,進而能提升學習動機,展現想像力與創意。

目前國內已有多位學者(林素卿,2009;林逢褀,2004;周淑卿,2006;陳伯璋,2006;

楊忠斌,2009;鍾添騰,2003)投入課程美學與美感經驗的研究。國內美感經驗、美感教學 及課程美學相關碩博士研究論文(王淑芬,2011;江欣穎,2009;吳思穎,2011;李雅婷,

2003;呂玉環,2006;林美慧,2010;林筱玲,2010;花英德,2013;洪詠善,2008;許詩 怡,2011;陳錦惠,2005;陳麗文,2008;黃楦容,2012;顏郁菁,2013),部分論文進行 學術上的概念探究,部分則進行教學實務上的研究。

另外,相關研究的科目為自然科學領域者,有江欣穎(2009)從遊戲與想像力的角度詮 釋科學課程美感經驗的圖像,歸納出屬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美感經驗特質;周淑卿(2010)分 別以兩位小學教師的藝術、科學課堂為場域進行個案研究,以探討學生學習歷程中的美感經 驗性質;洪詠善(2011)以Dewey 的美學觀點探究科學經驗中的想像力如何發生及作用;顏 郁菁(2013)以質性研究法,將POE教學策略結合美感經驗進行動物概念教學活動。上述研 究屬於個案研究,目的在研究個案教師的美感教學經驗,以探究、發現美感經驗的性質與內 涵,尋找美感教學的途徑以進行科學教育,讓科學課程展現富含美感的一面,進而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味。

上述相關研究大部份著重於教學與課程的藝術性,強調課程與教學中融入美感經驗對學 生的影響,以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相關論文較為少數,僅陳雅玲

(2010)透過文獻分析及田野資料,運用敘事探究的方法,敘說與研究者自身相關的故事,

得到教學美感經驗脈絡及其作用,及黃楦容(2012)以個案研究探討美感教學中的教師教學 風格,並分析學生從中獲致的美感經驗。相較之下,將研究對象聚焦於國小科學教師,並針 對其對於科學課程中美感教學之看法、觀點及教學實務的研究,則較為缺乏。

教育工作者的美感知覺與素養,是營造美感經驗課程的重要關鍵(林素卿,2009),林 逢祺(2011)亦認為,教學能否精進的核心關鍵,在於教學者是否注重學習者的知覺,即便

4

是智育科目的學習,教師越重視如何讓學生感知樂趣,越能協助學生達成深刻理解。科學之 美、美感認知、美感經驗及相關教學蘊含了豐富且多元的內涵,在科學教育上具其正面與重 要的價值,教師們對科學美感的看法及抱持的觀點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影響美感教學在科 學課程中的發展與實踐。因此,研究者認為,若要推廣科學教師們以美感來營造科學課程,

並實施美感經驗的科學教育,則有必要透過目前教學現場科學教師們的經驗,瞭解科學教師 們對於科學之美、美感認知、美感經驗及相關教學的看法與理解,加以研究與探討。

有鑑於上述原因,研究者希望從第一線教師們的觀點出發,透過半結構訪談的方式,探 究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之美、美感經驗、美感教學的看法,以及瞭解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 科學之美,以何種方式進行美感教學。訪談是質性研究中最廣泛運用來收集資料、瞭解現象 的方法之一,著重於受訪者個人的感受、想法與經驗的陳述,再由研究者加以整理、詮釋,

以呈現其深層意涵。因此,本研究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以國小科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究 教師對科學美感相關概念的內涵及其教學的瞭解與看法,以及科學課程中美感教學之實務,

藉由與受訪教師的對話,能夠蓃集其經驗,並記錄、解釋及分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