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依據本研究的兩個目的:瞭解國小科學教師對於科學課程中美感教學相關概念的認知與 看法,以及其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之實務;比較有/無將美感理念融入教學之國小科 學教師,對於科學課程中美感教學相關概念的看法與觀點,對不同受訪群的資料進行探討與 分析。根據研究結果做成結論,分別陳述如後。

壹、國小科學教師對於科學之美、美感經驗、美感教學的看法及觀點

一、科學教師對科學之美的內涵及其教學的認知

(一)科學教師所認知的科學之美,豐富且廣泛

科學教師所認知的科學之美,內涵豐富多樣,無論是科學中具美之特質的事物、科學科 學探究的歷程及其成果,只要科學對象能使主體從科學所涵蓋的範圍中體會或欣賞到了『美』, 科學領域中能引起人們欣賞、喜愛之情,令人讚賞、讚嘆或引起共鳴者,即符合科學之美的 條件。而主體在與科學客體互動中體驗到的情感、情意、價值…等,亦是科學之美的一環。

(二)科學教師所提出科學課程中符合科學之美的學習內容,範圍廣泛且符合國小學童的心 智與學習能力

科學教師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提出科學課程中符合科學之美的學習內容,範圍亦相當廣 泛,且符合國小學童的心智與學習能力,包括:自然界的動植物外表及構造、自然現象;科 學實驗與探究中的發現、實驗呈現的結果。另外,科學教師對學生情意方面及學習態度抱有

184

期待,希望學生的舉動、態度能符合美感。

(三)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中教導學生科學之美的方法或策略,主要是讓學生有感官體驗,

並且善用教學技巧與策略

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中教導學生科學之美的方法或策略,從感官體驗開始、動手實驗探 究、飼養小動物或栽種植物,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也能訓練他們的觀察力和耐性;而各項 活動如能聯結日常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科學,並能運用在生活中,學習效果能更加提 升。另外,教師教學技巧與策略的運用也是使學生感知科學之美的關鍵,包括:教師蓃集並 改編與科學美相關的故事、佈置具美感的教學情境、使用教學媒體、鼓勵合作學習與討論。

二、科學課程中師生經歷的美感經驗

(一)科學教師所認知的美感經驗之內涵,是美好愉悅的感受與經驗,以及成就感與滿足感 科學教師所認知的美感經驗,一是美好愉悅的感受與經驗,二是成就感與滿足感。美感 經驗是感知到美的經驗,重點在於主體(包含教師與學生)的情意、情感及感覺,是美好令 人愉快具有正面價值的一種經驗和體會。美感經驗也是成就感及滿足感,學生除了獲得情感 上的滿足,喜歡學習科學、樂於求知之外,學習新知也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有受 訪者提出科學課程中的美感經驗除了情感層面,亦包含理智與實踐,學生由美感來認知科學 而獲致意義,對科學有更深層的感受與理解。

(二)科學課程中教師獲得的美感經驗,在於看見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分享後獲得學生的回 饋與共鳴,以及師生一起努力達到目標

科學教師自身在教學歷程中獲得的美感經驗,在於看見學生有明顯的成長或是逐漸進步 中,是對教師教學的肯定,也是教學的動力。在教學歷程中,教師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想法之 後,能獲得學生的回饋與共鳴,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解決問題、達到目標,能使教師能感到 滿足愉悦,亦是一種美感經驗。

185

(三)科學課程中學生獲得的美感經驗,包括感受體驗科學美、驚奇感、美好愉悅、完滿自 足的感受,及感同身受

至於學生的科學美感經驗,科學教師認為表現在:能感受、體驗到自然與科學之美,能 欣賞科學對象美的特質,並經由科學實驗或操作,感知到科學實驗與理論的理性之美;在感 知科學之美後,產生的一種驚奇感;能獲得美好愉悅的感受,維持興趣與好奇心;發揮聯想 力和創意,主動投入學習然後有所收穫,得到完滿自足的感受;能夠感同身受,設身處地。

(四)科學教師認為美感經驗的重要性,在於提升學習科學的興趣、引發想像力與創意,以 及在潛移默化之中美化生活

科學教師認為科學課程中美感經驗的重要性,在於提升學習科學的興趣、引發想像力與 創意、潛移默化,美化生活。美感經驗的情感投入與認知理解讓學生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

而是主動求知,投入學習。美感經驗能提升並維持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幫助主體做類化與聯想。因此,美感經驗始於美感知覺,且能超越感官,觸發學生的想像力,

並進一步激發創意,提升思考的層次。在美感經驗的薰陶下,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言行舉 止也會符合美感,使生活和諧美好。

三、教師如何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

(一)科學教師將美感教學融入科學課程的方法與策略,包括教學前組織教材、規劃活動;

教學中掌握教學步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實作、討論與分享;以及跨教學領域的統整 教師融入美感教學於科學課程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包括:教師在上課前,要先備課,組織 教材、規畫活動、熟悉教學內容;而在教學進行時,必須有效掌握教學時間、適當調整教學 步調,維持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動態平衡,不宜操之過急,也不要拖延太多時間;教學時 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知;科學課程中的美感教學,加入其它領域或學科統整,

可擴展學生的學習面向,達到更深刻的理解與認知;讓學生從實作中體驗,透過感官體驗獲 得美感經驗,並能練習科學技能與操作方法;此外,美感教學宜注重討論與分享,鼓勵學生

186

發表意見,使學生練習思考及表達的能力,並能與他人交流意見、互相觀摩。

(二)科學教師認為科學課程中適合融入美感教學的教學單元,依科學教師們受訪者們教學 經驗與任教年段不同,看法多元

科學教師認為國小階段的科學課程中,適合融入美感教學的單元,因受訪者的教學經驗 而有不同意見,主要包括:生物領域-動植物;地球環境-礦物、星星;科學現象-水溶液、

光、熱。部份科學教師認為,教學內容宜讓學生能夠運用感官感受科學對象的美感屬性,才 是適合實施美感教學的單元;但也有科學教師認為,科學課程中不同教學單元都可融入美感 教學,如果教師能夠適當組織課程、安排學習內容,就能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美感。

貳、國小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中實施美感教學的情形為何?對師生有何影響?

一、探討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對師生態度和觀念的影響

(一)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所獲得的益處,是培養學生美感的心靈、擴展學 生美感經驗的範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能力,以及有助班級經營

教學中美的因素很多,美感教學融入科學課程,可以增加學生體驗的科學美感的機會,

擴展學生美感經驗的範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潛移默化之中擁有美感心靈和眼光。

當學生知、情、意、行能符合美感,懂得尊重與包容別人,也有助教師的班級經營。

(二)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曾經面臨的困難,有時間壓力、資源不足、學生 能力不足且存在個別差異、部份學習單元不適合融入美感教學,以及難以獲得同事及家長的 認同

教師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曾經遇到的困難是:部份學習單元偏知識性的、無法實 際操作、與學生日常生活經驗較無相關,較不適合融入美感教學;學生能力不足、存在個別 差異,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能順利地學習,獲得美感;美感教學經常需要較多時間讓學生進行

187

觀察、實作,因此教師會面臨時間壓力與課程進度的問題;教學資源不足或難以取得,也影 響美感教學的實施;最後,教師實施美感教學難以獲得其它教師或家長的認同,以及教師本 身對美感教學的內涵及實行方法也不一定十分瞭解,影響教師在科學課程融入美感教學的意 願。

(三)科學教師認為美感教學融入科學課程後,教學與學習上轉變及未轉變的部份,與科學 教師所認為融入美感教學的益處與困難相符

教師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對於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有所轉變的部份包括:美感教 學能提升教學效益與學習成效,教師的教學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有良好的學習表現與成 就,教學的效益即展現在學生成效之上;使學生具備美感素養,具有審美觀和品味,懂得欣 賞,願意創造美、實踐美。

教師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美感教學,對於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沒有轉變的部份包括:在教學 方面,偏向理論性的科學內容,教師沒有把握能讓學生體會其理性之美;學生欠缺與課程相 關的生活經驗,較難引起共鳴;教師有時間壓力,要顧及教學進度與學生學習成就表現,擔 心考試考不好;目前教育當局未詳列美感教學實施辦法與課程標準,相關教材為數不多,以 致教師不能瞭解美感教學的內涵與規準。在學生學習方面,存在學生能力不足、程度不齊、

缺乏主動探究的意願等問題;另外,教育環境與家長觀念仍普遍注重智育表現,美感教學不 被一般教師及家長理解,亦不受重視。

缺乏主動探究的意願等問題;另外,教育環境與家長觀念仍普遍注重智育表現,美感教學不 被一般教師及家長理解,亦不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