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而是成效指標,以期降低抗拒感。本研究雖然以資優教育評鑑為脈絡出 發,但也企圖能走出傳統評鑑思維,尋求創新的方式去持續提升資優教 育品質。期望能經由本次研究,建構出國小資優教育成效評估的相關指 標,以供資優教育實務工作者參考。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 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背景與動機將從教育品質與教育評鑑的關係論起;接述資優 教育評鑑與資優教育品質提升的關係;再述資優教育評鑑面臨的危機與 轉機;終論資優教育成效指標之建構發展。

壹、教育品質與教育評鑑

教育為百年大計,良好的教育品質會為國家帶來充足的人才資源。

然而什麼是良好的教育品質?教育品質的定義又是如何?常是眾說紛 紜,莫衷一是。單以「品質」一詞來說, Harvey 及 Green(1993)研究 歸納指出,「品質」具有特別的、完美、適用、價值和轉化等意涵。而 Garvin(1988)在管理品質(Managing quality)書中則認為「品質」可從 超越、產品、使用者、製造以及價值的五種途徑來看。受到個人主觀認 知的影響,人們會從不同的角度與面向來解釋何謂「品質」,具有相當 的抽象性、模糊性和多樣性,很難找到共同一致性的定義。再者,教育 活動具有目標抽象性和工作複雜性等特性,要為教育品質下一個定義,

亦屬極為不易之事。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就曾指出教育品質 是教育系統的實施過程及結果,表現一種優良的整體特質,它能夠符合 或超越現在及未來教育客戶的期望或需求。然而優良的整體特質如何具

3

體去描述,又如何知道其符合或超越現在及未來教育客戶的期望或需 求?教育品質的定義似乎會隨著人、事、物以及時代潮流而異,那麼身 在當下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又該如何掌握我們的教育是否達到該有的品 質呢?

不管任何事業或工作要有品質,基本要件就是組織的成員都負起其 應盡的責任。教育品質有賴「教育品質意識」和「教育品質責任」,有 了教育品質的意識,才會感受到教育品質的重要性;有了教育品質的責 任,才會信守提升教育品質的承諾(黃光雄編譯,1989)。瞭解教育計畫 成效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透過教育評鑑(吳鐵雄,1983),透過教育評 鑑的方式,能夠提供我們教育計劃實施現況與成效的資料,並經由評鑑 指標的檢核,協助我們對現行教育品質進行價值判斷,了解是否達到該 有的水準表現。

貳、資優教育評鑑與資優教育品質提升

基於評鑑在教育方案中的重要性,十幾年前政府開始重視評鑑,修 訂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明定評鑑週期,推動資優教育之際一併實施方 案評鑑。以臺北市為例,在《臺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政 府,1999)中便將「研訂資優教育評鑑手冊」、「辦理資優教育評鑑或 訪視」、「發展資優教育評鑑制度」列為評鑑與研究方面之近、遠程政 策目標。因此在推動資優教育五十餘年間,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工作未 曾間斷,例如,近年「臺北市 100-102 學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一般智 能及學術性向資賦優異班評鑑」以及今年度實施之「105 學年度臺北市 中等學校以下特殊教育執行成效評鑑」,皆為計畫性地全面檢視臺北市 資優教育之推動情形,期望透過資優教育評鑑能深入了解臺北市各設有 資優班學校實際所呈現的現況,以作為未來政策規劃之參考。

4

雖然評鑑能為教育品質把關,但楊振昇(2000)歸納多位學者對國 內教育現況的反省,指出評鑑有待商榷處有以下十點:1.評鑑結果未做 有效利用,致使教育評鑑流於形式,而且難以追蹤受評單位的改善情 形;2.評鑑的實施產生「反評鑑的現象」;3.評鑑者與受評者在評鑑目 的上未有共識;4.評鑑時間匆促,難以了解受評單位全貌;5.評鑑人員 的適當性問題;6.評鑑內容形式化,缺乏實質意義;7.評鑑指標的周延 性與可行性受質疑,評鑑人員間對指標缺乏共識;8.量化評鑑方法與質 化評鑑方法的爭議;9.總結性評鑑與形成性評鑑間的爭議;10.缺乏後 設評鑑。所以一個評鑑在實施後,應了解評鑑者與受評者對評鑑方案的 看法與建議,以達到確保評鑑品質及改善未來評鑑品質的目的。因此研 究者期望能從本研究中去檢視在全面性大規模的資優教育評鑑實施後,

對於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的品質提升產生哪些影響?並以發展較為成熟 完備的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評鑑發展為依據,經由對臺北市國小資優教 育評鑑現況了解與分析,進而參考資優教育相關文獻與教育評鑑相關內 容,徵詢專家學者、教師與行政人員意見,凝聚共識,建構國小資優教 育成效指標,供實務者推動資優教育參考,以利朝更完善、更理想之境 界發展。

參、資優教育評鑑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自 1973 年臺灣推展資優教育以來,迄 105 學年,已有多元的資優 教育方案和頗具規模的資優教育人口,中小學共有 17548 名學生接受資 優教育(特教通報網,2016/10/6)。然臺灣的資優教育在歷經五十多年 發展之後也正面臨考驗,詹秀美(2011)指出實施資優教育必然面對以下 五點的挑戰:1.教育機會均等的質疑 2.菁英主義的批評 3.能力分組方 式的爭議 4.鑑定方法的合適性 5.教學成效的衡鑑。這五點一直是實施 資優教育時所常面臨的爭議,而如何提出客觀公正的證明來進行辯證,

5

也一直是該領域專家學者努力的方向。

往年,對於資優教育實施成效最快的評估方法即是進行教育方案的 訪視或評鑑。但在實施資優教育評鑑多年之後,教育部資優教育白皮書 (教育部,2008)也明確指出,我國資優教育評鑑有以下問題:1.資優教 育政策及評鑑指標未盡明確。除少數縣市已訂有資優教育白皮書,多數 縣市尚未有資優教育相關政策性宣言或報告書,導致評鑑指標建立較難 有明確之依循。2.自我評鑑機制待建立且評鑑結果未有效運用。歷年資 優教育評鑑雖要求縣市及學校隨時進行自我檢核,唯常配合上級評鑑單 位要求被動進行自我檢視,未能有效運用評鑑結果於資優教育之持續改 進。3.易因合併於校務評鑑或特教評鑑中而忽略資優教育評鑑。有些縣 市將資優教育評鑑納入校務評鑑或特教評鑑中,造成資優教育評鑑項目 少,又難以針對各類別資優教育之現況明訂其符合類別特性之指標,致 使無法有效了解各校及各類別資優教育之辦理現況及成效。因此資優教 育的成效指標、績效責任與追蹤研究一向是我國資優教育上較弱的部分 (吳武典,2006)。

雖然我國資優教育就量而言,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擴充;但在質的 提昇上,仍有待明確的評鑑指標及系統化評鑑機制的建立才能推進。再 者,以累積多年資優教育評鑑經驗的臺北市而言,針對資優教育發展,

臺北市資賦優異教育白皮書(2010-2015 年)在七大要項之「行政與支 援」、「鑑定與安置」、「課程與方案」、「師資培育」、「輔導與追 蹤」、「弱勢群體資優教育」及「評鑑與督導」的架構下,亦提供七大 具體行動方案。其中「評鑑與督導」的發展策略為方案七-精緻評鑑,

有效督導,意指制度化評鑑、有效性督導,期使以制度化辦理資優教育 評鑑及督導工作,促使資優教育健全發展。近期,臺北市資優教育白皮 書草案(2016-2020 年)中亦更進一步指出,在各教育階段資優教育評鑑 納入校務評鑑後,必須精進資優教育評鑑機制,研議創新資優教育評鑑

6

辦理方式(如:改採重點項目評鑑、調整評鑑對象、評鑑資料電子化、

發展區分性評鑑指標或發展自主性評鑑指標等方向),並依據評鑑結 果,擇優提供學校獎勵經費,改善資優班空間設備;對於評鑑績效不佳 者,啟動追蹤輔導機制以協助改善,確保資優教育推動品質,並落實資 優教育品質督導權責。希望能創新資優教育評鑑辦理方式,妥善運用資 優教育評鑑結果,以確保資優教育推動品質。

由上可知,現今資優教育評鑑面臨的挑戰非常多元,可能是明確 化、機制化、被合併化或邊緣化,也可能是創新化。雖然整合評鑑是民 心所趨,也是未來趨勢,然如何在這樣的挑戰下,尋找新的契機,讓資 優教育在運作中繼續保持品質與水準,亦是我們衷心所盼。

肆、資優教育成效指標之建構發展

我國資優教育辦理多年,資優教育發展依循著「資優教育白皮書」

宣誓的方向與精神邁進,也歷經幾次大規模的評鑑,期望能落實資優教 育評鑑之精神,除了能進行有效性的督導之外,並能將評鑑結果有效運 用,最後能強化各教育階段學校自我評鑑及改進效能的能力,形成生生 不息的良性循環。為了提升資優教育服務品質,各級學校宜建立定期自 我評鑑的機制,鼓勵教師自我檢核服務績效。

建構成效指標的目的不同一般的評鑑指標,其目的在提供成效指標 供教師自我檢核,作為自我參照的依據,提供國小階段一般智能優異之 資優資源班教師衡量學校資優教育成效的各層面重要表現的變項,經過 指標檢核所提供的相關教育資訊,可以具體描述、分析、解讀或判斷資 優教育的實施情況、成效達成的程度以及問題所在,一方面提供改進教 學與專業發展之回饋,另一方面亦作為資優教育實施成效之參考,作為

建構成效指標的目的不同一般的評鑑指標,其目的在提供成效指標 供教師自我檢核,作為自我參照的依據,提供國小階段一般智能優異之 資優資源班教師衡量學校資優教育成效的各層面重要表現的變項,經過 指標檢核所提供的相關教育資訊,可以具體描述、分析、解讀或判斷資 優教育的實施情況、成效達成的程度以及問題所在,一方面提供改進教 學與專業發展之回饋,另一方面亦作為資優教育實施成效之參考,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