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問卷回收後,研究者立即進行資料整理的工作。以下分為三部份進 行討論:

壹、德懷術分析

自編的「國小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建構問卷」進行第一次德懷術,回 收之後,將專家小組成員的填答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歸納,據以編製 第二次問卷。此次問卷內容,除包括第二次原有的填答說明及問卷本身 外,還附上「第一次問卷統計及意見彙整結果」,同時說明修正重點,

以及對第一次綜合意見欄所提之各項意見。在第二次問卷回收之後,將 專家小組成員的填答結果加以整理、歸納,並進行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分 析。當專家小組成員的意見趨向一致性、穩定性時,則終止德懷術問卷 調查。最後,將問卷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多數專家小組成員一致認同的 指標內涵作為參考。

貳、問卷部分

先檢查「國小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問卷」的填答情形,排除明顯無效問 卷,再加以編號,將問卷各項資料輸入電腦,並以統計套裝軟體 IBM SPSS Statistics17 進行統計分析。

一、資料篩檢與查核

76

首先將收到的每份問卷都賦予編碼,其中前兩碼代表縣市代碼,隨 後兩碼為學校代碼,最後兩碼則是問卷回收時所編定的流水號。名冊中 的「010101」即代表臺北市 01 國小第一份問卷,第二份問卷為

「010102」,第三份問卷為「010103」,依此類推。繼之,反覆檢查原 始資料,確認資料完整與堪用,是否為有效問卷。

二、遺漏值的處理

若發現問卷填答有遺漏現象,則重覆檢視資料中遺漏現象是否過 多,若遺漏屬於非系統性或隨機性的遺漏,此時遺漏所造成的影響可以 忽略,研究者可直接加以刪除,或利用各種估計方式加以取代;此時即 使所填補的數字與填答者真實情況有差距,對於統計分析的影響可視為 一種隨機變異來源,影響不大(邱皓政,2003)。

三、適切性與一致性選取標準

指標向度是否達成適切性與一致性,首先以平均數檢視得分落於哪 種適切程度範圍。因本研究為 5 點量表,勾選 3 分視為中立意見,4 分 視為適切,當得分達 5 分表示該指標項目為非常適切之程度。為確保研 究嚴謹,並參考過去研究評等歸類方式,平均數歸類標準分別如下:

1.適切程度很高:分別取平均數≧4.5。因表示各專家多評定該指 標之重要程度為「非常適切」。

2.適切程度一般:分別取 3.5≦平均數<4.5。因表示各專家多訂 該指標為「適切」。

3.適切程度中立:分別取 3≦平均數<3.5。表示多數專家評定此 指標之適切性為「中立意見」。

4.適切程度不佳:分別取 2≦平均數<3。表示多數專家評定此指 標之適切性為「不適切」。

5.適切程度很差:分別取平均數<2。表示多數專家評定此指標之 適切性為「非常不適切」。

77

另根據簡茂發、劉湘川(1993)的意見,以標準差作為進一步檢視 一致性的共識程度。高度共識:標準差≦0.5;中度共識:標準差≦1;

低度共識:標準差>1。

綜合上述適切性選取與一致性標準,本研究向度、效標之選取,依 據平均數≧3.5 以上,視為適切性高;而標準差≦1 視為共識性高。如 果題項呈現平均數<3.5 以下,且標準差>1,視為待討論或修正的題 項。

四、常態性假設之檢驗

由於非常態下的資料,若經過常態理論估計程序所得到的估計數,

雖然不影響估計數本身,但是會影響參數估計的顯著性考驗(邱皓政,

2003)。本研究變數之常態性檢驗,在統計判定部分,首先利用敘述統 計方式對資料進行分析,以了解各項變數觀察值可能的分配情形,是否 為常態分配。在進行平均數差異檢定(t 檢定)與變異數分析時,會先進 行變異數同質性檢定,以了解樣本的變異數是否具有同質性,無太大差 異。

五、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本研究計算 Cronbach's α係數來分析項目間的一致性。

六、t 檢定

以「t 檢定」分析不同性別之國小資優教育教師與資優教育行政人員在 資優教育成效指標適切性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七、單因子變異數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年齡、不同年資、不同專業背景、不 同區域之國小資優教育教師與資優教育行政人員在資優教育成效指標適 切性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八、肯德爾和諧係數考驗

以「肯德爾和諧係數」分析國小資優教育教師與資優教育行政人

78

員在資優教育成效指標適切性上的填答答案是否有漸近一致。如係數達 統計上之顯著差異,代表該層面評分漸達成一致性,反之則否。

參、訪談分析

訪談資料分析歷經四個階段,先將所有訪談資料根據資料來源建 立資料的時間或次第編號之後,接著進行重要關鍵字詞單位編碼,在編 碼後聚合相關單位再組成次主題,接續提煉精義最後激盪出概念主題。

引述受訪者之代碼說明如下:

A-1060510 代表甲校資優教育教師於 2017 年 5 月 10 日接受訪談時的 談話。

B-1060516 代表乙校資優教育教師於 2017 年 5 月 16 日接受訪談時的 談話。

79

第五節研究程序

在資優教育成效指標方面,研究者除了先收集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 指標以及臺北市校務評鑑指標之資料進行文獻分析外,將所得作為基礎 的先備知識,同時再以鉅觀角度瞭解國內外學者對資優教育評鑑指標的 看法,探討資優教育評鑑指標相關研究,加上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現況 與發展之分析,研擬指標初稿;接著以專家諮詢方式向現職一般智能資 優資源班教師之實務經驗者請益,修正指標內容與用語。接著邀請資優 教育專家學者、資優教育行政人員及國小資優教育教師,進行專家學者 德懷術,建構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再經過二回合之德懷術後,確定資優 教育成效指標之向度、項目、指標細項;最後編製成問卷初稿,進行問 卷預試,再依預試結果修正問卷題目後,進行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問卷之 正式施測。受試之國小資優教育教師與行政人員以不具名之方式填寫意 見,針對各個成效指標效標之適切性情形(包含重要性和完整性)進行圈 選「5」、「4」、「3」、「2」、「1」等五個適切程度選項,以瞭解 各指標適用程度。問卷回收後進行資料之統計分析,以建立資優教育成 效之具體指標,提供資優教育行政單位、學校與實務教師規劃、推展資 優教育之參考。本研究實施過程可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及完成階 段。現就各階段實施步驟簡述如下:

壹、準備階段

一、研究主題與蒐集文獻

本階段實施時間自 103 年 1 月至 105 年 2 月,工作如下:

(一)閱讀相關研究、專書與期刊、論文,進行分析後與指導教授討 論,確定研究主題。

(二)根據研究主題,蒐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文獻探討。

(三)收集各縣市資優教育評鑑指標資料,初步確立各縣市資優教育

80

評鑑指標的架構與內涵。

(四)進行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的現況分析,了解資優教育評鑑的現 況。

(五)進行評鑑相關研究之文獻探討,了解資優教育的理念與內涵、

資優教育評鑑的功能、實施方式以及教育評鑑指標的建構模式等。

二、編製研究工具

為調查研究需要,本研究由研究者自編調查問卷,為求審慎,經過 以下幾個步驟:

(一)參考與比較各縣市資優教育評鑑內容後,決定問卷架構。

(二)參考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評鑑指標與臺北市國小校務評鑑指 標,並在進行分析比較之後,借用或修改或增列上述兩者指標,編製

「國小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建構問卷」初稿,並進行專家諮詢。

(三)擬定「國小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建構問卷」,並邀請專家學者擔 任德懷術小組成員。

三、撰寫研究計畫

(一)經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者將修改後的研究計劃於 105 年 6 月提交審查。

(二)經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之意見與指導,修訂研究計劃、德懷術 問卷以及擬定訪談大綱。

貳、實施階段

一、進行專家德懷術

本研究德懷術問卷調查共實施二次,問卷送交專家小組成員,隨 後並以電子郵件通知,確認問卷填答狀況。德懷術二次問卷調查實施時 程見下表 3-9:

81

表 3-9

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實施時程表 德懷術

問卷調查

發送 日期

回收 日期

發送 問卷數

回收率 刪減指 標數

指標 總數 第一次問卷 106/3/2 106/3/15 7 100% 32 109 第二次問卷 106/4/1 106/4/10 7 100% 0 77

二、問卷預試

將經德懷術修正後之「國小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建構問卷」編製成

「國小資優教育成效指標問卷」進行預試,以臺北市、新北市之國小資 優教育教師與資優教育行政人員 94 人作為預試的對象,寄發問卷進行 預試。

三、預試問卷修正

將預試結果進行項目分析、信度分析後,將預試問卷予以修訂,

建立起良好的信效度後,形成正式問卷。

四、正式問卷寄發

問卷調查法主要是用來從事指標內涵的適切性(重要性及完整性) 的實證調查,藉由問卷來蒐集大量的事實、意見資料,有利於增進指標 架構與內涵之完整。研究者先徵詢學校,待學校同意接受問卷調查,後 續採集體郵寄的方式,分別寄予各校特教組長,請其代為發送,待問卷 填寫完畢之後,放入事先備妥之回郵信封後統一寄回。

五、正式問卷回收

請各校特教組長將回收問卷的回郵信封投遞回研究者學校。若調 查問卷超過回收期限還未送回,透過電話,追蹤及催收未寄回之問卷,

以確保調查問卷之高回收率。並篩選作答不良的問卷,進行初步整理。

82

六、進行訪談

為取得更深入與豐富的質性資料做為研究補充資料,選取臺北市 兩所不同編制班數之國小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教師,由研究者依據半結 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入訪談。受訪老師須擔任資優班導師,並在資優班

為取得更深入與豐富的質性資料做為研究補充資料,選取臺北市 兩所不同編制班數之國小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教師,由研究者依據半結 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入訪談。受訪老師須擔任資優班導師,並在資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