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主旨是以一位個案教師進行探究其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職前教師之教 學信念及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職前「生活律動」師資培訓課程對職前教師教學信念 之改變與影響。本章緒論分為四小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 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緣起

舞蹈不是特定人的專利,舞蹈是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利 器,是每個人都該享有的寶貴學習經驗(張中煖,2004)。與生俱來的身體韻律,是 每個人最獨特而寶貴的資產。

1973年,林懷民先生以「雲門」為名,創辦「雲門舞集」,這是台灣第一個職 業舞團,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現代舞團。1998年當舞團成立25週年時,雲門 舞集舞蹈教室正式成立,雲門舞集舞蹈教室集結身體,教育,音樂,舞蹈,戲劇,

美術,身心靈等學有專才的教案委員,秉持為各年齡層的身心發展所需要,研發 適齡教案,開創出「生活律動」教學系統,協助每個人從肢體的舞動中認識自己,

為孩子建立一個寬廣的生命基礎,透過引導和探索,建立身心的均感狀態,也學 習用寬闊的眼光來探索生活,去碰觸生命中最真的本質。

透過生活律動課程,喚醒我們身體裡的智慧,希望大家能透過對身體的了解,

跟自己的身體做朋友,來找到身心的平衡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2008)。「生活律動」

課程導入文化及生活的元素,結合肢體、音樂、舞蹈、戲劇、美術等多元藝術,

引導孩子們除了提升身體能力之外,也進而發現自己、了解自己,開發自己無限

的可能。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更是期盼孩子能在一次次透過教案上課學習的過程 中,以身體來探索,不停的將舊經驗累積成新經驗,跳脫既定的模式,開發孩子 的潛能,讓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相結合,並擁有不受限制的感受力與創造力。

肢體活動教育是一個以幼兒為中心,沒有同儕競爭,鼓勵幼兒發掘不同方法 運用在舞蹈、遊戲、運動、體操和生活中的一項教學方法( Rae Pica , 2000 ) 。雲門 舞集舞蹈教室「生活律動」課程就是以全人教育、創造性舞蹈教學為基礎並結合 多元藝術的肢體活動教育,透過身體從遊戲中學習與體驗,開啟身體的各種能力。

因此,在面對具有多元面向的「生活律動」課程,教師除了舞蹈專業外,亦需具 備各領域(如舞蹈、音樂、戲劇、美術、文學 等)的基本能力,其次在課堂中對 於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運用,面對不同班級與個性資質能力不同孩子,應該發展出 適合的上課氛圍,視教學現場狀況規劃適當的教學活動,充分了解與執行教案能 力,適切傳遞教案設計的理念及精神,另外對於班級經營能力、師生關係與親師 溝通,甚至對於幼兒與兒童身心發展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認知,能勝任雲門舞集舞 蹈教室教師的角色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工作。

因此,師資培訓課程規劃設計便成為發展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生活律動」課 程系統重要的環節,透過師資培訓課程的平台,希望能傳遞教案設計的精神與理 念,同時培養並確保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成效及教學品質,更期待教學教師能 跳脫既定的模式,開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相結合,成為激發孩子 思考的引導者

研究者自幼學習舞蹈,舞蹈科系畢業後加入劉紹爐老師的光環舞集當一名專 業的舞者,在表演中自我探索與挑戰,兩年後參加了蔡麗華老師的台北民族舞團。

隨著舞者生涯的轉換,我也開始獨立或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編創舞作,以日常的 生活靈感為基調,以身體動作為媒介,在創作中表達情感和想法,也藉由作品與 觀賞者們連接與互動。之後自 1999 年進入雲門舞集舞蹈教室,開始接觸以創造性 舞蹈教學為基礎的「生活律動」課程。創造性舞蹈是一種經由教師引導、啟發,

讓學生自動自發地以肢體表現其想法與情感的舞蹈方式與創造行為(張中煖,

2007)。創造性舞蹈教學,簡而言之就是利用生活裡的各種媒介發展成類別豐富的 主題,再進一步以動作表達想法和情意。在設定的主題下,和學員們一起共同運 用創造力發想,這發想的過程是創造性舞蹈教學裡最有趣的地方。

除了教學,研究者亦擔任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教學輔導老師、教案委員,自2007 年參與師資培訓課程,2014年擔任教研中心培訓組組長,多年接觸職前與教學老 師,深感培育適切的老師才能了解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多元的教學元素、核心理念,

目前教學老師將近130位,雲門舞集舞蹈教室透過新進教師的招募及甄選,及職前 師資培訓課程以提供穩定的新進教師來源,新進教師必須參與職前培訓課程,總 時數超過300小時,各梯次教師每年亦須參與超過150小時的在職進修課程安排,職 前師資培訓系統運作近20年,未曾針對職前教師的教學信念進行探究,Clark and Peterson (1986) 指出教師在教室中所做的決定,是根基於教師的教學信念並呈現在 教學的過程中,例如教材教法的活用、教學歷程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等,總 是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些也都顯示出信念對於教師的教學有其不可動搖之地 位。黃儒傑(2002)研究指出,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教師將課程轉化為實際教 學行為的歷程中,將涉及教師思考的中介歷程。在這個歷程中,教師的教學信念 具有重要的核心價值,不僅影響教師的思考與決定,同時亦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 為。方正一(2003)認為教師的教學信念之所以備受重視,是因為教學信念也代表著 教師所採取之教學策略背後的心境、情緒、思考與價值觀,而這正是教學信念值 得研究之處。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歷年來透過職前師資培訓課程培育教師達200名以上,因 此,透過個案教師瞭解職前教師未進入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前的早期教學信念及其 經歷職前師資培訓課程後之教學信念,其樣貌及其差異性,研究者認為是有其探 討與研究的必要性。

二、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學(teaching)指的是教師傳導知識、技能、態度或信念給學生的活動及過程(教 育大辭書,2001)。教學是一種複雜的概念或活動歷程,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目的必 須輔以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教學更是一個講求分享與感動的藝術,教學藝術 深具情感性,因此教學除了以經驗為基礎外,更應結合科學性與藝術性。王恭志 (2000)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是師生間一種相互回饋的互動歷程,所以教 學是一種科學,同時也是一種藝術。Gage (1978) 指出,教學活動的最高境界是達 到藝術之境,但必須以堅實的科學為基礎,而真正想瞭解教學的意義或成功地從 事教學者必須以堅實的科學為基礎。由此可知,優良的教學行為必須融合藝術與 科學,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

湯仁燕(1993)指出,師培生在開始師資培育課程之前,對於教師工作已有很長 一段的見習時間,自幼做學生起,師培生就在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更會把觀察 得知的教師教學模式內化,可謂是教室中「觀察的學徒」。職前教師對於教學的 信念早已形成,典型地反映出職前教師自己的傳統教育經驗,也就是職前教師的 教學信念在學生時期就開始被授課老師所影響,且完整而穩定(Nespor, 1987 ; Rigisich , 2004 ; Stuart & Thurlow, 2000 )。部份研究指出,大部份職前教師具 有不現實的樂觀態度,著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及有效的溝通,往往不會馬上參 考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及策略,對於教學課程設計與學生互動等等都有自己既定的 想法,強調情感和人際關係,對未來教學保有樂觀的態度。另外,在個人自我感 覺與教育環境的發展都會影響他們在訓練期間其所形朔的角色認同(楊秀珠,

2008;Pajares, 1992 ;Weinstein, C.﹐1990 )。因此,職前教師對於教學的樂觀態度,

似乎輕忽教學的複雜性,教學信念、教學態度與認知和教學行為著重的方向與優 良教師的特質有部份的落差,研究者在新進教師甄選面試、職前師資培訓及輔導 職前教師的過程中亦感受到職前教師對教學樂觀的態度,對於教學態度及師生關

係與溝通等等有自己想法的現象,對於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所期待的教師特質仍有 一段差距。

黃儒傑(2002)認為教師的教學信念在教師的思考與行為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不 僅會影響教師在教學計畫及教學互動上的思考與決定,同時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 行動與教學效果。Richardson (1996)指出,態度和信念是理解教師思想過程,課堂 實踐,變革和學習教學的重要概念,信仰被認為在學習教學方面有兩個功能:第 一是信念將影響教師的教學和教學方式; 第二個認為信念是教育過程中變革的焦 點。教學本身屬於有意向的的活動,教師的教學信念不但影響教師對教學理論及 經驗的詮釋,同時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計畫與教學實踐,教師信念與教師的行為和 教學實踐密切相關(李麗君,2006;陳立楀,2015;黃子耘,2014; Stuart & Sturlow , 2000;Schreiter , & Ammon , 1989)。因此,透過分析瞭解教學教師信念能理解教 學教師在教學上的思考與決定,教學信念影響教學計畫與教學實踐的成效。

除了必須瞭解職前教師教學信念的重要性外,研究者亦關心雲門舞集舞蹈教

除了必須瞭解職前教師教學信念的重要性外,研究者亦關心雲門舞集舞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