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說明學童學習數學所面臨之困 境,而如何藉由圖像表徵與電腦科技結合而成之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童學習成 效;第二節為研究目的,探討圖像表徵資訊融入教學法在實驗上學習成效之差 異;第三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為相關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培養個人心智與思考能力的重要媒介(劉 環毓,2008)。有鑑於此,世界各國政府莫不積極推展數學教育。尤其在現今社 會中,國中小學時期的數學學習基礎十分重要,因為這不僅代表思考能力的建 立,更關係學生日後的生涯發展。數學教育的根本之道是為了滿足學生往後的成 人生活、就業和做為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葛建志,2005)。國小教育是一切教育的 基礎,也是數學學習的開始。研究者在小學任教,發現年級愈高,害怕數學的學 生愈多;又因為數學屬螺旋式學習,前一個環節學不會,會導致學生對接續的課 程充滿恐懼感與抗拒感。數學教育與心理輔導者稱這種情形為數學焦慮,它是特 定數學情境下產生的一種心智上、情緒上暫時性的失調而造成心理上無法組織的 恐懼經驗。

高誌忠(2009)認為:數學焦慮是情境焦慮的一種,當學習者面對數學學習 或測驗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安、緊張、擔心、恐懼和威脅等感受,進而影響思考及 解題能力。數學焦慮的產生不只是單一的原因,而是由不同的因素所產生的,例 如,失敗及令人感到挫折的數學學習經驗、數學教材的難度及其連貫性、對數學 教師教學方法無法認同或課室氣氛的感受不佳、頻繁的考試及深怕成績不理想的 壓力、重要他人對於成績的態度及看法(余遵彝,2007)。翁湘盈(2010)亦指 出數學態度和數學成就有正相關,也就是說數學態度越積極正向的人,他的數學

學習成效越高。

曾瑞媛(2009)研究發現數學成就與問題解決能力達顯著相關,數學成就高 的學童,其問題解決能力強。在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提到,現階段學校教育 的目標應以培養具有獨立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學生為目標(教育部,2003)。

當學生遇到數學問題時,教師亦期許學生可以適當運用問題解決能力來解決數學 題目。黃茂在與陳文典(2004)認為廣泛的問題解決能力即是所有的能力,如在 察覺問題階段有些問題需要想像力、批判思考;確定問題階段有些需要推理能 力,當要執行計畫時有些則需要耐心和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除了具有效解決問 題之外,尚要兼顧創新和多樣化,因此,擁有變通性和有效性來解決問題的人,

所表現出來的問題解決能力更佳(黃春金,2009)。

要讓學童喜歡數學,避免產生數學焦慮,增強其問題解決能力。最重要的是 要瞭解他們在數學學習上遇到的瓶頸,並改變教學方式協助他們克服困難。數學 科中又屬文字題的學習讓學生深感抽象與模糊,因為在解數學文字題時,學生除 了需具備基本的數學原理概念與運算技能外,還必需先理解文字的敘述後,才能 順利解題。Mayer(1989,1992)即認為問題表徵是其能否順利解決數學文字題的 關鍵歷程,因為缺乏正確的問題表徵,就無法獲得正確的答案。現今學生對數學 閱讀有些許障礙,數學閱讀是一種將讀者帶入到數學的、抽象的、表達的理解層 次,因為它具有多種形式表達相同概念的特質,如用圖示、用定義、用文字縮寫、

用公式、用符號等,學生一定要具備某種先備知識才能閱讀理解,甚至語文能力 也會限制其數學知識的獲得(Kober,2003)。Bernardo & Okagaki(1994)亦指出 兒童未能成功解題有兩個因素(1)解題者缺乏有關數學符號或程序性方面的知 識(2)解題者對有關問題情境中的訊息知識無法有效的從經驗中觸接。因此數 學教學若能從真實的問題情境著手,搭穩堅固的地基才可以學得更扎實。

林淑敏(2011)發現較多學生喜歡劇情動畫方式的學習,認為動畫除了有趣 之外,可幫助他們記憶與理解。圖片或插畫在學童教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生 動活潑的圖片或插畫最能有效吸引小朋友的目光,提昇他們的學習興趣(廖泰

倫,2006)。心理學上更有數據顯現,人們對於不同信息知識的接受速度也會不 同。語文信息在人腦中反應最慢,其引起的判斷、推理也較遲緩。表徵圖像指將 資訊具體化,使學習者能夠具體想像資訊內容(Lohr,2008)。過去教師在一些 需大量具體物的情境下,由於教具使用的限制,導致教師浪費許多時間在黑板作 圖或引導甚至直接教導解法,再加上學習也僅限於課堂之中,因而影響學生學習 的成效(黃仕奇,2009)。

資訊融入教學可藉由圖像的直接表徵,增進學生對文字題的理解。不但能提 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成效(潘慧萍,2007)。隨著資訊時代的 來臨,新世代的國小學童長期習慣接觸大量的數位影像媒體,導致國語文能力有 逐漸降低的趨勢。在閱讀數學文字題時,其理解能力顯得較為薄弱。資訊科技的 運用不僅豐富了學習內容,且增加學習的便利性。同時也帶動教學方法的革新,

促進整個教學模式的改變(吳清基與林天佑,2005)。資訊融入教學行之有年,

隨著教育現場的教學設備愈趨完善,教師若能連結學生的興趣(如動畫形式的教 材),將抽象的數學文字題表徵化,降低其因不解題意而引起的數學焦慮,必可 以促進數學的學習,提升學習的興趣(楊佩真,2011)。

本研究將數學文字題用圖像式的方式呈現,把題目製成動畫,並與數學教學 活動做結合,設計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媒體。透過數學教學媒體中動畫的呈現,幫 助國小學童瞭解數學文字題的題意,克服其因數學閱讀不利而引起的解題困境,

降低其數學焦慮,並融入問題解決步驟,來學習數學之四則運算,使之突破以往 傳統學習的限制與框架,以富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其學習動 機,並期能達到學習成效之提升。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之動機如下所示:

一、探討學童學習數學文字題遭遇的困境及瓶頸,思考如何改變教材使學童易於 理解,圖像表徵示的教材可以將文字轉化成學童易瞭解且熟悉的圖像,輔助 其順利解題。

二、數學焦慮影響學童數學成就,數學焦慮高的學童常常數學成就較為低迷,因 為排斥及信心不足導致無法在正常狀態下學習,圖像表徵化的教材以生動活

潑的方式呈現,期許能降低學生的數學焦慮。

三、問題解決能力日漸重要,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佳,在往後的生活及課業上無往 不利。透過圖像表徵式教材的引導及學習,期望可以培養學童獨立思考如何 克服數學文字題無法解題的困境,並探討問題解決能力與數學文字題解題能 力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