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媽寶行為覺知對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想像力與創 造力之影響。本章共分為五節,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 目的與待答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及名詞釋義。茲分述如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創造力為現代公民重要的基礎能力

二十一世紀的時代,資訊科技蓬勃發展與流通,多元化社會的腳步也 越來越快,人類面臨「第三次產業革命」-一個以「腦力」決勝負的「知 識經濟時代」,不論是批判思考、創新思考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是未來 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礎能力(教育部,2002);世界各地的教育決策者亦體 認到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想像力是國家未來的投資(Beghetto, 2008)。

有鑑於此,我國政府於2002年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關照的範圍從 幼兒園至大學各個教育階段,並採宏觀角度使創造力教育融入生活的各個 層面,不僅為了落實教育改革之理念,最終目標是使臺灣成為創造力之國 度(教育部,2002)。

近年來,政府正積極地推動知識科技產業轉型發展,行政院經建會自 2009年4月起陸續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包括文化創意、觀光產業、綠色 能源、生物科技、醫療照護、精緻農業等六項產業(行政院,2009),其 中文化創意產業與設計息息相關,使得臺灣文創人才需求量大增。面對全 球高度競爭的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之下,產業最需要的是展現創新 能力及創造力(姚榮華,2002)。而創新能力及創造力的培育,是提昇國 民素質的關鍵所在,亦是發展知識經濟的前提,因此,創造力教育即成為 教育工作的重點。

貳、設計產業帶動新一波產業革命,而創造思考是影響成敗的關鍵之一 隨著臺灣經濟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各行各業都需要具備創意思維,並 透過跨界的整合,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梁朝雲、許育齡、劉育東、李元 榮,2011)。臺灣設計產業蓬勃發展,無論是產品設計或文化創意產業等,

都有不錯的表現,也有越來越多令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近年來,

臺灣設計師在iF、IDEA、reddot與G-Mark等國際設計獎中,共拿下了多座 獎項,在國際設計界中嶄露頭角(梁朝雲,2013)。

隨著市場模式的改變及設計意識的抬頭,大眾對產品的創新需求逐漸 地增加,擁有豐富創意的設計師能解決大眾需求,並透過設計思考結合設 計理論及實務經驗的累積,為大眾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蔡雅竹,2014)。

然而,不同設計領域中的設計師,其專業養成、學習環境與個人特質等差 異,均會影響其在設計學習過程中與設計發展的想像浮現和運思歷程,其 中,創造思考是影響設計成敗的關鍵點,而培養創造思考的重要基礎為想 像力,亦是設計不斷追求變化的原動力(梁朝雲等人,2011)。

参、想像力為創意的基石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 是無限的(曾翌維譯,2003)。人類正因為有了想像,才能超越傳統思維之 約束,突破現有知識經驗的侷限,以奇特、大膽的方式對所需解決的問題 進行創造性的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引自陳彩玲,2008)。而創意是 想像的外在表現,想像既是創意的前源,亦是創意的內隱,創意與想像兩 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課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發揮想像力以達到 創作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想像力是使設計思考更有創意的驅動 力,透過想像可供設計者有很大的思考空間,進而產生創意點子,並讓問 題有創新的解決之道(梁朝雲等人,2011;梁朝雲、許育齡,2011a)。透 過想像力教育,提高思考能力、豐富思想資源,進而導引出科技與人文素 養,以培養未來科技人才,提升國人的研究能力。

肆、媽寶行為覺知影響子女創造力的發展

「家庭」是影響個體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指出,讓子女社會 化歷程中最重要的環境因素為家庭(蘇建文,1991;Maccoby, 1984)。由於 父母是子女成長過程中的最重要他人,亦是子女認同學習之楷模,因此父 母的管教方式,對子女的影響深遠(簡茂發,1978)。在子女成長過程中,

父母督導子女的行為要求紀律,藉著日常的親子互動,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興趣或信念等等,因此父母是形塑子女習慣、性格、行為、興趣及社交技 巧的重要因素(Maccoby, 1984),對子女創造力的發展一有很大的影響。

陳龍安(1984)指出創造力可經由後天訓練,並在各個成長階段均可 培養。檢視有關家庭教養方式、家庭特徵、家長期望、出生順序對兒童創 造力影響之相關研究發現,學者多認同家庭是影響孩童創造力發展的重要 因素(董奇,1995;Baumrind, 1967, 1971;Pohlman, 1996),例如:Baumrind (1967, 1971)指出容許型的父母較少要求子女,允許子女管理並規劃自己的 活動,不處罰及控制子女的行為,也不要求孩子去遵守既定的標準,如此 子女較有發揮創造力的機會;此外,Hudson與Stinnett(1990)指出若父母 親不會使用權威、強制、攻擊、屈從等方式對待子女,子女會有較高的創 造力。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及少子化的改變,新世代的父母投注更 多時間、情感在子女身上(謝吉隆,2012),社會出現一個新名詞-「媽寶」, 指父母把子女捧在手掌心當成寶的現象。所謂「媽寶」,是「媽媽寶寶」之 意思,指沒有主見、長不大,凡事均依賴媽媽的人(劉怡妡,2011),其家 長通常會全方位的介入孩子之生活起居、學校生活、選擇科系、交友等,

甚至直到孩子成年上大學、進入職場、成家立業等階段都會強力給予意見 及指導,容易養成小孩凡事依賴父母的習慣(張瀞文,2013)。由於研究指 出,父母尊重孩子以及給予孩子自由,並維持親子間中等程度的親密度,

容許孩子自我探索、自我成長及發展個性,將有利於孩子的創造力的發展

(林士郁,2002;詹志禹,2005;Amabile, 1983)。而媽寶行為過度涉入 子女生活,對於創造力的影響程度,值得進一步探討。

伍、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媽寶行為覺知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之影響研究 闕如

目前國內外對於媽寶行為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影響之研究較少,且 相關文獻對於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研究對象,大多聚焦於大學設計群學生

(林東毅,2011;許育齡、梁朝雲,2011;梁朝雲、許育齡,2011c;梁朝 雲、黃英修、許育齡,2011;梁朝雲,2013;張薰文,2007;詹鎔瑄,2002;

Hsu, Chiang, & Liang, 2014; Lin, Hsu, & Liang, 2014),以高職設計群學生作 為樣本,僅蔡雅竹(2014)探討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想像力與專業學習成 就之相關,及陳姿羽、潘裕豐(2012)以復興商工為例,探討高職藝術與 設計群學生人格特質與創造力之關係。有關媽寶行為的相關研究,僅有許 緯業於 2014 年分析父母督導行為與媽寶行為知覺對高職生拖延習慣與自 我調節學習之相關研究。由上述可知,目前國內探討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 生媽寶行為、想像力與創造力之關係的研究數量鮮少,值得進一步研究與 討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