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一章 緒論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係影響教育組織發展之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何種因 素影響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係本研究主要探討重點,故以後設分析方法探究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之前置變項。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流程;第五節為研究範 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隨著組織結構變革與成員自主性以及責任之提升,成員的自發性表現在商業 環境中更顯重要,甚至被視為有效能組織之基本要件(Podsakoff, MacKenzie, Paine, & Bachrach, 2000;Hoffman, Blair, Meriac, & Woehr, 2007),學校亦處於組 織重組(reorganization)的時代中,任務績效的表現已不足以預測學校效能(Bogler,

& Somech, 2004)。在教育情境中,成員的自願行為,即角色外行為與正式規範 角色同等重要(Mohammad, Habib, &Zakaria, 2010)。故學校若要達其效能,則更 頇促使教師自願為組織達組織公民行為(Somech & Drach-Zahavy, 2000)。Bogler 與 Somech(2004)亦認為,教師從事角色內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對於達到教師 效能卻是不足的,故從事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才是提升學生與學校之價值所在。

而在商業與組織領域中之研究組織公民行為極為豐富,然而在教育情境之組 織公民行為卻較為缺乏(Oplatka, 2006)。雖然在教育領域中少有研究教師之組 織公民行為,但教師卻是極為重要的職業之一(Jimmieson, Hannam, &Yeo, 2010), 教師之行為嚴重影響學生之發展,DiPaola 與 Hoy(2005)即指出在教育情境中,

組織公民行為和學生成尌具有高度相關,並可改善學校效能。故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對學校影響甚鉅,不僅減輕學校行政主管上的管理角色,亦影響學校整體效能

(DiPaola & Tschannen-Moran, 2001)。Jimmieson 等人(2010)研究指出組織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民行為(公民道德)與教師專業發展對其工作效能具有正向發展,進而對學生的 學校生活品質(student quality of school life)具有正面影響,諸如學生能辨別正 負感受、學生之滿意度等。Oplatka(2009)研究則發現教師在教育情境中,其 角色外行為、非義務行為(non-obligatory)與非獎勵任務或活動中,對其本身、

學生與學校具有某些影響,諸如教師的自我實現、學生成尌提升、學校印象改善 等。由此可知,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在成功的學校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並具有 深遠的影響(Jimmieson et al., 2010)。

總而言之,成員從事正向的組織公民行為,不僅提升組織效能,亦增加服務 對象之滿意度(Podsakoff & Mackenzie, 1994;Duane & Sydney, 2006),而學校組 織 建 立 成 功 的 基 礎 在 於 教 師 自 願 從 事 超 越 其 角 色 期 望 的 行 為 ( DiPaola &

Tschannen-Moran, 2001)。Christ、van Dick、Wagner 與 Stellmacher(2003)提到 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發展中,一個成功的組織在於其成員超越其本身正式工作規 範責任,不受時間與經歷之限制,而能盡力完成任務(Meh, & Nasurdin, 2009)。

由此,研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因素有其必要性。

貳、研究動機

組織公民行為概念自提出以來,即有後續學者持續探究其內涵、影響因素與 影響結果,研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亦不在少數(e.g.,Organ, Podsakoff,

& MacKenzie, 2006; Oplatka, 2009; Mogotsi, Boon,& Fletcher, 2011)。然而,為何 研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前置變項之理由即在於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對於教育組織 之發展具有正向或甚至是負向影響(Oplatka, 2009),由此可知,研究其前置變 項有助組織領導者有效了解成員之利組織行為。而 Organ 等人(2006)於其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natur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一書 中即談論到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有 40 種的架構(form)、分類、影響因素與發展 型態(p40),由此可知,組織公民行為之內涵複雜,故統整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 重要內涵,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其次,探究國外教育情境中,教師從事何種組織公民行為,以利組織之正向 發展,在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上,大多僅分為一至兩種變項、影響結果或調節變 項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而組織領導者或成員對於明文規定的職務說明(job description),如何界定成員能有效超越其工作(job)所需的貢獻(Organ et al., 2006:

p39-40),其中,Podsakoff 等人(2000)之後設分析提出以四種層面探究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之主要影響因素,可歸類為領導行為(leadership behaviors)、組織特 徵(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個體特徵(individual or employee characteristics)

與任務特徵(task characteristics),以作為理解國內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前置變項相 關研究之重要脈絡,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再者,以「組織公民行為」搜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截至 2010 年底,共 得 802 篇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之論文,排除非教師相關之組織公民行為研究,共 得 119 篇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有關之博碩士論文,如臺灣最早研究教師組織公民 行為之學位論文為謝佩鴛(2000)探究校長領導作風、上下關係品質及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爾後發展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研究上為數眾多,由此可知,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探究在臺灣為研究顯學。其中,在組織公民行為之後設分析 研究中,由 Snedecor 於 1946 年所提出後設分析在統計方法之論文使用上,以林 詵穎(2005)之組織公民行為之後設分析、廖美惠(2007)之企業組織中組織公 民行為之後設分析研究與組織公民行為研究作一統整性分析;而在教育研究方面,

目前仍未以統整性觀點探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因素,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前 置變項探究仍付之闕如,且過去研究多以單一或兩種變項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 研究,然其結果可能因各變項之定義與構面差異而造成各研究結果之歧異性,此 外,教師表現組織公民行為受許多因素影響,組織與情境之動態性亦可能影響教 師組織公民行為,希冀藉由後設分析方法,探究主要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前置變項 之研究是否真正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產生影響及其真正主要影響因素為何,故統 整我國學位論文研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因素,有助於對其整體前置變項之 釐清,以促使教育組織朝向更好與更有意義之發展,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在領導行為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方面,早期研究(eg. Smith, Organ,

& Near, 1983)即指出領導行為係為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重要因素之一,Graen &

Uhl-Bien(1995)亦以領導者與部屬交換理論(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指出決定有效能領導係透過領導者與成員之互動品質,而研究多以轉型領導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與交易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對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之影響,然許多實證研究仍顯示不一致性(Nguni, Sleegers, & Denessen, 2006),故研究我國領導行為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及其程度,以及不同領 導行為是否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顯著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在個體特徵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方面,許多研究(Bateman & Organ, 1983;Smith et al., 1983; Organ et al., 2006)指出個體特徵如態度變項(employee attidudes)、人格變項(dispositional antecedents)、人口統計變項(demographic variables)等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不同程度之影響,如 Cohen 與 Keren(2010)

研究指出態度對組織具有正向影響,而其他個體特徵研究(Podsakoff et al., 2000;

Organ et al., 2006)卻顯示人格變項研究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低預測力,以 及人口背景變項無法顯著預測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然而,個體特徵對教師組織公 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卻佔我國學位論文、期刊研究為大宗,且大多具有正向影響,

故研究個體特徵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及其程度,以及不同個體特徵是否對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顯著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五。

在組織特徵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方面,Somech 和 Ron(2007)研究教 育情境中,發現組織文化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正向影響,吳政達(2010)亦 進一步探究組織文化之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權力距離與我國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之關係。又 Cohen 與 Keren(2010)研究指出正向的組織氣候對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具有正向影響,且 Shweta 和 Jha(2009)文獻評述發現團體凝聚力與組織公民 行為具有正向相關,以及 Van Dick、Hirst、Michael 與 Wieseke(2007)亦研究 顯示在校長與教師之學校認同中具有正相關,然而,Podsakoff 等人(2000)後 設分析發現組織特徵變項與組織公民行為並無一致性的相關,故研究組織特徵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及其程度,以及不同組織特徵是否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具有顯著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六。

而在任務特徵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方面,Podsakoff 等人(2000)後設 分析指出任務特徵諸如任務回饋性(task feedback)、任務例行性(task routinization)

等,前者對於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呈現正相關,而後者則呈負相關;而我國研究(曾 貴珍 2010;許芳媚,2010)則分別發現,內部行銷(internal marketing)、教師工 作輪調等變項研究卻呈現正相關與正向預測力,雖然目前研究趨勢較少著重在任 務特徵之研究,亦可能導致任務特徵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不一致性之主要原因

(Podsakoff et al., 2000),故探究任務特徵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及其程度,

以及不同任務特徵是否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顯著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七。

此外,許多研究中不僅為前列所述以四種取向為研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前置 變項,其中,亦有跨層面或跨變項之相關探討,如在中介影響方面,Nguni 等人

(2006)即研究出個體特徵之工作滿意度在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則 具有中介效果。Bogler 與 Somech(2004)研究發現透過授權的中介效果,使教 師參與學校決策能進而對組織公民行為產生顯著影響。以及 Zeinabadi(2010)

的研究顯示工作滿意度直接與間接影響教師處之公民行為,係透過價值承諾

的研究顯示工作滿意度直接與間接影響教師處之公民行為,係透過價值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