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習態度之現 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健康及學習態 度的差異情形,進一步探討心理健康與學習態度兩者之間的關係。本章 分成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待答問題及 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Eric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國中階段是個體建立自我認同的階 段,隨著成長經驗與他人、環境互動,逐漸發展個人對自己特質及能力 的看法,建立自我概念 (周甘逢、劉冠麟譯,2008)。在此階段自我發展 順利,建立明確的自我概念、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對於未來生活有方向 及目標,生活適應良好;反之,無法順利建立自我認同,產生發展危機 的青少年,對生活徬徨、缺乏目標,影響其生活適應。

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透過與環境中人事物互動形塑、影 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自信及自尊,這樣的結果可能又繼續影響著他們 與環境中人事物的互動情形及適應,持續影響其生活適應狀態。董氏基 金會於 2011 年針對臺灣五都「國、高中職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 情緒之相關性調查」報告中也指出「課業、考試成績不佳」、「父母對自 己的期待」、「人際關係」、「身材外貌」、「與父母親的關係不理想」為青 少年的前五個主要壓力來源;無獨有偶,行政院主計處 2015 年公佈「青 少年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學校、課業問題」為造成青少年生活困擾原 因之一,其次是「感情、心理、人際問題」。

從上述調查報告可知學業、同儕與家人間的互動,以及學校生活等 為多數國中生的壓力來源,而這樣的困擾可能也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及生

1

活適應,亦如同大部分的國中學生,學習障礙學生在學校生活中也面臨 自身能力、學業以及智力方面的自我概念較差(Gans,Kenny, & Ghany,

2003),學業落後、低成就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心理健康。董氏基金 生,其學業成就表現相對也比較好(詹秀雯、張芳全,2014;Sarwar, Bashir,

& Alam, 2010);由此可見學習態度為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重要因素之

2

一,積極的學習態度可視為學習的基礎,使學生願意參與學習活動,而 亦越發重視,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特別提出「離開心 理健康就不能稱之為健康」,由此可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與個

Lever, 2011; McMillan & Jarvis, 2013),國內學者曾瓊禛和洪儷瑜(2015) 更指出學習障礙與社會情緒適應困難現象,有很大可能性共存於學習障

通班學生為研究對象,較少探討學習障礙學生及其性別及年級的差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