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中國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疾病的回應和實行措施。5.風險語氣:新聞報導整體的語氣,包含批判的語氣或鼓勵 的語氣。研究結果發現有些記者經常會曲解CDC提供的訊息。

因此在研究新冠肺炎的訊息文本時,除探究公關稿以何種文字脈絡描述新冠肺炎外,

本研究亦想了解疾病監控與管理的指揮中心基於不同的世界層級、位置與觀點或是不同 的政治立場,其所發布的公關稿究竟提供了哪些相關的新冠肺炎資訊、又忽略了哪些訊 息;目的是想看出兩者的公關稿側重提供哪些訊息,以及兩者間著重的訊息是否有所不 同。比較兩方公關稿在新冠肺炎資訊上的提供情形,除了可以更加了解構成新冠肺炎文 本的主要訊息有哪些,也可以進一步探討兩方對各種訊息的重視程度,有其討論意義。

研究問題四:WHO和CDC之公關稿提供了哪些關於新冠肺炎的風險訊息?

研究問題五:WHO和CDC之公關稿所提供新冠肺炎的風險訊息有什麼差異?

第四節 中國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影響

一、 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流行傳染病爆發時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是在這次新冠肺炎 的事件中與中國的互動及不斷讚賞中國的防疫措施等舉動,被多國媒體諷刺「WHO」

變成「CHO(China Health Organization)」。

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一篇報導〈世衛組織為何被批為「中國衛生組織」?〉文內提 到,4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對WHO發貣抨擊,指責該組織行動太慢,未及時就新冠病毒 發出警報。在此次疫情中,這家全球衛生機構不是第一次面臨這樣的批評。而日本副首 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也表示,由於該組織與北京關係密切,有大量聲音將世界衛生組 織稱為「中國衛生組織」,並特別寫出台灣政府官員表示,WHO忽視了有關該病毒的 早期警告,這是因為中國拒絕台灣成為WHO成員,聲稱該自治島嶼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紐約時報中文網,20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報導中也強調,專家學者認為WHO一直以來過於信任中國政府,而中國政府最初 詴圖掩蓋武漢的疫情,亦有人指責譚德塞太慢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然而 WHO回應,自己已向世界發出警報,及時提醒人們該病毒所構成的威脅,並「致力於 確保所有會員國都能有效應對該流行病疫情」,他們表示「我們對任何一個政府能行使 的權力都是有限的,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來處理這個幾乎前所未見的公共衛生威脅」(紐 約時報中文網,2020)。

該報導整理出幾點WHO受到大眾質疑的原因如下:

1. 針對中國早期的失誤,WHO 未向其施壓:

當中國武漢手縣病毒性肺炎病例時,中國隱瞞疫情並淡化疫情的嚴重性,隨著病毒 傳播至他國,中國官員聲稱可控制,而 WHO 確認可中國政府的說法,在今年 1 月 中還發表示未證實有人傳人的現象。

2. WHO 遲遲不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儘管該病毒已擴散到六個以上的國家,並迫使中國在 1 月下旬封鎖湖北省部分地區,

但 WHO 仍不願宣布這是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在美國宣布禁止大多數最近有中國旅 行史的外國人入境後,WHO 卻聲明「旅行限制」是不必要的。直到直至 3 月 11 日在全球超過 110 國出現武漢肺炎病例之後,該組織才正式將新冠病毒的傳播稱為 大流行。

3. 中國在 WHO 的影響力正在增長:

習近帄把加強北京在 WHO 等國際機構中的影響力作為優先項目。在 WHO60 億美 元的預算中,中國的出資只佔一小部分,而美國是它的主要捐助者之一。但是近年 來,北京通過其他方式擴大了自己在該組織中的影響力。中國政府一直遊說 WHO 推廣中藥,並將其作為軟實力工具部罫在發展中國家,儘管一些科學家懷疑它的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效性。有專家表示,如果西方政府像川普威脅的那樣退出該組織的話,未來幾年,

中國在 WHO 的作用可能會繼續增強。

二、 台灣與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的表現不分台灣或其他國家都對其親中的表現不滿,一名WHO官員 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避談台灣控制新冠疫情經驗,甚至迴避「台灣」兩字,引貣廣泛 關注。自從疫情爆發以來,WHO鮮少有對台灣的防疫措施公開表態,但對中國防疫卻 讚不絶口,並呼籲全球應該向中國學習。對於中國在疫情暴發初期隱瞞消息導致疫情擴 散卻隻字不提。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台灣與WHO多年的角力從今年初就再次端上 台面。

BBC News中文版報導〈肺炎疫情:WHO避談台灣抗疫經驗引爭議〉,文內談到,

於2020年1月底,加拿大總理及日本首相先後皆公開表示,支持台灣參與WHO會議,為 前所未見。美國也有資深官員表態中國不應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1月29日,加拿大 總理特魯多在國會答詢時,表明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O會議。隔天1月30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表示,有必要讓台灣參加WHO,否則難以防疫(BBC News,2020)。

英國《經濟學人》3月26日在其亞洲政治專欄主張:「讓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指出台灣對疫情處理得當,挽救許多生命,並稱「將台灣排除在外,是全球的損失」。

台灣政府曾表示,去年12月31日曾經去函給中國及世衛,信中表示根據台灣搜集到的情 報顯示,中國湖北武漢有呼吸道疫情出現,除了請教疫情資訊,也擔心有人傳人可能。

但當時WHO僅表示「收到了」,並未進一步回覆(BBC News,2020)。

台灣控制疫情的成效,受到國際社會讚許。3月26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表示,台 灣在這次疫情中可說是「處理最好的國家,我應該說台灣地區才不會遭中國抗議」。包 括美國《紐約時報》、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及英國《衛報》等國際媒體都在近期稱讚台灣 的防疫成效,主要談及台灣即早發布政府管控口罩發放和銷售政策及及時封關等措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3月15日曾在媒體表示,新西蘭在對抗肺炎疫情上 正緊跟「台灣模式」,她稱讚「台灣模式」相當成功,尤其是針對疫情期間的大型集會 建立有效的規範架構(BBC News,2020)。

4月15日,台灣民間人士發貣的「#ThisAttackComesFromTaiwan」募資廣告登上《紐 約時報》頭版,WHO也發表回應,包括WHO數十年間與台灣當局有經常性的技術交流、

未排除台灣方參與COVID-19疫情討論、雙方有彼此互動交流的窗口、管道等。同時,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停止捐助WHO。全球確診數突破196萬,死亡案例突破12萬。中國國 家衛健委官員則在5月15日時回應各國質疑,表示1月3日對引貣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體

「進行管理」,做出銷毀在內的生物安全要求。而WHO駐中國代表日前告訴媒體,中 國多次拒絕WHO參與病毒來源調查,WHO也無法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和武漢市衛生健康 委員會兩個實驗室取得研究日誌進行調查。衛健委回應,稱WHO從未就參觀某一個實 驗室提出過請求(報導者,2020)。

而在請願網站change.org上,加拿大網友Osuka Yip發貣連罫要求譚德賽請辭WHO 秘書長一職,有超過上百萬名人參與簽罫。請願書表示,譚德賽不但低估了新冠肺炎的 嚴重性,還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下就全然相信中國政府提供的死亡與感染病例數字,譚德 塞不適合任世衛祕書長,要求譚德塞立即請辭。請願書的文末指出,台灣不應該因任何 政治因素,被排除在外(中央通訊社,2020)。

台灣前外交官劉仕傑表示,主管國際衛生醫療的世衛,是聯合國理想主義下的美好 產物。各國代表每年開會,計劃改善全球醫療及衛生。但在這次武漢疫情認定上,世衛 被批評失能,在美國的壓力下才承認判斷疫情有所延誤。世衛的公信力在這次武漢肺炎 事件後遭受嚴重挑戰。這也是國際外交上,現實主義的表示((BBC News,2020)。

綜上所述,WHO與中國、台灣、美國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在 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當中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樣貌,故本研究欲探討台灣CDC與WHO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新冠肺炎的公關稿中,有多少比例提及中國?又是如何呈現中國在此次疫病中的角色,

兩者在處理有關中國的事件與訊息時又有何差異?

研究問題七:WHO和CDC有關新冠肺炎之公關稿如何呈現關於中國的訊息?

研究問題八:WHO和CDC有關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之公關稿在呈現關於中國的訊息 時有何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旨在描述本研究之材料與方法,主要內容分為三節,分別是第一節內容分析、

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樣本搜集說明和類目建構、第四節信度檢驗和資料處理方法。

本研究以公關稿的內容文本為研究主題,主要目的在探討CDC與WHO(WHO)會 以哪些風險訊息與主題框架來呈現新冠肺炎(COVID-19)。本研究處理框架是採用 Hallahan(1999)的定義以及分析途徑,使用量化的內容分析。量化內容分析的目的和 意義在於能揭露或發現既存社會現象的各種因素以及因素之間的關聯性,最大的功用就 是幫助研究者對研究客體的「描述」和「解釋」,適用於分析傳播內容的趨勢。本研究 採用內容分析法,將連同分析類目於本章節中進行說明與討論

第一節 內容分析

本研究將以內容分析法檢視公關稿在描繪新冠肺炎(COVID-19)時的主題、語氣 及其相關細節等,分析兩者在描繪框架上的異同之處。運用內容分析法比對兩方公關稿 的差異,可了解兩者在同樣事件上呈現方式的不同並分析其原因及結果。

媒體的訊息分析也是關於新興傳染病溝通最相關的公共研究領域,因此媒體的風險

媒體的訊息分析也是關於新興傳染病溝通最相關的公共研究領域,因此媒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