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直以來,社區的發展皆是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也是最貼近民生的,藉由 社區的發展,不但可以改善民眾的生活品質,也可以促進國家的發展,是社區非 常重要的一環,而社區的發展已行之有年,政府也不斷的推出新的政策,希望可 以讓社區朝向永續健康的方向發展,而如今正值新舊政策交替之際,本研究希望 藉由探討環保署環境改造社區未來持續參與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以下簡稱六 星計畫)的相關狀況進行研究與探討,以做為未來社區參與六星計畫的參考及建 議,以下將一一為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流程、名詞釋義進 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社區」擁有因地制宜及提升地方發展的優越性,成為推展資源永續發展的 最適運作單位(Naess, 1989;王俊秀,1999)。而早從 1950 年開始聯合國便開始 推行社區發展運動,推動20 幾年全球即有 70 多個國家推行發展工作,其中更有 32 個國家由聯合國派遣專家從事技術合作,推動社區發展以改善環境、提升生活 品質,由此可知社區發展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運動(陳茂祥,2004)。

受到聯合國的影響,台灣也從 60 年代開始了社區發展運動,社區發展大致 可分為三個時期:(1)1960 年代:基礎民生建設;(2)1980 年代:改善生存環 境;(3)1990 年代:活化經濟、提高生活品質(開拓文教基金會,1999)。為了 配合社區的發展,政府也階段性的提出社區營造計畫,在 60~80 年代提出社區 發展計畫,到了90 年代則是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直至 2004 年提出台灣健康社區 六星計畫(以下簡稱六星計畫)。自開始推行社區發展起,各階段的社區發展計 畫一直是國家發展計畫中的重點推行政策,且依各階段不同的需求提出各項計 畫。而在台灣社區營造蓬勃發展之際,社區環境改造是其中最重要的項目(林妍 君,2002)。

在社區總體營造時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1997 年元月開始社區環境改造,

依社區發展的需要,提出「社區生活環境改造計畫」,並在全國每個角落,進行

各類型的社區環境的改造工作,從一開始數十個社區參與改造計畫,直至 2005 年為止,近千個社區團體通過計畫申請並執行完成。在這之中社區改造的項目大 多是從進行清淨家園,如: 廚餘處理、資源回收、環境綠美化等的環境改造基礎 工作著手,或是進行發展社區環境特色,如: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育 及提升地方文化產業等的環境永續工作。

接續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在民國 94 年,政府針對社區的發展擬定的六星計 畫,是一項統合各政府部門的整合型計畫,各部門依六星計畫的六個面向為社區 發展提出不同類型的計畫,經由各面向的執行,幫助社區發展至一全方位的健康 社區。

在社區營造執行過程中,各社區依據本身環境需求擬定提案項目,且由執行 計畫過程累積社區營造經驗。然而計畫的執行,需經歷不同的階段,從開始的檢 視社區狀況,到撰寫計畫書,至提案申請,直至執行計畫,最後完成成果報告,

這一連串的過程,社區需經歷與居民、社區組織及政府機關的溝通協調,而這過 程中想當然爾定會遭遇些許困難。而社區是否由困難中汲取經驗,做為未來營造 的參考,或者從中感到挫敗而不再持續營造社區,是值得去探討的。

若社區選擇汲取經驗持續營造,那瞭解其遭遇之困難,擬定解決對策是必要 的,就如先前所提,在計畫執行時營造者通常與政府、組織及居民間會產生問題 及困難,綜觀許多相關的研究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瓶頸,(1)缺乏經費來源(2)

民眾意願低落(3)輔導專業人才不足(4)地方派系角力(5)人力不足(6)地 方政府協調不易(林振豐,2001;施國隆,2003;邵珮君,2003;黃煌雄、郭石 吉、林時機,2001;詹雪梅,2004)。若要繼續再參與六星計畫,則更需要了解 這些社區在營造過程中曾遭遇的困難及其真正所需的協助,提供政府部門及其他 社區參考,以避免重蹈覆轍,且若能由承襲及檢討先前的經驗再出發,社區再推 動營造應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在社區總體營造下,已有近千個社區投入社區環境改造計畫,這些參與環境 改造的社區雖已從事改造多年,但各社區所提的改造項目多元,至今仍無針對不

同提案項目所做的全國性分類統計,而在現階段推動六星計畫之際,當初的環境 改造社區,想必會成為六星計畫之種子社區,我們若能由這些社區出發,去檢視 社區之前從事改造的方向;瞭解社區在營造中現階段營造的狀況為何;在營造中 是否遭遇困難及困難有哪些;未來是否再繼續進行營造且營造的方向為何,提出 供相關單位做為參考借鏡,勢必對未來發展有很大助益。然而歷年來雖有研究藉 由檢視社區狀況,來分析社區在營造過程中的狀況,但多為個案之探討或為年久 之調查(如:林振豐2001 年以苗栗社區進行討論、邵珮君 2003 年以大丘園及長 尾寮社區作為調查、詹雪梅2004 以永樂社區為例等),故研究者希望全面性的探 討台灣全國社區參與環境改造計畫的改造項目、過程、遭遇困難及所需協助,做 為未來推動社區參與六星計畫時之參考。

此外,在林研君(2002)探討台北東榮、萬和社區的環境改造研究中提到,

社區面臨到的困難,有如:政府人力不足、各計畫間位階不明及功能重複、參與 度高的居民是否有優先營造權等等之問題,但這僅是一兩個社區的例子,對於其 他同是北部的社區狀況,或是台灣其它區域間所面臨的問題是否有異同,也是值 得去瞭解的,是故本研究也將探討不同地域的社區在營造時是否面臨不同的問 題,及需要不同的協助。

研究者於94 年參與環保署「1997~2005 社區環境改造效應評估計畫」,是由 環保署委託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環教所)之計畫,由環教所 兩名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團隊下還包含研究員一名及由研究生組成的研究助理 三名(研究者為其中之一),計畫之目的為檢視 1997~2005 年參與環保署環境改 造計畫社區之社區現況、推動成果、推動效應、規劃推動機制、設置評估指標、

未來參與六星計畫之狀況,及建立推動交流平台。研究者是透過此計畫來完成本 論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