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自我創作實踐

第二節 研究自然之體會

第二節 研究自然之體會

筆者之「研究」指這一系列創作發展前的預備工作,接續前節明述創作動機 為在自然中之神性的活出,於是將「自然」視為研究之對象物,試從自然之中體 會其中奧妙,並找尋繪畫創作可用之題材,發展自然之原則於繪畫表現之中。

筆者自2006 年至 2008 年,以近三年的光陰接觸自然的本身,自「自然造 物」中得到之體會如下:

一、「源頭」引出豐足

在第一年(2005 年)的自然實質研究,筆者多駐足在蘭陽平原上,平原是

自然中富裕的整體展現,其上各樣的產物乃是全然豐足的,這些豐足的供應以平 原上的河流為中心,向外擴展為良田與屋舍。澎湃的河水維持蘭陽平原兩岸安居 樂業的榮景。於是在第一年裏,筆者多在宜蘭河的河畔寫生、遊歷,體會自然中 美地的豐富與享受。此時,自然的平原給筆者的感受是安穩的、溫柔的與富足的。

但是到了第二年(2007)以後,順著宜蘭河的河道而上,會發現這些豐富的源頭 來自包覆蘭陽平原的群山,見到時而湍急時而緩慢的水流自群山中的峽道蜿蜒而 出,感受到群山源源不絕的供應能力,因其山勢高大卻彼此層疊綿延,以致其供 應不曾斷絕,它們無私的奉獻造就下游人們與生物群體無後顧之憂的享受。於是 筆者此時的體會如下:

自然風光 河流 山嶺 神

筆者體會到自然風光的安和與富餘是因由一條源源不絕的水流,水流雖然是 安靜的,且總是處於最不引人注目的低處,但是若沒有河,一切的安和與富餘至 終都會消失。而水流的源頭來自於山嶺,山嶺必須是“高"的、也必須是“低"

的,它的“高"匯集了天上的水氣,它的“低"使水氣能按著山谷流道引出水 流,山嶺若不高也不低怎能有「河」?因它既“高"又“低"就造就了河流。這 樣對自然的探索最後還是指向「神」的,因為宏偉群山必須由祂托撐,甚至整個 宇宙也是用祂大能的話而維持、載著並推動的(註5);這樣,山嶺如何賜與屬 地的福分,神也一樣如何賜與屬天的福分。一首詩歌的意義與筆者的體會相同,

其詩歌詩文如下:

喔神,你是生命源頭,神聖、甘美、豐滿!

你如活水向外湧流,一直流到永遠!

你在子裏因愛流出,流到人類中間;

且成那靈帶愛流入,流進我們裏面。(註 6)

因為從神那裡有生命活水帶著愛流出,並流到人類中間,使人享受永不止息 的甘美豐滿。人從活水源頭不只領受物質的豐滿,那活水更帶著「愛」流入,流 進人的裏面,也流進筆者裏面成為繪畫創作的元素之一。

二、「變化」常新不舊

真實的生命是常新不舊的。生命的意義就是不停變化更新的過程,這生命何 時停止變化與更新,立即就進入死亡,並且走向滅亡。若是以真正的生命來說,

其本身的活動就是創造(註7)。「生命」論其擴增、繁衍與表現,都是屬於「新」

的,生命之所以為“生命"是生命之所以為“創造";生命是“創造",生命是

“新",生命是「新的創造」。「人的生命」僅是真實生命的翻版,有科學研究指 出人身體上所有細胞,每七日全部更換一次。雖然常常更換卻不完全更“新",

因此越來越“老"與“舊",而筆者認為真實的生命是常新不舊的,人的生命雖 有真實生命的樣子,卻不實際等於真實的生命,因此筆者說「人的生命僅是真實 生命的翻版」。

三、「次序」成為蒙福

在宜蘭員山鄉的山區,就是筆者主要遊歷研究的台九甲路線,在頻繁的往來 中經過了數個四季。山中的大大小小,包括樹林、野草、壁石、河谷、瀑布…等,

筆者仔細再三地欣賞與觀察,它們是如此奇妙地富有變化,但是卻變化中總是按 著「次序」而變化。如:山裏的四季、植物生長的秩序、水流量的變化、日照長 短與氣溫、風的氣息與雲的流動,一切是按著「次序」漸漸變化的。它們僅守著 自然的原則規律的運作,不曾打破任何常規。它們雖然都是分別而獨立的,卻形 成一個整體。整體的力量使它們能釋放出新鮮的空氣、自山谷中湧流活泉以及收 聚吐納雲氣。它們有各自的功用與力量,因著自然的「次序」而使所有力量相加

乘,而非互相消減。因此,它們都是蒙福之物,也成為造福之物。

這也是神所命定蒙受祝福之路。一切必須有次有序按著秩序而行,福份就會 從源頭向下流出,如:新約聖經中,使徒保羅教導哥林多信徒「凡事都要端正得 體的按著次序行」(註8),「因為神不是混亂的,乃是和平的」(註 9)。又如:

舊約聖經所啟示神賜福的著名比喻: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上好的油,

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 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註 10)

自然中的「次序」不只顯出它們規律和睦的美感,更是因得著神所「命定之 福」而使人心歡暢,何時失去了自然的「次序」,何時就失去了「祝福」。因此,

基於這個「次序」的體會,筆者曉得以自然為主題的創作者是不能任意而「自由」

的,必須得著其「次序」的精神表現於繪畫之中,甚至,創作者也必須在自然「次 序」管制之下。

四、「缺欠」依附,連結「完整」

對自然的研究體會出「缺欠」並非缺乏而是「不完整」,視自己為「缺欠的」、

「軟弱的」強過視自己為「剛強的」。因為見自己為缺欠的,以致需要與它者連 結成為「完整」。

筆者在山中寫生時,常遇到一個問題:「山的邊緣在哪裡?水的盡頭在哪 裡?」所以,筆者對自然中任一對象的寫真都是「不完整的」。山若是獨立於自 然,它永遠是缺欠一邊或一角的,它需要谷作底、需要嶺作邊。一棵樹不只是眼 中的見到那樣而已,它的身軀被樹根托著,單只有樹的身軀它就成為「缺欠」的。

人無法見到隱藏的根,因它必須依附在土壤裏,樹的身軀、樹根與土壤它們彼此

都是有缺欠的,但正好成為彼此的填滿。自然中無論何物都不能獨自存在,因為 神造它們為不完整的個體,註定要彼此連結、互相依附,為使它們一同成為「完 整」的。它們必須被「擺」在一起,不能隨意分散,獨立就成為無意義的死物,

連結就成為生機的一體。

這部份的體會對創作語言的啟發是重要的,在畫面的構成裏,使局部成為無 意義的區塊,以促使它們「擺」在一起成為有意義的構成。(詳細說明見於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