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為探究上述的研究問題,並驗證假設是否成立,本研究設計不同圖文組 合形式的輔助回憶材料,在每首詩歌測驗之前,對受測者進行回憶輔助活動,

而後展開詩歌賞析問答題的紙筆測驗。以下分為四小節,分別說明受測者、

實驗設計、測驗工具,及施測流程。

一、 受測者

本研究受測者為 22 位國際學生,(參與實驗時)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華語文教學系三、四年級,華語程度為高階級至流利級(CEFR, B2~A1)。

本研究於其 102 學年度第二學期的《中國古典詩歌欣賞》修課期間,進行實 驗施測。22 位受測者中,9 位為男性、13 位為女性。國籍方面,有日本籍 5 人、越南籍 3 人、美國籍 3 人、韓國籍 2 人,以及泰國、印尼、蒙古、印度、

法國、瑞典、加拿大、墨西哥、南非籍各 1 人。

二、 實驗設計

本研究的實驗操作階段著重於設計六種圖文搭配情境,並觀察六種不同 的實驗情境是否會影響受測者的測驗表現。為與六種實驗情境搭配,先選取 六首唐代詩歌作為實驗材料,再針對每首詩歌分別製作測驗試題,及輔助回 憶的材料(詳見下一小節「測驗工具」)。以下分為兩小節,詳細說明實驗材 料及其選取標準,以及六種實驗情境如何產生。

(一) 實驗材料

本研究選取六首唐詩作為實驗材料,進行回憶賞析測驗。選擇「唐詩」

而非其他朝代詩歌,是由於唐代繁榮的政治與經濟發展,造就中國歷史上瑰 麗的一頁,故「唐詩」亦能引起對歷史、文學感興趣的華語學習者的學習動 機(王冬霞,2009;涂文暉,2002)。此外,唐詩格律規範,字數為五言或 七言,體例包含絕句、律詩及古詩,遵守平仄、對仗等原則,在語音、詞彙、

句法和修辭方面,對現代華語能力有所助益(詳本文第二章第一節之一)。

最後,唐詩題材豐富、風格多元,且無論是田園、邊塞、浪漫、寫實派別中,

詩人一貫藉由描述外在景物以寄託內心情志的文學手法,由文化教學的角度 出發,亦有助於深化學習者對中華文化的體悟與理解。

基於唐詩具備了上述之特點,本研究在受測者《中國古典詩歌欣賞》課 程所學的詩歌作品中,選取六首具代表性的唐詩進行測驗。六首唐詩分別為 李白〈靜夜思〉、王之渙〈登鸛雀樓〉、崔護〈題都城南莊〉、劉禹錫〈烏衣 巷〉、杜秋娘〈金縷衣〉、孟郊〈遊子吟〉。詩作體例及內容詳如表三-1。

表 三-1 六首詩作內容

表 三-2 六種實驗情境

圖像輔助教材

無 有

文字輔助教材

無 A D

母語文字 B E

華語文字 C F

每位受測者皆參與六首唐詩的回憶賞析測驗,然而每首詩測驗前取得的 輔助回憶材料的圖文組合形式皆不相同。六首唐詩測驗採用隨機亂數取列

(random order)的方式,與上述六種實驗情境進行配對,每首詩各對應一 種圖文組合形式,即每位受測者皆完整經歷上述的六種實驗情境。

三、 測驗工具

上述六首詩歌,每首詩歌皆設計視覺圖像、母語文字、華語文字等三種 輔助回憶材料,及一測驗題目,詳細說明如下。

(一) 輔助回憶的圖文材料

六首詩皆設計有視覺圖像、母語文字、華語文字等三種輔助教材,與測 驗題目同時呈現。輔助教材的設計原則與關鍵詩句的內容有關,基於詩歌情 境對學習的重要性(高惠敏,2002;朱我芯,2013),每首詩歌中挑選能展 現詩歌旨趣、意象,且「寓情於景」的關鍵詩句兩句,用以製作輔助教材。

以劉禹錫〈烏衣巷〉為例,在〈烏衣巷〉一詩中,關鍵詩句為「舊時王謝堂 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透過「王謝堂」和「百姓家」的對比,暗喻 時代的盛衰變化,並藉由對燕子的描寫,表達出對於時代更迭、滄海桑田的 感慨,正是傳統中國詩人「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選擇關鍵詩句後,進行 三種輔助教材之製作,製作方式說明如下:

1. 視覺圖像:研究者針對關鍵詩句所描繪之詩境,挑選素材並進行構圖,

經《中國古典詩歌欣賞》任課教師核可,再由設計系學生繪製而成。

2. 華語文字:研究者針對關鍵詩句,撰寫一段約 120 字的賞析文字,同樣 經由《中國古典詩歌欣賞》任課教師審閱並認可。

3. 母語文字:委請華語程度達高階級或流利級的不同國籍母語者,將上述 的華語賞析文字翻譯為不同的母語文字,再由另外一位母語者進行校對。

依據本研究受測者的國籍分佈,共譯有日、韓、泰、英、法、越南、印 尼、蒙古、瑞典、西班牙等十種語言版本。

以〈烏衣巷〉為例,上述三種圖文形式的輔助教材示意如表三-3(其他 五首詩歌的三種圖文輔助教材,詳見附錄一至三)。

表 三-3 三種不同形式的輔助教材

輔助教材:視覺圖像

輔助教材:華語文字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意思 是:歷史上的烏衣巷,曾是王導、謝安的貴族豪 宅區,廳堂前有燕子飛進飛出;如今烏衣巷仍有 燕子,但豪宅已經不在,燕子飛進的是普通平民 的住宅。

詩人透過烏衣巷這個地方在不同朝代的景物 變化,表達出昔盛今衰的感慨。

輔助教材:母語文字

(以英文為例)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The meaning is: the historical place 烏衣巷 was once the location of the noble mansions of 王導 and 謝 安. Swallows used to fly to and fro in front of the main halls of these mansions. Now, the swallows still fly about 烏衣巷, though those mansions are gone, and they instead fly in and out of the homes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 poet uses the changing scenery of 烏衣巷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 dynasties to express sadness by contrasting the prosperity of former times alongside the current state of decline.

上述三種輔助教材皆列印於 A5 尺寸的白紙上。在僅有圖像或文字的實 驗情境中,受測者拿到的輔助教材為一張 A5 尺寸的紙張;而在同時呈現圖 像及文字的情境中,受測者拿到的輔助教材為兩張 A5 尺寸合併,即一張 A4 尺寸的紙張,圖像在上,文字在下。

(二) 測驗題目

六首詩歌皆設計一測驗題目,以測量圖文材料對受測者學習後回憶賞析 的輔助成效。題目形式為問答題,針對每一首詩的關鍵詩句設計題目,請受 測者就關鍵詩句的賞析手法或旨趣意境進行說明,測量受測者的學科知識及 學術分析能力。以〈烏衣巷〉為例,測驗題目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 尋常百姓家。」這兩句詩中,詩人藉由烏衣巷的燕子,表達什麼樣的主旨?

四、施測流程

施測時間為上述六首詩歌於課堂學習完畢後的二至三周內。每首詩的施 測流程皆包含兩個階段,分別為「輔助回憶」階段及「測驗」階段。在「輔 助回憶」階段中,受測者首先取得測驗題目及輔助教材,並聆聽施測人員的 說明。受測者可閱讀輔助教材,並思考測驗題目應如何作答,此階段有三分

鐘的準備時間。隨後進入「測驗」階段,施測人員收回輔助教材,並發下空

(3) 十分鐘以後,我會進來收考卷。你 如果提早寫完,也可以自己拿出來 交給我。

5. 在試場外等候 10 分鐘 (受測者進行紙筆測驗)

6. 收取答案卷 0.5 分鐘 (1) 時間到,請把答案卷給我。

(2) 接下來是第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