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

在受測者全數完成六首詩歌的測驗以後,本研究的實驗操作階段結束。

在後續的資料分析階段,先針對受測者的作答內容進行標記,再將標記結果 量化為數據,並以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回答本文的研究問題。本節分為兩小 節,分別說明標記時所選用之能力指標與標記方法,以及分析時所採用的統 計方法。

一、 能力指標與標記方法

22 位受測者在經歷六首詩歌回憶賞析測驗後,共得到 132 份紙筆測驗 答卷,將受測者的詩歌華語學科知識及學術分析能力量化為三項評分指標,

由三位資深華語教師進行答卷標記,並僅採計三位教師意見一致之標記結果,

不一致的標記結果則不予計入。

由於在過往的圖像研究中,缺乏圖像應用於高階學習階段方面的研究,

故無可供參考之前人研究方法,因此本研究所採計之能力指標,為經研究者 與任課教師商議而得。能力指標的選擇依據有二:其一,該指標須能針對答 卷的文字內容進行標記,量化為數據,以便於進行後續的統計分析。其二,

該指標須能反映出受測者的專業學術華語能力。基於上述兩點得到本研究的 三項能力指標,分別說明及舉例如下。

(一)「學術分析撰寫」的篇幅長短

「學術分析撰寫」的篇幅長短,代表受測者賞析詩歌時的成段表達能力。

由於本研究的測驗形式為問答題,為檢測受測者學習詩歌後,於詩歌賞析方

面是否具備展論之能力,「篇幅長短」是最為直觀、淺顯易懂的評估方式,

故以此作為能力指標之一。此一能力指標以「總字數」的方式進行計算,標 點符號一併納入計算。

(二)「學術分析詞彙」的數量多寡

「學術分析詞彙」的數量多寡,代表受測者賞析詩歌時的專業詞彙運用 能力。如李泉(2011)所言,「專業華語」有別於「普通華語」之處,主要 體現於「專業詞彙」的運用方面。本研究中的「詩歌華語」同屬於「專業華 語」範疇,測驗結果中「學術分析詞彙」數量的多寡,可體現出受測者進行 詩歌賞析時,對於所需之專業詞彙的掌握能力,故以此作為能力指標之二。

此一能力指標以「密度」的方式進行計算,用受測者紙筆作答內容中的學術 分析詞彙字數除以總字數,同一詞彙出現兩次以上不重複計算,舉例如下:

……李白這首詩中,用了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即景抒情」,就是 說著眼前景象而抒發情感。第二個是「含蓄蘊藉」,含蓄和蘊藉的意思 一樣,含蓄指不直接說出來,而是委婉地說。……

上述文字節錄自受測者作答內容,其中的學術分析詞彙以加框標示,

包括「即景抒情」、「景象」、「抒發」、「含蓄蘊藉」、「委婉」等,合計 14 字,

而總字數為 78 字,故密度計為 0.18。其中「含蓄」重複出現三次、「蘊藉」

重複出現兩次,皆僅計為一次。

(三)「學術分析論點」的數量多寡

「學術分析論點」的數量多寡,代表受測者在賞析詩歌時,分析能力的 深度及廣度。「詩歌華語」為學術華語範疇下「專業學術華語」的科目之一,

學術性的知識內容正是其有別於一般華語課程的特色。古典詩歌的內容抽象 艱澀,受測者能否真正習得詩歌的旨趣並體會詩人的情志,體現於其進行詩 歌賞析時,能否提出足夠數量的論點,故以此作為能力指標之三。此一能力 指標以「密度」的方式進行計算,用受測者作答內容中的學術分析論點數量 除以總字數,論點的計算方式不受標點符號及完整句意的限制,舉例說明如 下:

東晉時代「烏衣巷」這個地方是給貴族住的地方,到唐代卻成為平

採取的統計方法為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 repeated measures)。自變項為圖像輔助教材之有、無,及文字輔助教材之類型,前 者有 2 個水準(level)(無圖像、有圖像),後者則有 3 個水準(無文字、母 純主要效果(simple main effect)。於 母語文字水準,有圖像之輔助成效將 顯著優於無圖像;於有圖像水準,有 母語文字之輔助成效將顯著優於無 母語文字。

(二)

在華語文字的輔助教材中,圖 像搭配文字的輔助回憶成效 會大於僅有文字或僅有圖像。

兩自變項之間交互作用顯著,檢驗單 純主要效果。於華語文字水準,有圖 像之輔助成效將顯著優於無圖像;於 有圖像水準,有華語文字之輔助成效 將顯著優於無華語文字。

(三)

圖像輔助教材對「華語文字」

材料的助益,會大於對「母語 文字」材料的助益。

兩自變項之間交互作用顯著,檢驗單 純主要效果。於有圖像水準,有華語 文字之輔助成效將顯著優於有母語 文字。

本章第一節說明四個研究問題,以及其中三個研究問題所對應之假設;

第二節說明研究資料如何蒐集,即整體研究設計,包括受測者、實驗設計、

測驗工具,及施測流程等;第三節說明研究資料如何分析,包括前期的紙筆 測驗判讀,以及後期的統計分析方式。實驗結果能否回答研究問題,並驗證 假設為真,將於第四章進行說明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