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詩歌華語教學建議

第五章 教學應用

第一節 詩歌華語教學建議

基於本研究前述的研究結果,並結合過往學者對詩歌華語教學之研究,

本節提出四項詩歌華語教學建議,分別為:善用母語輔助理解、搭配圖像呈 現情境、討論問題引發思考、提供賞析展示詞彙,詳細說明如下。

一、 善用母語輔助理解

詩歌華語屬於高階學術知識範疇,無論是學習內容或是教師使用的課室 語言皆較為抽象,即便學習者的華語程度已達高階級至流利級,仍是一項不 小的挑戰。適度運用學習者的母語進行翻譯,能在艱澀的學術知識理解階段,

起事半功倍的作用。母語翻譯可運用在四個方面,分別說明及舉例如下:

1. 詩句翻譯:由於詩歌語言往往高度精煉,遣詞用字有別於現代華語結構,

因此對於國際學生而言理解不易。教材中提供母語譯文,可協助學生迅 速掌握句意,有效率地過渡至詩境欣賞及手法分析等深層學習階段。以 劉禹錫〈烏衣巷〉中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為例,

英語翻譯為:The historical place 「烏衣巷」 was once the location of the noble mansions of 「王導」 and 「謝安」. Swallows used to fly to and fro in front of the main halls of these mansions. Now, the swallows still fly about

「烏衣巷」, though those mansions are gone, and they instead fly in and out of the homes of the common people.

2. 生詞註解:詩歌中出現的生詞宜提供母語註解,用意同上所述,旨在幫 助學生迅速掌握詞意,提升閱讀理解成效。比如:

故鄉 gùxiāng N: hometown, one’s native place

3. 詩意賞析:詩歌華語有別於一般華語的學習之處,在於學習者除了理解 詩歌的字詞句意,還能進而欣賞、領會優美的詩歌意境,故在詩歌教學 中,「詩意賞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中的詩意賞析內容,通常包 括解釋詩歌創作背景,以及分析詩人所運用的文學表達手法,此兩者同 樣屬於艱澀且抽象的學習內容,透過母語翻譯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成 效。以劉禹錫〈烏衣巷〉為例,詩人透過烏衣巷這個地方在不同朝代的 景物變化,表達出昔盛今衰的感慨。英語翻譯即為:The poet uses the changing scenery of 「烏衣巷」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 dynasties to express sadness by contrasting the prosperity of former times alongside the current state of decline.

4. 課室語言:除了教材中呈現的詩句翻譯及詩意賞析之外,通常還須搭配 教師的詳細說明與講解,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詩歌內容。若在外語地區 進行教學,學生擁有相同的母語背景,使用全母語進行詩歌華語教學,

是最有效率的做法。然而,若在臺灣或中國大陸等華語地區進行教學,

為配合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學生,則應統一使用簡單易懂的華語,

視情況搭配英語單詞作為輔助。

二、 搭配圖像呈現情境

在華語地區的詩歌教學,教材內容多以華語呈現,若於適當時機使用圖 像輔助呈現詩歌情境,能有效提升學習者對詩歌本身與其賞析內容的理解及 闡述能力。建議使用圖像的時機如下:

1. 在教材中,圖像應先於詩歌賞析內容出現,由於詩歌賞析內容對學習者 而言較為複雜、陌生,利用圖像創造情境,可幫助學習者排除二語的閱 讀障礙,對可能出現的二語生詞進行語意推測。若僅於該課空白處或卷 末綴以簡易插畫,則較難起輔助成效。

2. 在教學流程中,可運用圖像搭配提問作為正式教學前的暖身活動,引導 學習者對詩歌情境建立基本認識,有助於理解詩意。

三、 討論問題引發思考

本研究的結果已證實,圖像對於詩歌賞析時的論點分析能力有正向影響。

進行詩歌賞析前,應先經由「問題討論」的教學環節,檢測學生的理解成效,

並鼓勵生生之間互相交流與分享,拓展分析能力的深度及廣度。問題討論可 包含「暖身提問」及「課後討論」兩階段,視教學目的而定。「暖身提問」

時,可以圖像為核心,透過對圖像中的人物動作、背景事物的觀察,建立對 詩境的初步認識,或對詩旨的猜想及預測。「課後討論」時,則引導學習者 思考詩歌主旨,或討論文學表現手法,藉此檢測學術知識的習得成效。以李 白〈靜夜思〉為例,暖身提問及課後討論的問題示意如下:

暖身提問

Q1. 圖片中的時間是什麼時間?

Q2. 圖片中出現了什麼人?什麼事物?

Q3. 你認為圖片中的人在做什麼?他為什麼 要這麼做?

課後討論

Q1. 在李白〈靜夜思〉中,用什麼方法來表達「鄉愁」?

Q2. 為什麼「明月」會讓詩人想起「故鄉」?

Q3. 這首詩使用了哪些文學表現手法?

四、 提供賞析展示詞彙

大多數的學習者對古典詩歌的分析方式並不熟悉,本研究結果亦指出,

學術詞彙的習得與鞏固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若欲藉由學習古典詩歌的過 程,擴充學習者能掌握的學術詞彙數量,以達成提高現代華語能力的教學目 標,在詩歌華語教學中提供「賞析範文」應為可行的作法。賞析範文中出現 的學術詞彙,不僅能加強學習者對學術詞彙的認識,亦可作為寫作練習的範 本。教師可要求學習者模仿賞析範文的手法和用詞,將課後討論問題的答案 寫下來,由教師批改並提供回饋,有助於提升現代華語書面語的寫作能力。

本節提出四項詩歌華語教學建議:善用母語輔助理解、搭配圖像呈現情 境、討論問題引發思考、提供賞析展示詞彙。下一節將使用上述四項述建議 作為評估指標,對現行的詩歌華語教材進行評估,分析其優、缺點,及可透 過教學活動補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