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壹、研究架構與流程

目前大多視 Lewin 所提出的概念與想法為行動研究起源,Lewin 認為行動研 究是從個人欲實踐的目標,但未清楚達成的方式、目標範圍做為起點,蒐集相關 資訊並進行方法設計後,開始第一步行動,行動中及行動後偵測方法的有效性,

並做為修正行動的依據,修正完畢之後再次進行行動;以計畫-行動-對行動的結 果進行瞭解而產生的一個循環,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與流程根據 Lewin 的概念加以 修正如圖 3-2-1。

以對於幼兒音樂教學方法的疑惑做為起點,搜集相關資訊後,欲藉由 Gordon 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及其教學方法,首先進行初探研究,並於課程結束後統整內 容,做為對幼兒的初步了解及自身教學掌握,之後再次與文獻進行對話,並調整 未來教學方向。

第一循環結束後,除重新了解過程中幼兒及自身的轉變外,亦針對教學所產 生的問題提出初步的解答,並為第二循環的教學活動重新構思;第二循環的行動 後,除針對第一循環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外,亦檢視第二循環行動中教師及幼 兒的樣貌,最後針對兩循環行動做回觀與省思,試圖尋找研究問題的出口。

2010.03-06

2011.02-04

2010.10-12

初探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貳、研究場域與對象

研究者尋找研究場域與對象主要以鄰近地區的幼兒園為主,恰巧在詢問與協 調的過程後,初探研究及正式研究的兩個園所,三所皆為台北市公立幼兒園,唯 因維護研究倫理,因此在園所名稱、幼兒姓名皆以改名的方式處理。

一、研究對象

(一)初探研究

研究者於 2010 年 5 月,閱讀相關文獻後,欲了解奠基於 Gordon 幼兒音樂 學習理論之教材在幼稚園進行之可能性,以及增加自身的相關教學經驗,於是 聯絡鄰近的綠地幼稚園。進行教學的班級為園長所任課的班級-葡萄班;上課 的地點除了葡萄班教室之外,亦可能因其他幼兒活動而到園長辦公室進行教 學,為配合幼稚園時間,教學活動共 7 次,經過發放家長同意書之後,共有 10 位幼兒參與活動,4 個中班,6 個大班。

該園園長對幼兒音樂教學相當有興趣,並且鑽研奧福音樂教學十數年,日 常生活、轉換活動及課堂間經常會與幼兒進行相關的音樂遊戲,這些遊戲大多 數都是由老師先唱,幼兒經過遊戲的過程逐漸習得老師唱的歌曲或唸謠。

(二)正式研究

1、試教園所-彩虹幼稚園

研究者在初探研究後,一方面發現自己對於理論及教材內容掌握不 足,另一方面是與幼兒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因而在正式研究時,除了研究 中另外尋找附近的幼兒園進行教學,除欲提升自身教學上的掌握,亦欲增 進對幼兒在音樂發展上的了解。

參與的幼兒共計 7 名大班、6 名中班生,每週進行兩次各 30 分鐘的 教學,與帶班教師協商後,決定大班、中班一週內輪流各上一次,研究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於教學後針對教學內容稍做調整,再進入正式研究之園所。

2、正式教學園所-宇宙幼稚園

與園長協商並發放家長同意書後,以月亮班的 9 名中班幼兒為研究對 象。月亮班採混齡教學,兩位帶班老師分別為郭老師及歐老師,第一循環 的教學中,郭老師扮演著集合幼兒或協助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角色;此外郭 老師在幼兒音樂教學的部分多有研究,在月亮班的日常生活及活動亦運用 Kodály 的五聲音階、手勢等,每堂課結束之後亦會跟郭老師討論活動上 有哪些需要修正的部分。

第二循環的前半段課程進教室的是月亮班上學期的實習老師,後半段 課程參與活動的則是歐老師,歐老師亦協助研究者將幼兒集合、維持秩序 等,必要時將幼兒帶到旁邊參與活動,表 3-2-1 呈現的月亮班每個幼兒的 簡單描述,以及第一循環前後測時的表現情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表 3-2-1 月亮班幼兒簡介

姓名 前後測時的表現及課前觀察描述

崇文 平常說的話不多,經常靜靜的玩或者坐著,動作不快,但老師要求的事情都會做 好,班上的小小音樂會經常自願上台唱歌;前後測時靜靜的坐著聽,並回答出他 聽的結果;請他唱歌很快就開始唱,亦會搭配老師教歌曲時的肢體動作

俊霖 平常上課常需要老師提醒,測驗的過程中會跑來跑去,或者是躲在電腦、桌子下 聽;後測的其中一組節奏為兩個半拍一個一拍,一聽到節奏馬上就說和「聖誕鈴 聲」的節奏相同

柏翰 班上的特殊幼兒,目前固定有輔導老師到班上個別進行活動,情緒起伏與轉換需 要花些時間;前後測過程中,會一直動來動去、東摸西摸,並且在進行幾題之後 表示不想聽了,此時若給予一些鼓勵的話就比較能堅持下去

昭明 日常生活或是上課過程中,總能有好的表現;前測時從頭到尾坐好回答答案,後 測時則躺在地上或躲在電腦後面回答,選定一個位置之後就會待在同樣的地方 智偉 平常在教室中經常聽到老師叫他的名字,雖然到處跑來跑去、做事情漏東漏西,

但總會說出很有創意的答案,前後測時看到週遭事物都會一邊聽一邊問很多問題 惠雯 平常說的話不多,動作也不快,若是有人起鬨會跟著起鬨;前後測都會一邊聽一

邊看窗外,或者是看其他的書,提醒他先聽完再看亦會遵守

宇祥 家長表示在外面上打擊課,經常捉弄智偉或柏翰,或者出現一些打鬥的動作;前 測時的一組音高為 E-C,聽到時即表示和電鈴的聲音相同,有幾題宇祥會思考很 久,並說自己沒聽準

孟婷 常常和大班的女生一起玩,雖動作慢但大致都會完成老師要求的事情;前測及後 測時,都表示自己不想講話,也不想回答我的問題,說了一些鼓勵的話之後,雖 決定要回答但是不講話要用點頭、搖頭來表示;歌唱的部分則是在帶班老師要求 下才唱

嘉瞳 前測時表示自己上過很久的音樂班,平常的課堂參與度高,老師要求的事情都能 做好,碰到別人嘲笑他人或吵架時,會站出來說話;前後測時皆很快的回答答案,

並且樂於唱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二、月亮班教學場域

月亮班的教室空間寬敞,並且設有舞台區,但為避免與原班活動互相干 擾,本研究活動進行的教室在月亮班隔壁的閱讀室。閱讀室中除了一整面的書 櫃外,牆面上繪有兔子、熊、火車等圖樣,此外,附有三張桌子、數個木箱子 及辦公區,上課過程中會將之收到電腦桌旁邊;右下角則為辦理借閱書籍的桌 子及電腦等,主要活動的區域是圖中以虛線標記之處,攝影機所擺放的位置則 是在矮櫃與書籍借閱桌之間,空間安排如圖 3-2-2。

圖 3-2-2 課程進行空間簡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参、課程進行與設計

本研究中曲目及活動主要從 Music Play 而來,在 Music Play 中每一首歌曲的 下方皆有相關的活動建議,如教師可配合肢體流動、加入樂器、其他素材、音高 型與節奏型等,歌曲排序、實際活動進行過程等細節部分則由教師安排;研究者 考量語文上的關係,將歌詞修改為中文內容,曲子的相關活動亦隨著課程編排而 調整。以下主要分成課程進行方式及課程內容來看:

一、課程進行方式

Music Play 建議每週應進行 2 次課程,每次 30 分鐘,因此本研究亦以此為 課程進行之基礎,加以設計出哈囉歌、曲調及唸謠、音高型及節奏型、再見歌等 部份。

(一)哈囉歌

研究者自編歌曲(詳見附錄二),每一堂課開始之前,研究者連續唱數 次,當幼兒的名字全數被唱完之後才結束,除了向幼兒打招呼外,亦代表著 課堂即將開始。

(二)曲調及唸謠

課堂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選擇 4-6 首不等的曲目,其中曲調或唸謠各 占一半;這些曲目主要由研究者一邊肢體律動一邊唱出,幼兒可跟著研究者 的動作或歌唱,亦可自由的律動。

(三)音高型及節奏型

音高型搭配在曲調之後,節奏型則是在唸謠之後,兩者皆根據曲調及唸 謠的特性做調整,如大調的曲子後面接的是大調的音高型。每次課程音高型 及節奏型的練習各半,並穿插在曲子之間;研究者進行音高型及節奏型的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習時,會請幼兒同坐成一個圓圈,除了參雜動靜活動外,亦試圖讓幼兒更能 體會曲子的完整性與部分。

(四)再見歌

研究者自編歌曲(詳見附錄二),每一堂課程的結束前,研究者唱數次,

直到將幼兒的名字全部唱完,同時亦代表著課堂結束。

二、課程內容設計

(一)初探行動

在初探研究中無論歌曲的本身原先有無歌詞,所有的歌曲皆以「唱音節」

的方式呈現,每堂課程規畫四首曲子,曲調及節奏各半,每一次提供新的曲 目,活動中亦增加其他的素材,如絲巾、自製沙鈴等。在動作的設計上,主 要以各部位肢體動作為主;另外在音高型與節奏型的部分,皆以預備音樂聽 想第一階段的音高與節奏型為主,隨著時間或幼兒的反應再將難度提升(詳 見附錄三)。

(二)正式行動

正式行動中的課程設計,主要以正式園所為對象,在試教園所進行後,

根據幼兒反應及課堂情形,調整內容後進入正式園所教學,大致上兩個園所 所進行的課程內容相同,只是教學策略上稍有不同。以下呈現正式行動中的 課程設計:

1、第一循環行動

根據初探行動的經驗,每一堂課應為 6 首歌較為恰當,因此研究者在第 一循環行動時,一星期的第二堂課會重複前一堂課的 4 首歌,每一星期會有

根據初探行動的經驗,每一堂課應為 6 首歌較為恰當,因此研究者在第 一循環行動時,一星期的第二堂課會重複前一堂課的 4 首歌,每一星期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