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貢獻

壹、本研究之理論貢獻

一、知識管理導入及其應用與當代社會及公共行政之關聯性

首先,本研究經綜合所獲得的證據後,認為知識管理導入及其應用與當代社會及公共 行政發展的關係,並非如「科技決定論」論述所接櫫的單一線性因果關係,認為僅需直接 將知識管理平台或系統導入公共事務活動上,即能成功地推動跨組織知識管理活動。事實 上,知識管理的導入及其應用之發展與結果,係一複雜的「社會建構」過程(Bekkers,1996)。 在此一過程中,「知識管理的導入與應用」與「行動者之知識管理認知」及所處之「組織文 化和相關配套制度」進行互動。其次,政府部門並非是在價值與意義真空的環境下,導入 知識管理之活動。如前所述,政府推動知識管理之意涵,不僅為一種新科技之使用。當前 知識管理運用於公共行政之事務處理的活動及項目的種類中,我們可發現目前公部門知識 管理之應用,除提供民眾之資訊服務外,往往係藉由內部管理資訊系統,將知識管理作為 組織「決策」(決策資源系統),或作為搜集資訊及「宣傳」(網頁)之平台,提供決策與管理 階層掌握組織內部資訊的權力(資訊系統使用權限),並強化公民參與的品質及頻率,以及政 策或行政的透明度等正面助益,則相當有限。因此,未來探討知識管理推動及其應用與當 代社會及公共行政發展的關係時,應避免視為新科技、新系統或新平台之引進,而忽略知 識管理推動及其應用所面對的社會環境、個人心理以及組織人事等相關問題,期能對於公 部門跨組織知識管理的推動及應用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單一組織到跨組織的探討以開創組織研究之新領域

迄今為止,我國所進行之「知識管理」之研究,係以朝向事務性及「企業型」(business-like) 之應用為主,並充滿濃郁之技術理性色彩,未發展出配合公共組織任務與使命之知識管理 應用與創新,以及足以因應新治理型態之組織理論與管理哲學,以致流於檔案文件管理。

目前關於「知識管理」之研究的論述或研究,多係從「技術擴散」或「企業邏輯」之角度 加以檢視及評估,較少以公共行政理論與制度分析為工具,就知識管理應用於公部門之現 象進行研究,提出有助於公共行政理論及實務發展之研究成果。

在跨組織中知識管理的應用所產生的貢獻與利益,如:時、空限制之突破、組織界限 模糊、虛擬實體的產生以及彈性化生產與同時性作業的採行,對於公共組織之運作,業已 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並衝擊組織中官僚體制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於是推動知識管理及其

應用等活動,對公共組織而言,遂成為「知識型政府」的象徵及創新的來源。惟實際上,

目前「知識管理」之推動,卻出現「目標錯置」(goal displace)的現象,僅重視知識管理平 台及資訊系統建置及應用目標之達成,卻忽略知識管理對於「行政發展」創新之促成與開 創,而未來應從「實質理性」的角度,探討「知識管理活動」的現象與意義,探究其對於 人類公共生活及公共事務處理(例如,利用知識分享增加公民參與)之影響。關於知識管理應 用於公共事務對於「民主政治」之影響為何?雖然有相關學者抱持樂觀的看法,就如同 Goldberg(2006)之論點:「知識管理與分享活動有助於公民參與」

此外,公共行政於知識經濟時代所面臨之挑戰,並非僅止於知識管理推動及應用本身,

尚包括「知識治理」、「治理優勢」發展的議題。在知識經濟與網路社會中,組織間之界限 日趨模糊,因此無論公、私部門組織之作業模式、生活方式、工作所需之能力等業已有所 改變,故未來政府除推動「跨組織或跨部門知識管理」之推動計畫及引進協同作業之群組 織系統的應用外,尚需發展新型態的「治理」實務(含決策、權力分享與協調) 與新型態之 領導能力,甚至重新界定公共組織之任務與目的,以及擴大及轉化「公-私協力」關係,以 肆應新型態之組織結構及社會互動方式。

三、關鍵成功因素的確定與增進政策規劃和執行之能力

本研究掌握推動跨組織間之「知識管理」活動之關鍵因素及藉由模擬結果瞭解其政策 或措施之效果,有助於發展整合性的政策決策及執行機制,增進跨部會之政策「協同規劃 及執行」能力。本研究之各項成果將有助於進一步釐清及說明跨組織之整合機制需考量到 資訊科技層面之外,尚須注重成員之心理層面以及組織本身的人事管理制度,利用成員心 理動機層面以及人事管理制度來促成原本不同專業背景之成員進行知識分享、知識轉移及 將「默會知識」轉化成為「外顯知識」的歷程,對於探討知識的整合與創新將有極大的貢 獻。

貳、本研究之實務貢獻

據本研究前述各項之研究發現與貢獻,謹提出下列要點,以作為未來公共行政及公部 門推動跨組織間知識管理活動之實務參考:

一、如欲將知識管理順利推動或導入於跨組織中及促成知識管理應用與服務之創新,除須 組織需具備科技設備環境外,尚須重視「人的因素」,如:成員對於知識管理的「認知」、

「態度」、「意圖」以及「創新意願」等,方能真正促成跨組織成功地推動知識管理之 相關活動及其應用。

二、本研究根據國外推動知識管理之相關經驗及NICI 小組員工的訪談結果,可以發現到公 部門跨組織間知識管理之推動及應用,需要配合當前組織重組及流程再造等行政革新 工作,重新釐訂各項政府職能之政策目標與工作方向,據以調整機構及執掌工作,並 可規劃簡併層級及流程,落實分權授權之管理方式,建立權力及知識分享的「學習型 組織」,方能促使政府之知識管理應用能真正地落實及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三、當前我國政府所推動「知識型政府」時以及其它知識管理相關計畫或方案,如僅一昧 地效法私部門般強調資訊科技導入的效率與經濟效用,而未能就「公共哲學」、「政府 的使命及任務」等實質理性層次之命題進行省思,則難保此知識管理之活動,只會成 為增加形式運作,而無改善現存制度的弊病與施政盲點,進而無法達成其促成政府轉

型或改善政府的治理能力的目的。

四、從私部門推動知識管理的歷程中,本研究建議往後我國所推動之「知識管理」之活動,

應從「資訊技術面」提升到「社會科技」以及「社會心理」層面,及致力於發展「知 識型政府」(knowledge-based governance)。知識管理之推動不只具有「資訊科技」之面 向,尚有「團隊成員的心理面向」以及「文化環境面向」;此即藉由知識管理的主要活 動,有效地將資料轉換成有意義的資訊(知識或智慧),並可組織成員加以運用創造出附 加價值,以協助跨組織間成員夥伴的知識分享與創造。

六、從各種文獻及NICI 小組受訪者之經驗可知,「知識管理」實涉及組織文化與人的工作 價值態度之改變,然而目前大多數所推動之知識管理,本末倒置地僅將資訊系統建置 及導入作為強調重點,而忽略環境文化及成員心理因素之重要性,並試圖使用資訊管 理工具與技術來建構知識管理系統;然而就分享資訊與知識而言,知識管理與資訊管 理兩者使用著不同的觀念、方法,與工具。未來應結合人性心理因素與環境文化因素,

建構出成功推動知識管理之整合模式,進而產生出知識管理績效衡量指標,並加以有 效運用。

七、綜合本研究之各項發現可知,知識管理可以成功的推動是需透過成員心理與環境科技、

人事運作等相互配合。目前政府機關內之知識管理應用係以內部管理及公務處理為 主,而其他行政活動之知識管理的應用服務和內容則相對有限,則員工自身因知識管 理推動及應用所獲致之利益有限(認為是額外的工作),故造成組織成員無法願意完全支 持或配合;知識管理的推動其應用應避免只為追求滿足組織之目標與需求,亦應考量 滿足組織成員之社會—心理系統與個人成長需求,此一結果與Käser &Miles(2002)撰寫 一篇”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ctivist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之主張相仿,渠主張 組織知識管理活動之成敗在於成員內在動機以及組織中人際信任。如推動組織成員之 互動社群、支援「知識管理」與輔助個人或組織學習等活動,讓組織成員感受到知識 管理推動及應用之利益,以強化員工執行知識管理之動機以及改善成員間的人際信任。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