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一、協同研究者 

(一)協同研究者的選擇

徐孟弘(2006,47)認為信仰重視主動追求的意願與感情,否則沒有強烈的實踐動機,

故協同研究者選擇的基本條件需為己受洗的基督徒。而一個教會的牧師,基本上必須己受 洗,在經過完整的神學院訓練後,相對於一般平信徒對於基督教神學與聖經的能有完整的 詮釋與解讀能力,而畢業後於教會工作時通常是領導教會走方的重要人物。如果一位牧師 具有生態神學觀點,勢必影響他在教會中的工作與會友,猶如環境教育的目的,是期盼人 能從覺知、知識、態度、技能到參與環境行動,若僅是吸收環境資訊而沒有付諸於行動,

將無法有效解決環境問題。若是一位牧師具有生態神學觀、具行動能力、並傳遞訊息給他 人,真像是一位極佳的環境教育者。

27

本研究所選擇的協同研究者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 受過完整神學教育訓練的基督徒。

2. 在教會牧會的牧師。

3. 具環境行為者,本研究所定義的環境行為包含生態管理、說服、消費者主義、政治行動、

或法律行動等。

(二)協同研究者的尋找與決定

我們都會問,究竟要多少的研究樣本才足夠?Patton(1995,146-149)認為端看具體 情況而言,故可能從研究大量人數獲得幾項特定經驗、探索整體現象,或僅從少數人獲得 極具深度與價值的資料。他強調樣本規模沒有一定的標準,重點還是取決於研究者想要瞭 解及研究什麼?可運用的資源,諸如時間、金錢、人力等?以下是協同研究者尋找與決定 的過程。

確認研究目的與方向後,研究者便開始尋求合適的協同研究者,透過詢問不同教會的 牧者、長輩或朋友,盼經由他們在教會的人脈能推介符合的人選。另外,亦利用蒐尋網路 或報章雜誌等各種媒體,透過「教會」、「環境」和「事工」等關鍵字,希望從事件尋回 推動的對象。如同研究動機所言,普遍教會對於生態神學的認識不多、甚至沒有,而將環 境事工列為教會工作的亦少得可憐,故多數經由介紹的對象基本上並非是牧師,或者雖然 是牧者,但是在教會所推行的環境相關行動並不多。

在本研究方向確定以前,2008 年曾有以生態神學相關的研究題目,當初想要瞭解基督 徒接受生態神學教導後的轉變歷程。故尋找是否有教會在帶生態活動,希望能進到相關的 現場評估該題目操作的可能性。當時曾利用網路蒐尋到新竹內灣天人岩屋工作室的網站,

從網路資訊得知該負責人黃天人牧師自行蓋了一間生態屋、亦有帶領生態導覽、溼地認養、

農村體驗、與攀岩溯溪等活動。因為黃天人牧師恰好為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研究者因曾 拜訪過該協會,便透過該協會秘書長陳慈美老師的介紹進而認識。雖然先前的研究題目沒 有繼續執行,但因此認識黃天人牧師也明白有屬於他的生態神學觀點,故他成為本研究首 先選定的對象。

另外,研究者想到楊禎禕牧師曾經述說「生態教會」的概念,於是黃天人牧師與楊禎 禕牧師成為本研究初步選定的協同研究者,而此二位牧師尚符合前述協同研究者的條件,

故邀請他們參與前導性研究 (Pilot Study) ,希望透過前導性研究進入現場能對他們有進一 步的瞭解,或許可藉此修正研究問題或方向。前導性研究的結果發現,楊禎禕牧師所提供 的資料相當豐富而且多元,尤其在其神學觀點部份較為完整,當然這可能與研究方法有關

(請閱本章第三節,頁30)。加上研究者本身可運用的時間、金錢等有限資源與條件,在 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立意取樣,選擇楊禎禕牧師為本研究主要的協同研究者。

28

29

(Patton 1995,7)。而質性研究的成敗主要取決於研究者的人際互動技巧,通常包含建立 互信、維持良好關係、尊重互惠的常模,以及因應倫理議題的敏覺度(Marshall & Rossman

30

2006,109)。身為一個工具,他的靈敏度、精確度和嚴謹程度對研究的質量至關重要。而 研究者的個人因素與協同研究者的關係亦會對研究造成不同影響,其中個人因素包含:1.

個人身份:如性別、年齡、文化背景與種族、教育程度與社會地位、及個性等;2. 個人傾 向:如角色意識、看問題的視角、個人經驗等。當研究者審視這些因子時,才有可能比較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主觀意向」,並使「主觀性」變得較「客觀」(陳向明 2002,158)。

以下介紹研究者的身份與傾向,

(一)研究者對生態的關切

研究者過去的就學經驗,從嶺東商專就讀財務金融到東海大學會計學系。在商專學習 如何自不同的金融商品裡面獲利與避險,在會計系則是訓練整頓帳目、分析並審查一個企 業的財務狀況,一路不停的商學院裡面打滾,往往因為講求的是效率與數字,總覺似乎少 了人情味在裡面。但研究者在大二時修習通識教育的「生態多樣性」課程,在想法上有了 轉變,看著趙世民老師上課所播放的影片,老師也實地帶著我們於東海校園內踏查與解說,

不得不因為各種形態、顏色的生物與植物感到興奮,開始覺得生物學比數字遊戲有趣得多。

大三參加登山社,開始往山裡跑、向溪裡跳,研究者因在自然中的經驗愈多,也愈感動。

因為在自然中的經驗和感動,決定放棄未來從商這條路,大四時開始選修生物系的基 本課程,諸如普通生物學、普通生物實驗、普通化學、分子細胞學、保育生態學等。畢業 退伍後,2006 年於特有生物研究與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工作,抱著檢驗自己選擇這 條路是否真的正確或合適?心中深怕這一切只是自己的浪漫想像?難道興趣就要認真當成 工作嗎?會不會因此失去熱情?所幸在特生中心工作調查兩棲類的經驗,並沒有消減研究 者的動力,反而堅定了信心。例如工作內容曾固定調查一片土地,當該地施工成為防洪溝,

那片土地再也聽不見蛙聲,讓研究者深感棲地保存以及生態相關工作的重要性。雖然有時 基礎調查看似無趣或沒有馬上的重要性價值產生,但經年累月的資料庫卻是往後相關研究 的重要基礎。

認同自然的重要性後,研究者又因為「為什麼要爬山?為什麼喜歡爬山?」這些問題 轉變成欲將自然的重要傳達給他人。因為當他人聽聞研究者喜愛爬山時,通常會詢問上述 疑問,而這亦是在登山社時同伴會丟給彼此的問題。記得起初登山是為了離開人群、遠離 金錢遊戲的世界,但是隨著登山經驗的累積、以及與山友的討論,研究者漸漸發現登山過 程中,除了山帶給自己的感動,登山過程中緊密連結同伴亦是重要的角色。研究者這才發 覺原來人同時需要自然與他人,一片保存良好的自然環境如果沒有人類去感受、如果沒有 其他人一同與你分享感動,是不是都太無趣!如果生物與生態學的研究是為了瞭解自然,

那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將這些生態報告轉換、然後告訴其他人自然的重要呢?

除了開始認為傳達人應該重視自然的訊息給他人,也是研究者第一次聽到基督教信仰 中含有與自然相關訊息。彼時研究者剛踏入教會,在聽見楊禎禕牧師講述生態教會的想法,

31

以及後來閱讀《聖經》中有部份明顯記載人類與動物和平相處。使得心中「自然很重要」

與「要將自然的重要告訴其他人」的念頭好像被澆了油一樣,燒得更是旺盛。加上家中的 宗教信仰或研究者過去所接觸其他宗教的經驗,未曾討論到與自然、與生態的關聯,印象 中只是在乎如何看破人生的苦短,或者在考試、求姻緣、求財富時才會到廟裡頭去。心想 如果基督教信仰具有生態的概念,這樣的信仰真的是太美好了。

(二)宗教信仰與學術背景

研究者在環教所就讀期間,持續在臺北景美浸信會參與聚會,如周日禮拜、團契。另 外,為了對「生態神學」有進一步的認識,也曾參加東門教會查經班、選修臺灣神學院「新 約聖經」課程、參加由天主教教友中心主辦,陳慈美老師授課的生態神學課程、至生態關 懷者協會實習、也嘗試從信仰的觀點來論環境議題,整理成文章後投稿於教會公報與喜樂 泉生命教育雜誌。雖然接觸教會截至2010 年 12 月僅短短 5 年時間,但透過不同的方式無 非都是想對信仰有更深的認識。另外,因為與楊禎禕牧師具相同的信仰背景,研究者在與 他討論關於基督教神學等觀念時較無溝通上的障礙。

除了在信仰的探尋外,因為本研究屬於質性研究,而研究者在研究所以前並無相關經 驗,於是在學期間除了修習環境教育相關專業課程外,亦選修「質性研究」課程,學習質 性研究理論與操作方法。此外,研究者也透過擔任研究計劃助理的機會,能夠具實務機會 參與、學習及使用質性研究方法,包含訪談技巧的使用、資料的收集和分析、與研究倫理 的注意。透過上課與實務經驗,有助於研究者於本研究操作質性研究方法。

三、其他協同研究者 

其他協同研究者包含二種對象,包含其他受訪者與協同分析者:

(一)其他受訪者

除了協同研究者為主要受訪對象,研究者亦邀請長期與協同研究者共事者做為訪談對 象,他們皆參與教會眾多事務,例如總爺藝文中心活動(柚花飄香音樂會等)策劃與執行、

除了協同研究者為主要受訪對象,研究者亦邀請長期與協同研究者共事者做為訪談對 象,他們皆參與教會眾多事務,例如總爺藝文中心活動(柚花飄香音樂會等)策劃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