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總體營造中人力資源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總體營造中人力資源之探討

一、社區的定義

社區是一個地方或村落,因居民之參與、體認社區公共事務,對居住地區產 生「認同感」。「社區」就是居民通過組織動員來參與社區發展的平台。開放社區 公共領域,能讓社區居民本身分享決策權。從實務中學習民主運作,鞏固民主最 紮實的基礎,進而凝聚社區意識,建全基層民主運作(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9)。由上述的定義中,社區有著「居住在一地區」、「認同感」及最基層的民主 決策過程等三大意涵。

「社區」在台灣呈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在傳統鄉村聚落中(如圖 2-1、2-2 永 昌及永安社區原標示牌),原本「社區感」極為緊密,但隨著工業發展,人口逐漸 外流(鹿野鄉志,2004),鄰里關係逐漸淡化。永安社區同樣面臨上述問題,如何 營造居住地成為有情感的社區,讓社區居民以自己的故鄉為榮,正是「社區營造

」積極建構的目標。

圖 2-1 永昌社區標示 圖 2-2 永安社區標示

近年來政府部門對社區發展的積極推動(如圖 2-3 至 2-6 永安社區入口意象標 示【一至四】),對社區編列相當比例之預算額度,說明了政府對社區議題的重視

,如愛台十二項政策,預計十年內,投入至少 1500 億,改造 4000 個社區農漁村,

造福 60 萬農漁戶(廖中勳,2008)。過去台灣有關社區的工作主要由內政部社會司 主導,但是從九○年代末期以後,行政院各部會均投入社區工作計畫(如表 1-2:

2002 年行政院各部會與社區營造相關之方案計畫)。各社區依相關計畫成立「社區

圖 2-3 永安社區入口意象標示(一) 圖 2-4 永安社區入口意象標示(二)

圖 2-5 永安社區入口意象標示(三) 圖 2-6 永安社區入口意象標示(四)

發展協會」,在台灣社區發展上成為政府推動社區工作的重要基層單位。由於政府 各部會投入的資源導致社區朝向多元化發展,促使社區發展協會可以提供更多樣 化服務工作的機會(王仕圖,2007)。社區內人才也在如此的契機下,有了發展的 舞台,成為政府公部門及社區居民間的橋樑,將政府美意及居民需求作完美的聯 結,呈現出以往不同的社區風貌。

二、影響社區意識的因素

社區意識( community conscious- ness )不論是刻意營造或長時間自然形成的,一 旦居民接受社區、關懷社區利益,捨不得離開,對社區有明確的認知或象徵意義

,則社區意識便形成。社區意識的地方附屬感影響因素研究相當多,大部份研究 都支持系統模型,亦即居民在一鄰里居住越久,社會關係連結越多,則地方附屬 感就越強(Kasarda and Janowjtz, 1974 ; Sampson, 1988;1990)。

永安社區清楚界定生活空間,包含現有生活區(永安、永昌、永樂、高台、

永隆、永德、永興、永嶺等九個聚落);生態休閒區(玉龍泉、高台、永安國小生 態園區等);農業生產區(茶園、鳳梨等各式果園)等,居民運用生活空間結合各 項民俗祭典(廟會、取午時水)、傳統活動(包粽子、過年搗年糕)、農事生產(

茶與有機農作物),增加彼此交流,凝聚社區共識,亦符合公部門一再強調的三生

(生活、生態、生產)共榮,營造永續經營的最高目標。

民國 83 年引入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此概念源於日本的造町、英國的社區建 築與美國的社區設計。文建會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定義為:社區總體營造是以社區

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 聚社區共識,經由社區的自主能力,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使各地方社 區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也讓社區居民共同經營「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

」、「文化事務發展」、「地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運作」、「整體文化空間及重要公 共建設的整合」及其他相關的文化活動…等。因社區民眾的自主參與,使生活空 間獲得美化,生活品質獲得提升,文化產業經濟再行復興,原有的景物煥然一新

,進而促使社區活力的再現。如此全面性、整體性的規劃與參與社區經營創造的 過程,稱為「社區總體營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由於社區居民長期缺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管道與機制;在推動初期,所有 的活動舉辦皆由政策指導及專業團隊以計劃案的方式,進行動員工作。此期間為 了掌握居民意見,仍是依循著正式的管道,與地方上的里、鄰長、學校家長會與 社區社團進行說明與溝通,然後再擴及吸取一般的居民意見與參與。再來舉辦一 系列的研習、會議、觀摩活動,提升社區營造人員的觀念、基本學能,以所學服 務社區鄰里。

大家都知道,社區的財力與物力是有限的,但人力卻是待開發的。若能透過 教育訓練開發出社區營造的專業能力,所有人力應該可以為家鄉創造無限的可能

,而適當的人力資源培育,可以提高人力素質,帶動社區觀光旅遊產業的市場,

進而創造出更多元的就業機會,達到良性的互動及發展,實現永續發展的理念,

使人力資源獲得最有效的運用(張添洲,1999)。

三、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理念

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著重在提升由下而上的民主概念,希望經由社區民眾自 主提出對環境的關懷,創造居民可以學習處理公共事務的機會(行政院文化建設 委員會,1999)。而此政策推出,恰巧接上解嚴後台灣各個在地力量在理念與行動 上適時的疏導,以政策鼓勵社區營造,成為二十世紀末期台灣的社會運動(曾旭 正,2007)。

民國 83 年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提出以來,政府為鼓勵社區激發創意、推動社區 自主投入營造工作,許多「社區協力政策」與計畫提供社區申請(曾旭正,2007)

;社區總體營造概念不只針對地方空間利用重新檢討,包括以下項目(黃世輝、

宮崎清,2002):

(一)強調社區共同體的存在與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二)社區共同意識的形成來自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共同參與。

(三)不同社區應該各自展開屬於自己的生活文化運動。

(四)居民的主動參與是改造社區、活化社區的最重要力量。

(五)社區總體營造重視步步為營的企劃與經營,是一創造性的過程

(六)關心的是社區裡包括文化、產業、環境、教育、公共行政等的 整體。

(七)自己的社區要由自己來創造,且採用由下(社區)而上(政府

)的方法。

四、政府部門在人力資源訓練運用情形

(一)2002-2007 年「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第一期計畫」執行成果 1.辦理各類社區營造人才基礎培訓工作

為推廣社區營造理念及發展社區輔導模式,文建會於 2002 至 2005 年成 立北中南東四區培力中心,辦理分區人才培育工作。每年培育 100 個社區,

持續從事社區營造工作。而培力中心所發展出來的輔導機制及社區家族陪伴 機制,一直為地方政府所運用,深耕於 25 縣市,協助社區事務。

2.建置台灣社區通網站

文建會為提供社區服務,建置了台灣社區網站,整合各部會資源,提供 全面、完整、便捷之資訊服務,使政府施政讓民眾接近與暸解,並提供社區 經驗交流及學習的平台,至 2007 年 12 月底計有 3550 個社區註冊,12036 則 新聞,網頁瀏覽數高達 485 萬人次以上。

3.推動行政機制社造化

目的在培育行政人員具有社造理念及相關知能,辦理培育課程及經驗交 流。推動縣市政府成立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跨局室資源整合,擬訂縣市社 造白皮書,規劃社造發展願景。設立社造中心讓社區可以就近獲得訓練及成 長機會。推出社造家族制度,學長帶學弟方式,共同陪伴成長。

4.輔導社區進行傳統文化空間改造

社區營造工作需要居民多方參與,傳統文化空間的調查規劃及運作是促 發社區共識的具體作為,本會於 2003 至 2007 年輔導社區以參與式設計規劃 改善社區空間,總計輔導 193 處社區。

5.社區產業輔導工作

2003 至 2007 年輔導社區文化產業計畫,總計輔導 179 處社區,辦理產業 調查、研習、經驗交流等。並辦理社區產業計畫研習課程計 180 場次以上,

參與培育人數 2300 人以上。出版中英文版地方文化產業知性學習之旅專冊。

6.社區成果展現活動

2003 年至 2007 年補助 25 縣市辦理社區深度文化之旅共規劃 303 條路線

,包含生態、古蹟、產業、漁村、原住民部落體驗等,讓社區文史調查、環 境改善、產業發展等成果展現,並藉由參訪交流讓社區經驗傳承交流。並辦 理社造年會暨展覽,共約 25 萬人參加。

7.社區藝文推廣

為協助社區進行在地文化、傳統技藝、文史調查及文化推廣,文建會每 年補助社區辦理各項藝文活動,自 2003 年至 2007 年已補助 1616 件計畫(文 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網頁資料,2010.04.10)。

(二)2008-2009 年「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第二期計畫」執行成果 1.縣市行政機制社造化及人才培育

辦理社造人才培育課程 3,843 場次,培育社區營造人才計 44,211 人次,

厚植社造發展基礎。辦理社區劇場培育計畫,於全國北中南東四區辦理深度 培訓課程,共培訓相關人才 297 人次,未來投入全國各地社區,參與協助社 區營造及社區劇場推廣工作。

2.社區文化深耕工作

各縣市輔導社區推動文化深耕,分別輔導 360 處社區推動各形式社區記錄

、推動 146 處社區劇場計畫,展現在地活力與獨特的歷史特色,亦透過環境 踏察及描繪,讓社區居民瞭解及感受生活週遭的人、事、物、地、景、產,

並留下豐富多元的紀錄。

3.輔導社區深度文化之旅

輔導各縣(市)規劃社區深度文化之旅,以展現社區特色及社造成果。97 及 98 年共規劃 170 條路線、348 梯次活動、培育 1597 人次導覽人員,參與深 度之旅民眾計有 15,990 人次,將社區居民在空間、文史調查、人才培育等成 果,傳達給其它社會人士或社區夥伴,並強化社區組織經營運作。

4.輔導社區產業

4.輔導社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