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經地位對親子共讀行為與親子共讀互動類型之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社經地位對親子共讀行為與親子共讀互動類型之影響

本節旨在瞭解研究對象之社經地位(背景變項)對親子共讀行為與親子共 讀互動類型是否有不同的影響,茲將結果分述如下。

壹、 不同社經地位對親子共讀行為之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依相關文獻探討之結果,將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列為背景變 項,並將親子共讀行為分為「開始親子共讀的年齡」、「親子共讀的頻率」、

及「親子共讀的時間長度」等三層面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彙整如表4-9。

統計考驗結果分述如下:

一、開始親子共讀的年齡之差異性分析

針對不同的社經地位是否造成開始親子共讀年齡之差異,以ANOVA 變 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開始親子共讀年齡(F(2,98)= 5.82,p

< .05)達顯著差異,進行事後比較分析指出主要共讀者為低社經比中及高社 經都來得較晚開始進行親子共讀,即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愈高其家庭開始 進行親子共讀的年齡也愈早,而較低社經之主要共讀者開始進行進行親子的 年齡則較晚。由此可知不同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確實會影響其家庭開始進 行親子共讀的年齡。

二、親子共讀的頻率差異性分析

不同的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頻率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 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親子共讀的頻率(F(2,98)=.08,p>.05)未達顯著 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為高或低並不會影響其進行親子共讀的 頻率。此結果與Bus 等人(1995)研究發現一致,即親子共讀的頻率並未受

70

71

貳、 不同社經地位對親子共讀互動類型之差異性分析

本研究將主要共讀者的社經地位列為背景變項,並將親子共讀互動類型 分為「要求評價」、「要求預測」、「要求回憶文本」、「要求推論」、「要求覆誦」、

「要求認字」、「給予文字教導」、「給予注音符號教導」、「給予描述」、「給予 訊息」、「戲劇化表達」、「回應」、「回饋」及「確認」等十四類型進行差異性 分析,結果彙整如表4-10。統計考驗結果與討論分述如下:

一、 要求評價

針對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要求評 價」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要求評價」

(F(2,98)= .99,p>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社經地位為高或低並不會影 響主要共讀者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要求評價」互動方式之頻率。

二、 要求預測

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要求預測」

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要求預測」

(F(2,99)= .46,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研究對象之社經地位為高或 低並不會影響主要共讀者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要求預測」互動方式之頻率。

三、 要求回憶文本

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要求回憶文 本」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要求回憶 文植」(F(2,98)= 1.16,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 位為高或低並不會影響其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要求回憶文本」互動方式之 頻率。

72

四、 要求推論

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與親子共讀互 動類型-「要求推論」之差異,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要求推論」

(F(2,99)= .75,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主要共讀者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

「要求推論」互動方式之頻率是不受到本身社經地位的影響。

五、 要求覆誦

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要求覆誦」

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要求覆誦」

(F(2,99)= 1.76,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主要共讀者使用「要求覆誦」

互動方式之頻率是不受到本身社經地位之影響。

六、 要求認字

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與親子共讀互 動類型-「要求認字」之差異,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要求認字」(F(2,99)=

3.73,p < .05)達顯著差異,進行事後比較分析指出主要共讀者使用「要求 認字」之方式進行親子共讀之互動行為頻率會受到本身社經地位影響,其中 又以低社經主要共讀者比中社經者在「要求認字」互動類型之使用頻率受到 較多的影響。由此可知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確實影響到其使用「要求認字」

之頻率。

七、 給予文字教導

檢驗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給予文 字教導」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進行,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給予 文字教導」(F(2,99)= .26,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 經地位為高或低並不會影響其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給予文字教導」互動方

73

式之頻率。

八、 給予注音符號教導

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給予注音符 號教導」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給予 注音符號教導」(F(2,98)= 5.68,p< .05)達顯著差異。進行事後比較分析 指出主要共讀者使用「給予注音符號教導」之方式進行親子共讀之互動頻率 會受到本身社經地位影響,其中又以低社經主要共讀者比高社經者在「給予 注音符號教導」互動類型之使用頻率受到更多的影響。由此可知社經地位確 實影響到主要共讀者使用「給予注音符號教導」之頻率。

九、 給予描述

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與親子共讀互 動類型-「給予描述」之差異,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給予描述」

(F(2,99)= .75,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主要共讀者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

「要求回憶文本」頻率是不受到本身社經地位之影響。

十、 給予訊息

檢驗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給予訊 息」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進行,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給予訊息」

(F(2,99)= 2.31,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為 高或低並不會影響親子共讀時使用「給予訊息」互動方式之頻率。

十一、 戲劇化表達

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戲劇化表 達」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戲劇化表

74

達」(F(2,99)= .02,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 為高或低並不會影響其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戲劇化表達」互動方式之頻率。

十二、 回應

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驗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對親子共讀互 動類型-「回應」之差異,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回應」(F(2,98)= .20,p > .05)

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研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為高或低並不會影響其進行親 子共讀時使用「回應」互動方式之頻率。

十三、 回饋

不同的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回饋」之差 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回饋」類

(F(2,98)= .13,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為高 或低並不會影響其進行親子共讀時使用「回饋」互動方式之頻率。

十四、 確認

探討不同主要共讀者的社經地位是否造成親子共讀互動類型-「確認」

之差異,以ANOVA 變異數分析檢定,結果顯示社經地位與「確認」

(F(2,98)= .23,p > .05)未達顯著差異。即不論主要共讀者之社經地位為高 或低並不會影響其從事親子共讀時使用「確認」互動方式之頻率。

綜上分析結果指出,不同主要共讀者的社經地位對親子共讀互動類型之 差異為:(一)在主要共讀者在親子共讀時使用「要求評價」、「要求預測」、

「要求回憶文本」、「要求推論」、「要求覆誦」、「給予文字教導」、「給予描述」、

「給予訊息」、「戲劇化表達」、「回應」、「回饋」及「確認」等互動方式未達 統計上之顯著差異,此結果與Pellegrini 等人(1990)研究結果雷同,即低

75

社經母親及中高社經母親與其幼兒進行親子共讀所使用相似的互動方式。由 此可知親子共讀互動類型是不受到主要共讀者社經地位之影響。(二)但是 在使用「給予注音符號教導」及「要求認字」等互動方式則與主要共讀者之 社經地位達顯著差異,其中在低社經影響大於中或高社經之主要共讀者。研 究者推測可能的原因,第一為幼兒的語言能力,依據Ninio(1980)探討不 同社經背景的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之研究指出低社經、低教育程度之家長常 以幼兒現有的語言程度進行互動。而研究者發現本研究之低社經的主要共讀 者其教育程度均為高中職以下,屬低教育程度,其幼兒語言能力依第一節資 料分析結果得知低社經主要共讀者之幼兒語言能力顯得較中、高社經之幼兒 來得低,因此低社經主要共讀者可能為了配合幼兒現有的語言能力,選擇符 合其幼兒語言能力的互動方式進行親子共讀。

第二可能因素為父母或主要照顧陼的教育程度,吳培源(1978)研究指 出高教育程度之父母較低教育程度之父母能提供幼兒較豐富的設備及語言 資源。本研究結果發現低社經主要共讀者在共讀時使用「給予注音符號教導」

及「要求認字」這二種互動類型比中、高社經主要共讀者使用的頻率來得多,

而這些類型的主要互動行為都是文字與注音符號之提及為主,屬於較簡單之 互動。也許就是因為低社經主要共讀者本身之資源及能力不足才較常使用這 些簡單的互動方式與其幼兒進行親子共讀之互動。

76

77

78

導」互動方式頻率比高社經主要共讀者來得較高;低社經主要共讀者使用「要 求認字」互動方式頻率比中社經主要共讀者來得較高。此結果與Ninio(1980)

研究發現雷同。由此可知在低社經主要共讀者使用「給予注音符號教導」與

「要求認字」互動頻率比在中社經或高中社經主要共讀者來得較高。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