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科學與藝術

長久以來人們常常討論科學與藝術的界線,把他們看作兩個不同的 學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真,藝術追求的是美,沒有共通的地方。在康德

( Kant)美學思想裡,第一次將科技作為藝術與工藝的絕對分野。美學家 如謝林(Schelling)、黑格爾(H egel)和貝林斯基(Belingsky),也認為 藝術是基於影像的認知,而科學則是概念的認知,因此藝術和科學是處在 不同的境地(王鼎銘,1997)。而到了近代的哲學思維,已經慢慢將科學 和藝術結合在一起。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1997)曾說:藝術和科學 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他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可見科 學與藝術的結合是未來的趨勢,在教育過程中重視科學與藝術的相輔相 成,可以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與人文氣息。

壹、科學與藝術的關聯

科學與藝術,一個是求知,一個是審美,原本是不可分割的。英國博 物學家赫胥黎曾經比喻科學與藝術說:「他們是自然這塊獎章的正面和反 面,他的一面是以感情來表達事物的永恆秩序;另一方面,則以思想的型 式來表達事物的永恆秩序」(余翔林,2001)。古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西 元前384-322)在他獨創的哲學體系中,分別有基礎方法科學、理論科學、

實踐科學、創意科學等四種科學,其中創意科學所指的內涵就是現在的「美 學」(吳俊憲,2000)。他曾說:「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也就是說藝術乃 是人類理解自然現象的科學」(曹意強,2004)。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學起 源於「文藝復興」時代,許多偉大的科學先驅本身就是身兼科學家與藝術 家兩種角色。法國著名作家福祿拜曾預言:「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

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頂峰匯聚」(葉松慶,

2004)。

科學研究中充滿藝術,藝術創造中貫穿了科學,科學與藝術都是居住在

大地上的人類試圖理解宇宙的一種認知和生活方式,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 活質量和幸福(伍佐強,2002),雖然科學和藝術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但 到了最後都是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要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所以像哥德是一位 詩人,也是一位地質和植物專家;發現相對論的愛因斯坦(Einstein)是一 位著名的科學家,本身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開普勒(Kepler)是天體 物理學家,也是一位音樂家,他們都在藝術的啟迪融合下,創造出更大的動 力,從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到科學和藝術是融為一體的。

國立科學博物館在 2002 年舉辦一場「科學的藝術影像」展覽中,藉 由英國威康爾信託會(Wellcome Trust)提供的「生物醫學影像大獎」歷年 得獎作品,嘗試了解藝術家如何將科學素材作為創作題材,以及科學家又 如何從研究過程中將獨特的結構當作藝術創作的素材。對科學家與藝術家 而言,兩者互補的合作必能創造出另一天地(黃德祥,2002)。而ken Arnold

(2002)在展覽的專文中提到:「藝術遠遠不止是一種提供公眾對科學信 心的工具,他更提供一些獨特、經常不可預測、可能是讚譽或詆毀的觀點 來審視或質疑科學的概念和假設。換句話說,他提供一副完全不同的眼鏡 來理解科學」。由此來看,科學需要藝術美的溢注,藝術也需科學的支撐,

兩者互相結合,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尋求真與美,為人們開創更多的新視 野。

貳、美是科學與藝術的共通概念

科學家與藝術家審視、認識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唯有美能把兩者統 一起來。美是科學與藝術的共同屬性,是大自然的一種和諧,也是科學家 和藝術家追求的共同目標(葉松慶,2004)。李政道(1997)曾指出「科 學與藝術雖然研究的方法不一樣,但都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也可以說就 是追求美」。科學家愛因斯坦(Einstein)說:「真正投身於科學事業的人是 對自然和諧與美的追求」;德國數學家威爾(H.weyl)說:「我的工作總是

盡力把真和美統一起來,但當我必須在兩中挑一個時,我通常選擇美」; 德國科學史家菲舍爾認為:「所有偉大的科學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們懂 得從美學中獲得科學靈感,從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季羨林,2003)。

自然界是科學研究的對象,而科學的目的在於揭開自然界的奧秘,從 中找出自然的真貌與和諧之處。所以如果科學理論發現自然界之中的規 則,除了真理之外,也是一種美的表現。科學史學家沙利文(Sullivan)曾 經說過「引導科學家的動力,歸根究底是美學衝動的表示」。所以科學(科 學實驗、理論、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於他能夠把握客觀實在,反應自 然界的內在和諧(陳祥明,2003)。而科學求真的過程在追求一種自然與 人為的美感,藝術的求美過程中在追求一種自然與人為的真實(葉明勳,

2001)。由此可見科學與藝術都是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礎上,是人類依照美 學的規則所創造出來的。

參、藝術與人文與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內涵

依據教育部九十年一月公佈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探 討「藝術與人文」及「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

並整理分析國內「藝術與人文」及「自然與生活科技」統整課程的相關研 究的結果。

一、藝術與人文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的學習領域,在整體上而言,是開發六歲至 十五歲學生的美感知覺,培養其獨立探究的習慣,具有最基礎最基本的藝 術涵養。回歸創造力,及生活中的感動(呂燕卿,1999)。「藝術與人文」

學習領域內容分為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分段能力指標與十 大基本能力關係與實施要點,(教育部,2001b)

(一)基本理念

1、「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

內涵的藝術學習」。

2、「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 學習,以培養學生藝術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文活動,提升藝術 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啟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展為目的。

3、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更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和完整教育的根本。

藝術以其專門的術語,傳達無可言喻的訊息,提供非語文的溝通形 式,進而提升人們的直覺、推理、聯想與想像的創意思考能力,使 人們分享源自生活的思想與情感,並從中獲得知識,建立價值觀。

4、藝術源於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化滋長的泉源,因此 藝術教育應該提供學生機會探索生活環境中的人事與景物;觀賞與 談論環境中各類藝術品、器物及自然景物;運用感官、知覺和情感,

辨識藝術的特質,建構意義。

5、重視人的生命自身,並以生活為中心,建立人我之間與環境之諧 和發展,此正是均衡科技文明與藝術人文的全面、多元及統整的肇 始。(教育部,民2001b)

6、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習課程之基本理念架構,

圖2-2-1 藝術與人文基本理念架構

資料來源:呂燕卿,1999 藝術與人文

個人

社會 自然環境

藝術涵養

藝術與人文

生活藝術 人文素養

(二)課程目標

1. 探索與創作: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 材與形式,從事藝術表現,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 審美與思辨: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及文化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值、

風格及其文化脈絡,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並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 活動。

3. 文化與理解:使每位學生能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連,透過藝術活動增強 對環境的知覺;認識藝術行業,擴展藝術的視野,尊重與了解藝術創作,

並能身體力行,實踐於生活中。

(三)基本架構:圖2-2-2 藝術與人文領域基本架構

資料來源:呂燕卿,1999

(四)視覺藝術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在下列「a-b-c」的編號中,a 代表目標主軸序號;b 代表學

(五)統整性互融式課程設計觀念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主要範圍「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等方面的學習,陶冶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想像與創造的人文素養,並 積極參與藝文活動」(教育部,2001b)。在學習領域之實施上,以統整、

合科教學為原則。如一、二年級「生活」學習領域內涵包括「社會、藝術 與人文、自然與科技」;,從三年級開始至九年級則學習「藝術與人文」

領域。所以,發展統整性互融式的課程設計之觀念,有其必要性。而關於 整合藝術與其他學科知統整課程,Krug & Cohen-Evron(2000)認為有四 個考量面向(引自莊蕙菁,2003):

(一)使藝術作為其他學科的資源。

(二)透過藝術擴大組織中心。

(三)詮釋主題或是觀念,透過有意義的教育經驗。

(四)瞭解以生活為中心的議題。

呂燕卿(1999)提出就藝術學習領域的功能而言,發展統整性互融式 至少能達成以下功能:

(一)可以提昇國民生活品質

(二)可以使人性更豐實

(三)可以達成兒童階段心智與精神健全發展的基礎

(四)可以協助發展直覺、想像力、推理、溝通等多種心智的表達能力

(五)可以幫助了解人類過去與現在的思考、工作、解決藝術問題的經 驗

(六)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認同文化、並積極參與社會藝術工作,建立正 確價值觀

(七)可以幫助國民自我反省、自我尊重、自我訓練、自我刺激、自我 學習的能力

(八)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多元的智能,以了解與解釋形象與象徵的世界

(九)可以提供非口語的溝通形式,以強化觀念和情感的展現 藝術的學習涉入整個人類的文化領域,從藝術品所表達的內涵、形 式、象徵符號、議題 ….等,可以連結很多學科(歷史、社會、數學、語 文….)所以透過藝術的課程統整,應將領域內學科範圍擴大,充分發揮藝 術在教改中扮演統整的角色之功能(郭禎祥,2000)。所以,九年一貫課

(九)可以提供非口語的溝通形式,以強化觀念和情感的展現 藝術的學習涉入整個人類的文化領域,從藝術品所表達的內涵、形 式、象徵符號、議題 ….等,可以連結很多學科(歷史、社會、數學、語 文….)所以透過藝術的課程統整,應將領域內學科範圍擴大,充分發揮藝 術在教改中扮演統整的角色之功能(郭禎祥,2000)。所以,九年一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