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強調教師專業自主,研究者認為教師能自行設計 適切的課程,即是專業自主的展現,因此研究者與研究小組成員共同合作行 動,從著手教學模組的設計、試驗教學、發現問題到檢討省思再修正的循環 歷程中完成「視覺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設計。以下歸納研究 結果與發現分述如下:

壹、「視覺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模組的設計

一、研究小組共同開發教學模組

研究者與研究夥伴共同嘗試開發以學校本位之「校園生態之美」的課程 設計,將「視覺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中,小組完成了教 學活動設計,採探究教學法進行試驗教學,並利用檔案評量的方式了解學生 學習的情形。本教學模組的主要特色是以「校園自然生態之美」為主。將視 覺藝術(攝影)應用在教學模組之中,採「跨領域統整」、「學校本位」、「檔 案評量」、「攝影實作」的方式,從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體驗自然生態之美。

二、試驗教學是教學模組精緻化的歷程

課程設計是否恰當,能否符合學生學習的經驗,必須經過實際的教學,

才能知道學生的接受程度與學習效果,進而發現教學設計的缺失,從教學反 思中做進一步的修改,讓課程設計更加的完善。

三、視覺藝術(攝影)融入教學是可行的方式

在本研究當中,研究者運用視覺藝術統整的特質,融入在自然與生活科 技之中作一個主題式的課程設計。除了能讓學生在感知、審美及創作表達上 得到完整的學習與成長外,更結合了其他領域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歷程中,

學生的學習結合生活環境,從認識自己的校園出發,體驗與欣賞自然之美。

所以,視覺藝術(攝影)融入教學是可行的方式。

貳、課程設計遭遇的問題與因應

在進行「校園自然生態之美」課程設計過程中,研究遭遇的問題分別是:

教學模組的設計方向、教材編輯、試驗教學等三方面:

一、教學模組的設計方向

研究小組在成立後,原先規劃以表演藝術融入教學,後然小組伙伴們發 現窒礙難行,研究小組討論後決定以攝影美學融入教學,但是發現藝術與科 學之間份量的比例問題,後來在全組會議中,黃鴻博教授的建議之下,方向 才底定為:利用參與、觀察、攝影應用科技來體驗生然生態之美,啟發學生 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研究小組在大家共同的共識與努力下,「校園自然生態 之美」教學模組才成型。

二、課程編輯方面

(一)學習單的設計方式:「校園自然生態之美」採過程模式發展課程,開始 的設計以學習單為主,並沒有設計課本,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全以學習

單為出發,在從教學的循環過程,修正學習單及各項表格,這種學習 跟以往看著課本學習大不同,經過試驗教學之後,發現學生都蠻喜歡 這種教學方式。教學設計中有教師參考資料及學生活動單可供使用。

(二)評量的設計:本研究的「校園自然生態之美」教學模組包括了三個不 同的學習領域,在本統整課程中各活動都能適時的融入各領域教學,

主要以攝影活動為內涵,教學者須具備專業知識與能力,要能了解學 生學習情形,而學生間的互評必須培養學生負責任的態度。因此研究 小組設計美展評分表,分為老師評分與學生評分,將各項評分要點列 出,讓師生有評分的依據,而學生的部分增加對同學的建議事項,要 求學生能細心觀賞同儕的作品。

二、試驗教學方面

研究者在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行動研究當中,除了擔任觀察者工作之 外,也擔任試教者的工作,發現的主要問題有:教師專業知識的差異、教學 資源限制、學生的能力等三方面的問題。

(一)教師專業知識的差異: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靈魂人物,教師對課程 內容的詮釋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教師對攝影的指導與自然環境的認識 關係到教學的效果。本研究中除了研究者擔任教學工作之外,另有一 位語文專長的夥伴擔任教學,教學教偏向語文方面的引導,對攝影方 面的指導較少,講解自然生態時則出現過迷思概念,而研究者在攝影 與昆蟲方面涉略較多,對生態解說與攝影技巧對學生指導較多。

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告一段落之後,研究小組針對上述問題設 計一本教師手冊,包含生態、攝影、語文寫作等,讓教學的老師能夠 從中獲得教學知識與方向。

(二)教學資源的限制:教學要能夠順利進行,需要靠相關教學資源的配合,

才不會影響教學進度及學生學習。

1、校園生態環境:都市的學校地狹人稠,能夠綠美化的地方有限,

相對的影響到校園生態的多樣化,教學資源相對的減少,所以學 校必須適當的規劃自然觀察區,老師平常指導學生多發揮探究精 神,才能彌補學校生態環境的不足。

2、數位相機不足:當研究者進行校園生態攝影活動時,由於數位相 機有限,無法讓每小組一台相機,小朋友只好輪流拍照,無法在 上課中完成拍攝工作,所以將攝影活動改為利用下課時間分組進 行拍攝,由於小朋友拿到數位相機想要拍好自己的主題相片,相 對的拍照的時間就會拖比較長,學習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學當 必須視實際情況彈性調整上課實施方式,才能讓教學順利進行。

(三)學生能力問題:整個教學活動設計偏重探究學習,學生本身的學習精 神及能力會影響到教學的成效,像學生是否懂得自己蒐集資料影 響到專題報告的製作成果,相機的操作及拍照的技巧就會影響導 美展作品的完成。所以教師在這時候就要發揮引導的技巧,幫助 學生學會自己去觀察校園環境,拍下自己最喜愛的照片,完成整 個活動的學習檔案。

參、視覺藝術(攝影)融入教學的成果分析

一、教學成果評估:從四次的教學評估來看,視覺藝術(攝影)融入教

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仔細的觀察校園,發現校 園自然生態之美,而且懂得去欣賞。

二、能力指標的達成:學生在整個活動當中的表現,依照視覺藝術及自 然與生活科技的能力指標的來看,學生能夠達到:運用器材紀錄

事物、欣賞自然之美、相互欣賞及表達自己等能力。

三、美展評分重點的達成:從美展評分表的各項評分表的標準來衡量學 生的學習情形,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可以達成。

四、學習成效:視覺藝術(攝影)融入教學對學生有四項成效 1、增進學 習動機 2、促進觀察力 3.表現創造力 4.提升鑑賞力

肆、研究者教師專業成長

研究者參與此次「校園自然生態之美」教學模組的開發,在整個研究小 組同心協力的努力,以及夥伴們意見的交流之下,讓研究成果能夠順利完成,

也促進了研究者的專業成長。

一、專業知識的成長

研究者在這次的研究當中,為了能夠設計課程及提升教學技巧,經由廣 泛的蒐集資料,來加強自己視覺藝術與自然與生活科技上的學科專業知識,

以及探究教學的能力,所以,在經歷了這次的統整課程的設計之後,相對的 讓自己更熟悉課程設計的方式與理論

二、專業能力的提升

研究者此次參與學校本位的教學模組的課程設計,編寫出完整的教學活 動設計、以及從實際教學中體驗、省思,了解到教學行動研究的重要,也在 這個研究過程裡獲得專業能力的提升。

三、教師信念的改變

研究者參與課程的開發設計之後,發現設計統整課程以及實施統整教學 並不困難。只要秉持教師即是研究者的觀念,隨時進行反思,改變自己的缺 失,任何教學上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在視覺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 的教學當中,發現原來科學也可以很藝術,藝術也可以很科學,兩者相輔相 成對教學來說是一種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