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視覺藝術(攝影)融入教學的成果分析

第一節 「視覺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

統整課程設計

本節先介紹「校園自然生態之美」教學模組設計特色與成果、課程教 材分析,再探討教學模組設計精緻化的歷程,最後說明教學模組在實際教 學中實施的結果。

壹、教學模組設計特色與成果

一、課程設計的特色

(一)主題探索導向的統整模式

本研究採用主題探索導向的統整模式,以「校園自然生態之美」為主 題。結合「自然與生活科技」、「國語文」、「藝術與人文」三個領域課程,

整個教學模組以視覺藝術(攝影)為中心,以自然之美貫穿整個活動,指 導學生從每天所生活的校園當中,進行觀察與探索的活動,合作進行專題 研究,實際拍攝與發表美展作品,在這些活動之中引導學生欣賞與體會「校 園自然生態之美」,其主題與三領域之架構圖如下圖 4-1-1:

圖 4-1-1 主題探索導向統整模式架構圖

本研究結合研究小組成員的專長與興趣,共同研究主題統整的範圍,

由於研究者本身具有攝影專長,D 師與 K 師具「語文」專長與興趣,J 師 為數理系自然組畢業,因此小組決定以「自然與生活科技」、「國語文」、「藝 術與人文」三領域來做教學模組之課程設計。本研究之重點在探討「視覺 藝術」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的統整課程設計。

校園自然生態之美 藝術與人文

自然與生活科技 國語文

(二)學校本位

本教學模組是以學校本位為考量來設計,由於每個學校的自然生態、

地理環境以及社區資源都不相同,學校教師可以依照教學的需要,以學校 特色來設計規劃課程,除了讓學生體驗自己的生活環境之外,也可培養他 們愛校、愛鄉的精神。

研究者所任教的青山國小位在南投縣集集鎮,校園在九二一大地中震 毀重建,雖然經過重建,但學校在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上規劃相當完善,

所以整個生態可以說相當多樣性。而另一位試驗教學者 D 師所任教飛翔國 小位於台中市區,由於學生人數多,整個校園生態景觀方面就受到土地的 限制,校園生態環境比起青山國小來說比較沒有那麼豐富。但本教學模組 的設計就是要能夠依照學校的不同進行學校本位的教學活動,進行多元的 教學活動。讓教師經過反覆試教、檢討中修正課程,進而發展一套可以依 自己學校的實際情形作調整的統整課程。

茲將飛翔國小與青山國小環境的差異整理如下表 4-1-1:

表 4-1-1 二所試教學校特色比較表 特色

學校

校園生態設施 校園生態特色 社區資源

飛翔國小 1. 植物園

2. 小小科學家探 索園地

1. 植物偏多

2. 昆蟲、鳥類種類有 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青山國小 1. 魚池

2. 水生植物園 3. 蝴蝶生態網室

1. 動、植物生態豐富 2. 昆蟲、鳥類常可看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由於研究者與 D 師兩位試教者的教學環境不同,因此各自依照學校的

生態環境特色引導學生填寫學習單與進行專題研究,雖然學習單設計相

學生在訪談中提出了對自己小組專題報告的想法:

S17:我覺得整個專題研究報告寫得很好,也讓大家另眼相看

,特別的地方就是能靠自己的實力做出這麼美麗的作品。

(FA921028)

所以本教學模組之設計,透過學生活動單、自評表、小組互評表、專 題海報、文學創作及攝影作品等將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以呈現出來,在檔案 評量的過程,完整的呈現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情形。

(三)校園自然生態攝影

自然生態攝影的範疇,在於表現生物型態的優美,行為的奧秘,生物 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互相的關係,以及大自然的景觀之美。在本質上自然 生態攝影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潘建宏,1998),也就是說攝影作品內容必 須包括大自然的知識,能夠將科學的訊息傳遞出去。本教學模組的設計將

「攝影」融入「校園自然生態之美」的主題教學活動,讓學生利用數位相 機從實際的拍攝當中,進一步深入觀察校園的自然生態之美。

校園自然生態攝影主要讓學生透過鏡頭發現自己與真實的環境的關 係,體會自然生態的美,將自然科學之美藉由攝影中傳達出來,進而珍惜 生活週遭的景物,達到情意教學的目標。

研究者與 D 老師在帶領學生探索校園自然生態後,利用課餘時間指導 學生依照分組的主題,到校園中尋找適合的動、植物進行拍照,將它紀錄 下來,然後由研究者將相片洗出來後,在第五個教學活動「美的饗宴」中 完成攝影美展作品,舉例如圖 4-1-2 和圖 4-1-3:

◆飛翔國小學生攝影作品:

圖 4-1-2 飛翔國小四年五班學生攝影作品

在攝影的過程中,由於大部分的學生並未使用過數位相機,對拿數位 相機到校園中拍攝都感到新奇與興奮:

老師:「什麼時候輪到我麼拍照,怎麼這麼慢」,這些小朋友 對於數位相機這種新奇的東西特別感到興趣,在拍攝的過程當中

,許多小朋友都非常專心的觀察,東瞧瞧,西看看,想要拍下自 己最滿意的作品。

(LC920504 )

雖然小朋友在實際拍攝的過程當中,常常需要老師在攝影技巧上的協 助,而當他們拍完看到自己相片時,都相當的興奮,也說出了他們的心情:

S06:拍下喜愛的植物時,心中甜甜的。

(EB920405)

S28:現在我學會了拍數位相機了!其實一點也不難,而且讓 我知道怎麼拍才漂亮。

(FB920114)

S22:我覺得我拍照的技術進步了,變得很進步了喔!就是拍 照懂得抓重點。

S25:當我看到自己拍照的相片之後,覺得很有成就感,會 讓我更加的想去用心拍出精采的照片,因為看到自己 的作品,就會想到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給大家看。

(EA920405)

◆ 青山國小學生攝影作品:

圖 4-1-3 青山國小四年乙班學生攝影作品

生態攝影著重在真實的呈現自然環境的生物,讓人了解精采的自然百 態,可以說是一們報導攝影科學,從學生實際拍攝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學 生透過鏡頭已能捕捉生態之美,並報導出自己的觀察心得,四乙學生在美 展作品中寫到:

在夏天的樹上,人人可見的攀木蜥蜴,可愛的不得了,當 我們靠近他,他就會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動作,好像在說:

「這是我的地盤,不可以來喔!」

(EB920508)

所以在觀察過程裡,學生發揮了觀察力,審美力,從這個拍攝過程裡,

體驗「自然與我」的關係,發覺校園自然之美。

(五)科學與美的結合

科學講究真實,而在真實環境之中富含著許多美麗的景色。在欣賞 大自然的美麗時,要留下一張美好的照片,必須靠攝影來完成這個工作。

本研究藉著攝影活動讓學生透過鏡頭仔細的觀察校園生態,去發現自 然之美,學童為了要拍攝生動美麗的畫面,必須要用仔細的態度去觀察,

才能理解校園中動、植物的生長環境與之間的關聯,進而培養學童關懷與 欣賞自然的情操。在教學模組發展的過程中黃鴻博教授在國科會全組會議 上提出建議:

你們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參與、觀察、攝影應用科 技來體驗自然生態之美,而由美的欣賞之間啟發學生學習自然的 興趣。

(OA920125)

研究者本身對生態攝影很有興趣,在小組會議中曾經提出藝術與科學 結合的觀念:

試著將藝術與科學結合,而這裡的藝術指的是平面藝術,透 過攝影圖片來增進學生學習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設計理念!

(OB920119)

所以教學模組的課程設計中,將科學與美的活動相結合,把審美、創 作與鑑賞活動融入在各個活動當中,讓學生從活動中了解自然之美,茲將 融合的歷程整理如下表 4-1-3:

表 4-1-3 教學活動中結合科學與美的歷程 項目

活動

審美 創作 鑑賞

活動一:擁抱校園 1、欣賞校園自然之 美

2、欣賞生態之美幻 燈片

活動二:校園大蒐密 1、觀察校園之美 1、拍攝生態照片 活動三:問題追追追 1、專題報告動植物 1、製作專題報告海

1、鑑賞各組專題 報告海報 活動四:文學嘉年華 1、欣賞作文引導照

2、學生自己攝影作 品

1、學生看著自己的 照片創作生態報 導文學

1、欣賞同學的生 態散文

活動五:美的饗宴 1、欣賞同學作品 1、製作美展作品 1、鑑賞美展作品

學生在經歷了這五個活動的學習之後,從探索、創作到審美的過程 中,可以發現學生感受到自然之美,也觀察到平常沒有注意的事物,學生 利用視覺的敏感度,創作生態攝影作品。在訪談中學生說出了他們想法:

S12:從觀賞生態幻燈片可以看見動植物美麗的一面,幫助我 知道牠們的特徵。

S15:在拍照的時候,因為看到攀木蜥蜴用那很懷疑的眼神看 見我們的時候,覺得很驚訝、很興奮,發現原來攀木蜥 蜴是那麼可愛。

(EA920508)

二、教學模組發展的結果

(一)教學模組教材架構與內容

九年一貫課程的目的,在以學校為中心,發展具有學校特色與意義的 課程,以統整課程取代分科教育,提倡教師專業自主能力,並強調學生在 學校所學,要能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研究者 為第一線的教師,有十七的實務經驗,卻很少實際從事課程設計活動,此 次五位在職的國小教師組成研究小組,群策群力、共同設計「校園自然生 態之美」課程。在一年多裡的研究過程中,透過試教、討論、不斷的反思、

修正、再行動,終於研發完成教學模組設計,以下將研發結果,呈現如下:

1、教學時數:十三節 2、適用年級:國小四年級 3、設計理念:

以「視覺藝術」的中兩個內涵:探索與創作、審美與思辨、融入自然 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以「校園自然生態之美」為主題,透過學校本位的 探究式教學,發展其統整課程,讓學生在生活的校園環境中利用觀察、攝

以「視覺藝術」的中兩個內涵:探索與創作、審美與思辨、融入自然 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以「校園自然生態之美」為主題,透過學校本位的 探究式教學,發展其統整課程,讓學生在生活的校園環境中利用觀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