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

第四章 行動歷程與反思

第三節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

壹、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實施內容 一、 第三周(10/16-10/18)-實作期

(一) 教師教學-學生自行出題,注意動詞改變會影響句子時態

第二周聚焦介紹現在完成式和過去簡單式後,第三周著重在分辨兩者的 不同。我利用兩種不同顏色的便利貼,讓學生自己出題目,一題為過去簡單 式,一題為現在完成式,讓學生擔任老師的角色,出填空題來考同學。為了 要能夠出題,學生必須知道要保留那些關鍵字,才能讓同學寫出正確的句子,

也因為如此,能夠讓學生應用時態觀念,知道挖空的關鍵字必須是動詞,同 時句子的情境也要夠清楚,才能影響句子所要表達的的時間和狀態,成功寫 出兩道分別為過去簡單式及現在完成式的題目。

(二)學生學習-從生活經驗出發,設計題目自問自答

學生對於自己出題很有興趣,尤其用兩色不同便利貼,可以輔助學生知 道要出那些時態的題型。相較於上一節課是使用老師給予的題目來回答問題,

對於能夠自己創造東西,上課氣氛活絡許多。學生從自己的活經驗出發來構 思題目,有的喜歡的韓星,例如 S7 設計過去簡單式題目(單 7-20181017-S7),

與生活經驗連結,用自己喜歡的偶像當主詞造句,如圖 4-5 所示;S25 設計現 在完成式題目(單 7-20181017-S25),以自己的生活經驗錯過公車作為題幹,

如圖 4-6 所示。雖然句子不是很成熟,但看的出來學生能從生活經驗當中,找 出適合造句的情境來應用自己所學到的文法。

59

圖 4-5. S7 課堂作品

圖 4-6. S25 課堂作品

(三)小結-教師反思

我發現相較於前兩周,多數是教師給予架構、拋問題回答,學生對於能 夠自己創造、發想似乎更感興趣。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我能夠更了解這 群學生對於生活上那些事物有關,例如有些人喜歡偶像(單 7-20181017-S7、

S2)、有些學生喜歡看電影(單 7-20181017-S23、S24、S26)、有些學生喜歡 玩音樂(單 7-20181017-S28、S29、S30),有助於我在準備課程上能夠更貼近 學生一些。有趣的是,以往教授的學生都會寫跟考試、成績有關的句子,但 今年的班卻是提供了多元的課外活動,很少人提到考試或分數等句子。(札 -20181017)

二、 第四周(10/24-10/25)-應用期

(一) 教師教學-三格時態漫畫,讓學生發揮創意

有了上一周的經驗,了解學生對於自己生活經驗相關的事情能夠更投入 學習,我調整了課程,在這一周加入更多能讓學生發表個人想法的活動,同 時又能讓學生體會核心問題,也就是動詞會影響句子時態的改變。這周進行

60

畫三格漫畫的活動,每一個格子分別代表過去簡單式、現在式、現在完成式,

請學生想一個主角在一個情境中,用三個句子來簡述這個情境,加上簡單插 圖,完成自己獨特的時態漫畫。由於是要讓學生更清楚每個時態的動詞會不 同,因此提供兩個範例讓學生參考,在無限的創意中設下一些規則,讓孩子 能夠更聚焦的應用所學。畫完漫畫後要兩兩互相評論,最後上台發表(錄 -20181025)。

(二) 學生學習-自行設計情境造句,兩兩互評

學生最愛看的就是漫畫了,因此能夠自己創作,學生開始天馬行空地想 情境,而為了要達到三個空格時態的規定,學生又必須動動腦,選出合適的 動詞,才能畫出合理的漫畫,例如 S5 的三格時態漫畫(單 9-20181024-S5),

能正確運用英語時態描述生活常發生的事,如圖 4-7 所示。學生在這階段能夠 自由發想,認為是一件好玩的事。除了完成自己的漫畫,學生還要兩兩互相 欣賞對方的漫畫(單 10-20181025-S18),並寫下自己認為對方是否認識過去 簡單式、現在式和現在完成式,原因為何。例如 S18 對於 S16 時態漫畫之評 論,可判斷同儕的時態使用正確,具體說明理由,如圖 4-8 所示。學生對於看 其他人的漫畫感到十分有趣,也很勇於發表(錄-20181025),願意展示自己的 作品,介紹給同儕。

圖 4-7. S5 課堂作品

61

圖 4-8. S18 課堂作品

(三) 小結-教師反思

用不同的活動來讓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發揮,對於不太愛閱讀文字或不 愛開口說話的學生,能夠透過圖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書寫的同學能夠 造句,熱愛發表的同學能夠有舞台展現自己的作品,學生也透過這些課堂活 動展現應用、解釋等理解面向,除了自己能夠創造情境寫出句子之外,還能 進一步評論同學的作品,例如 S18 生對於 S16 生的評論,能正確表達 S16 所 使用的時態,並且說出動詞改影響時態。學生透過觀摩他人的作品,應用自

62

己所學,也是反映掌握大概念的學習表現(觀-20181025-S18)。這階段讓不同 學習風格的孩子都能有機會展現,讓學生不斷的改變動詞、轉換時態,理解 核心問題。(札-20181018)

三、 第五周(10/30-11/1)-驗收期

(一) 教師教學-給予真實情境,引導學生應用大概念

UbD 課程來到最後一周,本周進行的是實作評量的情境寫作。在課堂上 和學生公佈情境和任務,說明現在大家都是校園小記者,要為「校園安全」

此議題來寫系列報導,讀者將會是全六年級學生以及學務處的老師,如何能 宣導校園安全。我向學生解釋:「不用擔心太難,我們會一步一步來完成這篇 新聞報導」(錄 20181030),而且只要符合評分規準,都會有一定的分數。由 於是要訪問同學來寫稿,因此第一步驟是要先思考自己如何回答這些訪問的 題目。學生先從自身角度出發,來回答這些問題。學生最多的是回答:「如果 沒有遇過校園意外,那就不用寫了嗎?」(錄 20181030)我還是鼓勵大家盡量 去思考怎麼回答這些問題,不要寫一個 No 就浪費了這個學習過程了。

學習單寫完後教師收回,由老師來批閱,並於隔日發下,進行第二階段 的互相訪問。這個階段鼓勵學生用英語來訪問,並寫下答案。為了用英語回 答同儕問題,學生們先寫下自己的答案。同樣寫完第二階段學習單後教師收 回批閱,並於隔日發下,進行第三階段的新聞稿撰寫。撰寫新聞稿時,由於 已經有了兩階段的準備,學生撰寫新聞稿大約花了 20 分鐘。在撰寫前,提醒 學生要把如何防範寫的具體一些,讓學校可以有實際的改善作法,例如:「有 一位同學表示下課時間會奔跑,是因為下課時間太短,因此建議學校可以延 長下課時間。」(錄 20181031)。新聞稿寫完,讓同學兩兩一組,互相念自己 的新聞稿並加以評分,以最一開始公佈的評分規準幫對方打分數,寫在學習 單上收回後完成最後階段。

63

(二)學生學習-融入情境,應用所學

一公佈主題時,學生有三種反應,第一是臉上有期待的表情,似乎能夠 融入情境,角色扮演,覺得新鮮;第二是直接說:「老師,我不要當記者,我 長大絕對不會當記者,所以我不要寫」(錄-20181030)。第三是:「老師寫新聞 報導太難了!我不會寫」(錄-20181030)。

這個過程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觀察生活周遭來寫出答案。以第二階 段進行同儕互相訪問前,可以看到學生能夠根據第一階段的學習單修正錯誤 的句子,寫出完整且時態正確的情境,例如學生描述在籃球場受傷的經過:「I was playing the basketball. When I was about to catch the ball, Tim hit my hand so my hand got hurt.」(單 12-20181031-S24)。而從學生的回饋當中,確實提出一些可 行的改善方法,尤其是在聽到同儕建議學校下課時間延長的想法:「…Make the break time longer, so we can walk to the cafeteria. In that way, we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class time.」(單 12-20181031-S7),學生更盡力的想如何建議學 校改善校園安全。例如學生反映,打籃球受傷,是因為籃框太少,空間太窄,

因此建議學校擴增籃球場(單 13-20181101-S24)。

(三)小結-教師反思

終於到了進行最後實作評量的階段,前幾周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達到最 後實作評量在準備,但準備方向似乎過於著重文法應用,對於讓學生注意生 活周遭安全,似乎著墨較少,因此學生在我公布情境時,認為寫關於校園安 全的報導過於困難。雖然 S8 一開始反應很直接的問為什麼要當記者(觀 -20181030-S8),但以 S8 最後的實作評量成品(單 13-20181101-S8),可看出 S8 生能夠透過訪問 S7,正確使用過去簡單式來描述 S7 校園事故的經過,以 及建議學校延長下課時間讓學生能夠有充裕時間去合作社買東西,雖然文章 中還是有些錯字及文法錯誤,但以 S8 一開始從較反抗的心態,逐步實際完成 一篇新聞稿,可見透過適當的練習和引導,學生還是能夠達成學習目標,完

64

成實作任務。而 S3 對於撰寫新聞稿沒有信心,認為太難,觀察 S3 最後的完 成的新聞稿,相較於其他同學的篇幅較短,但具備基本的架構,也可觀察出 S3 想要應用過去簡單式和現在完成式句子的努力(單 13-20181101-S3)。從學 生的反應也讓我反思,雖然文法的動詞觀念及自身安全議題皆為一開始所設 定的大概念,但由於第一次實施 UbD 課程,我在教學時僅偏重一個大概念,

即動詞影響時態的這個觀念,對於安全議題著墨較少,雖然日常生活安全為 課文主題,但我在 UbD 實作經驗上尚嫌不足,似乎無法做到同時兼顧引領孩 子去思考這兩個不同層面的大概念,因此未來在設計第三步驟教學活動時,

可以納入結合兩種概念的引導和練習,逐步孩子建立能夠完成實作評量的能 力,而不至於讓學生在進行最後的評量時感到突兀或過於困難,這部份是我 發現需要再改進之處。(札-20181030)。

儘管引導學生完成實作評量之經驗尚嫌不足,但在這階段觀察學生討論 和書寫的狀況,學生能實際應用英語,從自身生活周遭的經驗出發,善用學 過的文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著墨於單字要怎麼拚、文法要怎麼寫才 對,遇到想寫但不會拼的單字我都鼓勵學生用其他的話來代替(札-20181101)。

儘管引導學生完成實作評量之經驗尚嫌不足,但在這階段觀察學生討論 和書寫的狀況,學生能實際應用英語,從自身生活周遭的經驗出發,善用學 過的文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著墨於單字要怎麼拚、文法要怎麼寫才 對,遇到想寫但不會拼的單字我都鼓勵學生用其他的話來代替(札-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