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7). 導致否認疾病的根本因素。

(8). 與醫療需求相互競爭的其他需求。

(9). 對於病症之其他可能解釋。

(10). 治療資源之可近性,例如: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羞恥感、就醫成本及距離遠近等。

第十二節 國外中醫及另類醫療發展現況

在國外,有關中醫方面相關的研究,大多數乃將中醫納入輔助醫 療及另類醫療(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或非正統醫療(Unconventional Medicine)來進行整體性研究,根 據美國另類醫療辦公室(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對 CAM 之 定義主要有下列三點(Paramore ,1997):

1. 在美國,其治療疾病之安全性及成本效益缺乏充足的文件資 料證明(Documentation)。

2. 其相關課程,在美國醫學院並未普及。

3. 大多數的健康保險,尚未將其納入給付。

另類醫療所包含的項目相當多,與中醫相關之項目共有三種:針 灸(Acupuncture)、草本醫學(Herbal Medicine)、整脊術

(Chiropractic),其中又以針灸及整脊術的利用率最高。

(Bernstein,1997; Verhoef,1995; McGregor,1997; Jonas,1999;

Kelner,1997;Katherine,1996; Paramore,1997)。

由於對正統醫療(Conventional Medicine)療效不滿意及及對於 制式醫療系統的抗拒,使得歐美地區民眾對 CAM 的使用率已有顯著增 加(Bernstein,1997),在美國,1993 年使用 CAM 的費用已達 137 億美元,且其每年費用成長率高達 15%(Meyer,1997),1994 年,在 過去一年中,曾利用過整脊術、治療性按摩(Therapeutic Massage)、 鬆弛術(Relaxation techniques)及針灸等四項醫療服務的民眾已 達 2500 萬人,佔當時全美人口的 10%,其中又以使用整脊術的人最

多,達 1800 萬人(Paramore,1997),至 1997 年 40%的美國人曾看 過另類醫療,其當年度看診量為 6 億人次,費用高達 300 億美金以上,

除整脊術外,美國民眾對於草本醫學及針灸的利用次數亦是相當高 的,其中針灸的利用次數更僅次於整脊術位居第二(Eisenberg,

1998)。

在所有另類醫療項目中,具有證照制度的項目僅有整脊術及針 灸,在整脊術證照制度方面,美國設有整脊師(Chiropractor)執照,

取得該執照者可以獨立開業,而在針灸方面,僅有 34 州對於針灸設 有針灸證照制度(Rauber,1998)。

由於美國民眾對於另類醫療的需求日漸增加,許多健康保險計畫 紛紛將另類醫療納入給付,如:1994 年美國 90%的整脊術服務有納入 保險給付,並且 40%的健康維護組織 HMOs 將整脊醫療服務納入給付,

除整脊術外,其他的另類醫療項目亦漸漸納入健康保險計畫,如:美 國加州最大的 HMO 組織-Health Net,除原先的整脊術外,近年來已 漸漸開放針灸、中國草本醫學的給付,且各 HMO 相信未將另類醫療納 入給付的 HMO 將不具市場競爭力(Rauber,1998)。

在另類醫療教育方面,根據 Wetzel 等人於 1997 至 1998 年間所 做的調查顯示,在全美的 125 家醫學院中,有開設另類醫療相關課程 醫學院已經有 75 家,共開設 123 堂課,其中 84 堂課為選修,38 堂 課為必修課程的一部份,1 堂課為選修課程的一部份,而在 123 堂課 中有給予學分的共有 97 堂,而在這些課程主題中的前五名中,整脊

術、針灸、草本醫學,分別居於 1、2、4 名,可見中醫相關的醫學教 育,在美國醫學院的另類醫療教育中為主流課程(Wetzel,1998)。

在另類醫療研究方面,美國政府於 1992 年成立另類醫療辦公室 (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 OAM),負責另類醫療的研究(包 含中國傳統醫學),1998 年升格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其中二十五所 研究所之一,其預算亦由原先的兩百萬美元增至五千萬美元。

在德國,70%的疼痛診所(Pain Clinic)曾使用過針灸來治療病 患,此外,德國醫師亦經常將草藥納入醫療處方的內容中(Jonas,

1999)。在加拿大,1990 年時已有 20%的民眾在最近六個月曾至少使 用過一次另類醫療(Verhoef,1995),至於歐洲及澳洲地區,其另類 醫療之使用率介於 20%~70%(Jonas,1999)。

在亞洲地區,中醫亦在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之醫療 體系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韓國,中醫被稱為傳統韓國醫學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傳統韓醫在韓國醫療系統中一直 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1990 年,韓國註冊醫師中有 10%為傳統韓醫,

目前,傳統韓國醫學的現代化為韓國健康與社會福利部(Ministry of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的重點發展方向(Son,1999),此外,

日本 71.2%的醫院有提供東方醫學服務(Orient Medicine Service)

(Ken,1995)。

我國大陸地區中醫醫療發展已頗具規模,根據大陸官方調查,大 陸地區 40%醫療服務要靠傳統中醫,95%之西醫院設有中醫部,有

530000 人在 2457 家中醫醫院工作,這 2457 家中醫醫院每年提供一 億八千六百萬的門診量,以及兩百六十八萬的住院人次,在有設立中 醫部門的西醫醫院中,每日約 20%的門診量由中醫部門提供(Ken,

1995),此外,在偏遠地區,其依賴中醫的情形更為明顯(Hesketh,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