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節 國外公共場所建築物設置不分性別廁所現況 一、美國之案例

及變裝者之放心使用權利仍無法顧及。

(二)已設置性別通用廁所之現況分析

最近許多公園都單獨新增設一間單人使用型態之無障礙廁所,或另單獨增設一間單人使 用形態之親子廁所(或是將無障礙與親子兩者合併設置),因此成為一間單獨之性別通用廁所,

這對高齡者或身障者與其伴護者為異性時,以及父母帶異性幼童時,都可在無所限制下安心 使用,所以成為有利性別通用之特色。但是這對中性使用者及跨性別使用者或變裝使用者,

仍會產生使用之限制與標籤化障礙。此外也由於這類單人使用形態之性別通用廁所設置之間 數較少(大多只有一間),故經常造成當使用人數較多時而須長久等候之情況發生,也成為實 質上仍有性別限制使用之問題存在。

第六節 國外公共場所建築物設置不分性別廁所現況

一、美國之案例

要探討美國案例之前,要先了解美國公廁發展的歷史背景。依據美國學者 Terry S. Kogan 教授在一篇名為「How did bathrooms get to be separated by gender in the first place?」之論文,

提到美國是在十九世紀末工業化之後才立法案將公廁依照男女兩性別做分隔,其理由並不是 為了保護女性上公廁的權利,而是根由十九世紀初當時「領域區隔的意識型態」而來,也就 是為了保護女性需待在家中照顧小孩及處理家務的美德,以維護工作場所成為男人的領域,

而家庭場所是屬女人的領域之意識型態。但是工業化之後,越來越多女性到工廠工作上班,

然而領域區隔之意識型態當時並沒有因此而被揚棄,仍歧視女人在家庭以外的活動並保持懷 疑與顧慮之態度。之後在十九世紀中葉,科學家開始進行女性身體相較於男性是天生弱者

〈inherently weaker〉的研究,以強化領域區隔的意識型態。經由這個科學的事實的助力(現 在瞭解這只是為了對抗女權運動起的政治虛假議題),立法者與行政者開始推動法案以保護工 作場域的「弱者」,包括限制女性工作時數、提供女性工作站休息時間與坐椅、有危險性作業 禁止女性從事等。

在十九世紀中葉,建築法也開始採納女人在家庭以外領域的保護方案,因此建築師與規 劃師開始設置許多提供女人使用之公共空間,例如設置一間分隔的讀書室,並仿效家庭的裝 修與家具設計。1840 年代美國鐵道開始指定女仕車廂專供女人與她的男性伴護者使用。十九 世紀末,女性專用的會客間或交誼室空間,在照相館、旅館、銀行、百貨公司等公共場所出 現。在 1870 年代,在這種概念下,第一個要求工廠廁所需依性別分隔的法案於焉由立法者推 動。當時工廠與許多公共場所的廁所,全面性都是為單人使用型態之廁間。並多設置於戶外 位置。所以稱為 toilet,而非 restroom。一直到了衛生設備技術發展到一個程度,汙水可以被 直接沖水到公共汙水系統,才出現多人使用型態之公共廁所(public restroom)。於十九世紀末 期,三個主要因素讓沖水廁所變成共同之文化慾望,第一是因致命的霍亂流行病引起對公共 健康的重視,乃致力於將不衛生的排水管線進行管理與更換,並連接到公共下水道;第二是

第二章  公共建築物公廁性別友善需求探討 

   

因工廠的機械化生產環境被認為對弱者會有特別的威脅;第三是因維多利亞價值(Victorian values)強調隱私與禮儀的重要性,讓工廠內原本不分男人女人混和工作之場所邁向新的挑戰。

於是造成美國麻塞諸薩州立法者於 1887 年制訂了全美國第一個法案,要求工廠與商業場所須 將公共廁所做性別之分隔,成為男廁一間女廁一間。這其實乃是反應十九世紀初男人女人不 同領域意識形態之概念,以及之後認為女人是天生弱者(inherently weaker)之心態下,以及瞭 解到無法強迫讓女人回到家庭領域去,只好去創造一個保護性的家庭感覺的美好場所,要求 提供分隔的廁所、分隔的更衣間、休息室等。由於男廁、女廁分開設立後,當女廁人多時易 造成排長龍現象,引起女性使用廁所不平等,於是 1987 年加州簽署了「公廁平等法案」

(Restroom Equity Act),要求公廁女便器數量要增加。

由歷史性回顧來看,美國第一個要求公共廁所須做性別分隔的法案,並不是建立在一般

   

廁所必須做為全性別廁所,讓廁所的使用者不受性別歧視。這項規定讓商業場所、政府辦公 室、供公眾使用場所之建築物(如車站、學校、電影院、巨蛋等),都會成為有不分性別廁所 之案例。

全美國各主要公私立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Student Union),它是師生及校外人士集會、

聯誼、用餐交流的重要公共活動場所,因此學生活動中心建築物內多已設有不分性別廁所,

這是大學校園設置不分性別廁所之案例。美國 NBA 國王隊在加利福尼亞州沙加緬度的比賽球 場 Golden I Center 設置不分性別廁所,以及在它們所有的商店也都要設置不分性別廁所,這 是比賽球場及商店設置不分性別廁所之案例。

二、日本之案例

日本並沒有稱之謂不分性別廁所或全性別廁所,但是日本在許多公共場所之建築物除設 置男廁、女廁之外,也都會另設置一間或多間兼具多功能特性之廁所,這種廁所除了供行動 不便者或坐輪椅者使用外,也提供親子與一般人有特殊需要時來使用。因此這種多功能廁所 (multi-function toilet),其實就是具備不分性別廁所特性之性別通用公廁。而日本這種性別通 用之多功能廁所,乃是以單人使用型態之空間配置為主,所以在集中使用型態之場所,對女 廁排長龍問題改善並無幫助,因此於公廁設置時會對集中使用型態場所之女廁,設計較足夠 數量之女便器,以避免造成女廁出現排長龍現象之發生。

由於日本這種結合無障礙、親子功能之多功能廁所,已經成為相當制式的公共廁所空間 配置設計與設備設置,因此有相當多不同類型場所的公廁,都設置這種兼具性別友善特性之 廁所,包括國際機場之大廳、停車場、候機區等;百貨公司各販賣區、餐飲區等;高速公路 休息站服務區;乘客多之地鐵捷運站廊廳,以及與高鐵站共構之連通廊道等;風景區公園內 之公廁;商業區之商店街或商場之公廁。

到 2016 年為止,沒有任何有關於性別認同與廁所使用相關法案被制定。不過有許多公共 廁所之正面經常有標註「性別不分」。東京都政府規劃在 2020 年東京奧運會的 11 個館場建築 中,有 7 個會設置不分性別廁所。

三、英國之案例

英國早在 2000 年,國民中學就已開始設置不分性別廁所,當時並沒有引起什麼抗議。一 直到有 2013 年議會文件,才正式提出不分性別廁所之設置。然而蘇格蘭的國民小學,早在多 年前就已設置不分性別廁所。

2016 年東倫敦一所國小之新建校舍,三年級教室設置不分性別廁所,這種廁所是多人使 用型態。不過這卻引起學生父母的反對,認為這樣會造成隱私不被重視,以及性虐待,或性 早熟等行為。但這些疑慮其實只要廁間隔板上下縫隙能改善,就不會有問題。

2017 年英國 Glasgow 市政府宣布,為了減少廁所霸凌與破壞公物,以及協助孩童面對性 別認同出現問題上之奮鬥,所有國民小學新建校舍需設置不分性別廁所,其中正在施工的學 校率先標示為性別通用廁所(unisex toilet)。

   

四、加拿大之案例

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依據該國卑詩省之人權法規,於 2014 年修改建築法規,要求公共 建築物須設置不分性別廁所。溫哥華公園委員會於 2014 年 4 月決定公共建築物須設置全性別 廁所,並給予特別標示。為讓不分性別廁所具更多元、更包容,建議不分性別廁所名稱,直 接改以「廁所」或「性別公平廁所」(gender neutral restroom),或改為更加明確的「女與跨性 女廁所」(women and trans women)、「男與跨性男廁所」(men and trans men)。

五、泰國之案例

早在 2003 年起,泰國校園內就已將男廁、女廁分開的公廁開放給具女性氣質男體的學生 使用。相關法案於 2004 年通過後,在清邁的一所私立技職院校,給予校內 15 位具女性氣質 男體的學生具體待遇,設置供他們獨自使用的廁所設施,稱之謂粉紅蓮廁所(pink lotus

restrooms)。此外,寺廟已有設置這種獨立的廁所,提供給這類女性氣質男體的成年人使用。

六、中國之案例

中國將不分性別廁所通稱為「第三衛生間」,這個名稱很不易被當地人理解,因為會聯想 到第一衛生間在哪,或是第二衛生間是什麼等疑問。而實際上,由於中國第三衛生間設置的 場所,也同時設置有男廁、女廁、無障礙廁所等三種之空間配置,所以會造成誰是第一衛生 間、第二衛生間,以及是不是還須加上第四衛生間才能合理的聯想,因此容易造成困擾,不 知要去使用還是不能使用。

中國第三衛生間的設置,依據其說明主要的目的就是讓爸爸帶幼女,或媽媽帶幼男,或 是兒子伴護高齡母親,或女兒伴護高齡父親時,就可以去使用。尤其是在這幾年中國旅遊活 動成長,並且是一胎化之關係,許多公共場所常會有老小為了相互照顧須一同上廁所之情況,

如使用一般男廁或一般女廁皆有所不適當,因此這種單人使用型態的「第三衛生間」就順勢 而生。至於第三衛生間是否也提供跨性別者使用之權力而設置,則並未多做論述。

中國首間第三衛生間案例於 2013 年在瀋陽市首次出現,之後於 2015 年在中國成都市出 現。中國上海則是一直到 2016 年 11 月才在浦東區的公園設置第三衛生間。基本上中國第三

中國首間第三衛生間案例於 2013 年在瀋陽市首次出現,之後於 2015 年在中國成都市出 現。中國上海則是一直到 2016 年 11 月才在浦東區的公園設置第三衛生間。基本上中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