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等號算式的相關研究

學童經歷從算術至代數的變革是個模糊卻必經的過程,尤其是在等號 算式問題中發現,學童解決等號問題時要運用關係想法常常是有困難的

(Kieran, 1981),本節將不同階段學童對於解決等號算式問題的認知與想 法,情形分別敘述如下:

一、幼稚園階段

Gelman 與 Gallistel(1986)針對 32 位三到五歲學齡前的學童進行計 數實驗,發現學童具備兩相異集合數數的能力,並且能比較 A、 B 兩集合 的數量關係。當學童遇到比較結果為「一樣的」情形,便會對應到「=」

的符號,代表「 A數量= B 數量」。另外,此階段學童亦能合併兩集合,計 數兩集合合併後的總數,而對應「=」的符號代表「 A 數量+ B 數量=

( A

B

)數量」。

Falkner 等人(1999)觀察 24 位學齡前學童的教學實驗,發現學童面 對算式 4+5=□+6 時,認為□要填入 9,無法連結到數學等號的表徵概 念。但在實體物操作情境下,學童利用一邊放置四個和五個方塊,另一邊 放置九個和六個方塊,發現兩邊數量不相同的情形,並說出要使兩邊數量 相同的方法。但是,當再連結到等號表徵算式 4+5=□+6 時,學童仍認 為□應填入 9。對此,Falkner 等人認為幼稚園階段的學童很少有等號的經

14

驗,縱使有也不甚完全,使得學童對等號不甚暸解,故建議教師於介紹數 字運算符號教學前,注意學童等號概念的瞭解,否則學童的等號錯誤表現 情形將會越來越嚴重。

幼稚園階段的學童能將「一樣的」與合併後產生的結果,對應到「=」

的符號表示。但在 Falkner 的教學實驗中,學童面對「等號兩邊為加法算 式且含有一未知數」的題型,學童難以用「一樣的」對應到「=」符號,

可見以此類題型能具體呈現出學童對「=」的錯誤想法。

二、國小階段

Behr 等人(1976)訪談 9 位國小一、二、三及六年級學生,對於等號 算式與符號的闡釋,發現低年級學童面對「 3 3

」的等號算式時,將等號 看作是運算後所得的答案,會寫成「 0 3 3

 

」、「 3 3 0

 

」、或「 3 3 6

 

」 等形式,或將「 3 5

」寫成「 3 5 8

 

」或「 3 5 0

 

」等情形;三年級學 童則認為等號前面應該要有算式,等號是加法或減法運算後所得的結果,

便將「 3 3

」的等號算式寫成「 3 0 3

 

」的形式;六年級亦有此現象,

學童會將「 3 3

」寫成「 6 3 3

 

」或「 7 4 3

 

」等情形。再者,當學童 面對等號兩邊皆為加法算式「 2 3 3 2

  

」的題型時,會在算式後面加上 等號,以「 2 3 3 2

   

」表示答案,無法將此算式看作是相等關係的表 示式。此研究亦發現,學童不會因隨著年級的增長而對等號想法有所改 變,六年級學童仍認為等號是「執行某事的運算符號」。

Behr、Erlwanger 和 Nichols(1980)進一步針對 7 位 6 至 7 歲的學童,

訪談學童對於符號算式的解釋,以等號加減法算式為例。發現學童認為

「 2 4

 

□」是有意義的,但此算式是一種加法的過程,算式並不等同於

「6」。雖然學童可以判斷「 2 3 5

 

」和「2+3=7」的正確性,但看到「 2 4

 

□」時,他們會認為此指令是要把答案填進□中,將「=」當成□的答案,

也就是「 2 4

 

□」的答案(做某事的結果)。在面對「□ 2 5

 

」的題型

15

時,發現學童會將算式寫成「 5 2

 

□」或將+與=互寫成「□ 2 5

 

」,

還會拒絕「 3 3

」、「 3 5

」的題型,將算式寫成「 3 5

 

□」、「 3 3 0

 

」、

「 3 0 3

 

」或「 0 3 3

 

」,且認為等號兩邊不可以是不同的數字,而接 受「 2 3 3 2

  

」但不接受「 4 1 2 3

  

」的算式題型。

Saenz-Ludlow 與 Walgamuth(1998)利用教學實驗的方法觀察一位老 師與 14 位三年級學童間的互動過程、蒐集問卷,瞭解學童對於等價與等 號概念的詮釋,發現學童一開始對等號的解釋是運算結果,但經過教師引 導後,學童可以接受兩量相等的意義,此原因可能是學童模仿過去經驗或 以前數學課本的解釋所造成影響。此發現學童對於等號為運算符號的解 釋,會受外在環境影響使其改變對於等號的看法。

Falkner 等人(1999)研究國小一到六年級 752 位學童對於等號算式的 情形,以加減法算式為例,發現在「8+4=□+5」的等號算式,有 60%學 童認為未知數□的答案是「12」,20%認為□是「17」,7%認為兩者都是。

此外,Falkner 等人再針對一、二年級 84 位學童,進行為期一年的討論以 釐清學童的等號概念,討論的題型有兩種:含未知數與不含未知數的等號 算式,讓學童判斷對與錯。發現在含未知數的等號算式中,學童能正確說 出的等號關係解釋。但不含未知數的等號算式中,面對「 7 3 4

 

」與

「 7 4 15 4

  

」的算式時,部分學生提出 7 個方塊與 3+4 個方塊的數量 是一樣的,但認為 7 3 4

 

順序寫反;面對「 8 2 10 4

  

」的算式時,某 些學童認為因為 8 2

等於 10,所以8 2 10 4

  

是對的,部分學童則認為 此算式不正確,8 2

等於 10,10 4

等於 14,10 和 14 不相等;另外,有 學生面對 8 8

的等式時,表示「沒錯,但是不能這樣寫」。Falkner 等人運 用討論的方式釐清學童對於等號意義的瞭解,同時強化其對於數學的運算 能力,隨著年級增長,將等量意義結合代數算式,為下一階段奠定數學學 習的基礎。

16

Carpenter 等人(2003)觀察 145 位六年級學童面對等號算式的研究,

結果與 Falkner 等人(1999)類似。發現學童在「8+4=□+5」中,有 84%

學童認為「8+4=□+5」中□應該填入「12」,14%認為□答案為「17」,2%

認為□答案為「12 和 17」。進而以訪談方式瞭解學童對等號的解釋,發現 學童受計算機上面「=」可以按出結果的影響,難以理解等號等價的意義,

認為等號為「執行結果」,限制了他們在學習算術和代數的基礎。

Oksuz(2007)以問卷調查法探究 50 位五、六年級學童對於等號的定 義和解釋,發現有 12.5%學童認為「答案應在等號右邊,而不是在左邊」、

20%認為「等號後面應該是答案」,且學童可以接受 6+2=5+3 的算式題 型,此研究結果和 Behr 等人(1980)有所不同。研究發現,平均有 31%

學童認為 6+7=□+4,□的答案為 13,56%正確回答問題,可知學童在面 對有未知數的算式時,會增加學童的解題困難度。發現只有 8%的五年級 學童和 25%的六年級學童,能正確說出等號為關係符號,其餘 83%則將等 號當作為解決問題的符號,可知學童對於等號定義並不容易掌握。在等號 算式的溝通上,五、六年級學童在面對□=17-8 的算式時,45%會回答

「空白=17-8」,14%會轉換成文字回答「某數=17-8」,可知面對等號 算式,只有少數學童能進行數學文字上的轉換與溝通。

陳嘉皇(2008)研究 342 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等號意義和解題表現,

發現學童認為等號為運算概念的約有七成,只有 14%認為等號為關係概 念;學童在判斷等號算式□+35=51 與□+35+6=51+6 中的□數值是 否相等時,近八成學童要將兩算式中的□數值算出來後,再進行判斷,只 有一成學童會採用等量公理判斷之。

謝闓如(2010)採問卷調查法,探究 364 位國小二至三年級學童對於 等號算式的想法,以加減法算式為例。此研究發現學童認為等號是運算後 的答案且算式中一定要有運算符號才行,使得學童面對「12+37=□+25」

17

時,忽略「+25」只注意到「12+37=□」,或忽略「12+」只注意到「37=

□+25」;或將「 41 41

」改成「 41 0 41

 

」、「41-0=41」或「41×1=41」

或認為「 41 41

」是錯的等情形。此外,研究發現到與過去研究(Behr et al., 1980; Carpenter et al., 2003; Falkner et al., 1999)不同的結果,有些學童 面對等號算式的計算方向是由外往內,他們認為「□ 48 20

 

」或「□=

486-203」算式中,□的答案是「20 減 48」或「203 減 486」的結果,或 將題目改成「□=20-48,□ 28

」等情形。謝闓如由這些研究發現中指 出,學童對於等號算式的想法和成人數學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學童對於等 號的理解不一定是由左而右的運算結果,亦可以由外向內的計算或改變符 號的位置,且大部分的學童還未具備等號等價關係的概念,建議教師在教 學時,多加注意學童對於等號的想法,提供各等式範例以增加學童在等號 為計算結果以外的經驗。

姚如芬(2011)以教學實驗與訪談方式,探究 17 位國小低年級學童 對於等號的相關想法。發現學童面對「 3 2 ( ) 3

  

」和「 3 2 ( ) 4

  

」 兩類型有難度上的差異,可能是學童受制於補救教學影響使其對於加法交 換律的概念比較穩固,習慣於 a b b a

  

的類型表徵,而應用加法交換律 的思考進行解題,卻無法類推為等號左邊等於等號右邊的等價關係概念,

所以影響兩類題型的答對率,可知學童會受到當下所學習的概念而影響到 面對等號算式的情形;研究亦發現學童於「 3 2 ( ) 4

  

」這類型的題目,

不會因算式中的括號位置不同而影響到學童的答對率,其運用的例子有

「 ( ) b c d

  

」與「

a

( )

  c d

」兩類型。

國小階段正式接觸到算式,此階段的學童可以很快速的寫下「+」與

「=」等運算符號,但仍對於等號沒有充分理解,常將「=」看作是執行 結果「加起來等於多少」的符號,無法看作「與……相等」的關係符號,

使得學童遇到「等號兩邊為算式且含一未知數」的等號加減法算式題型

18

時,容易產生錯誤。此階段學童亦會受到教師的教學及當下所學習到的概 念所干擾,而影響他們對於等號算式的理解。

三、國中階段

Herscovics 和 Kieran 採個案研究,針對 6 位十二到十四歲的學生,探 究學生對等式的解釋。研究發現,最初詢問學生面對等號兩邊皆為算式

「 2 6 4 3

  

」的等號意義時,學生會被等號是「代表答案」的想法侷限 住。當教師運用教學引導建立等量概念後,發現本來將算式「 4 3 6 1

  

」 改寫成「 4 3 7

 

」的學生,或把答案寫在中間( 5 3 15 10 5

   

)的學 生,最後都能運用等式兩邊數值大小相等,而接受等號兩邊可以多重運算

(例如:7 2 3 2 5 2 1 6

      

)的表徵方式,以及等號兩邊不同運算(例 如:2 6 10 2

  

)方式等例子,可知教師透過教學引導可以使學童擴展等 號的想法。(引自 Kieran, 1981)

McNeil 和 Alibali(2005)調查 55 位國小、25 位國二、35 位大學生以 及 20 位大學畢業生對等號的暸解歷程,指出國小進入國中階段,並不是 所有學生都能夠輕易的將等號意義從運算結果轉換為等價關係,在轉換過 程當中,可能出現情況有三:第一,學生仍停留在運算結果的等號想法,

無法將等號概念轉換為等價關係。第二,當學生遇到無法用運算意義解釋 的情況時,會刺激其新的等號概念,使學生立即由運算結果轉變成等價關 係概念。第三,學生會依據不同的表徵式而對等號有不同的解釋,此轉換

無法將等號概念轉換為等價關係。第二,當學生遇到無法用運算意義解釋 的情況時,會刺激其新的等號概念,使學生立即由運算結果轉變成等價關 係概念。第三,學生會依據不同的表徵式而對等號有不同的解釋,此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