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 、 、策略規劃理論 策略規劃理論 策略規劃理論 策略規劃理論探討 探討 探討 探討

二 二

二、 、 、 、策略規劃理論 策略規劃理論 策略規劃理論 策略規劃理論探討 探討 探討 探討

(一)策略規劃(Strategic Planning)之義涵

組織在成長的過程,必然會遭遇到許多險阻與困難,為使組織永續經 營,首需面對問題擬訂組織目標與執行策略,尚且必須落實執行才能順利 解決問題。這種由預期目標訂定到行動方案落實的方法就是策略規劃。換 言之,策略規劃泛指用於解決問題之一連串行動過程,藉由事先的計畫,

以確保未來可依循規劃結果來控制發展。

策略規劃緣起於西元 1960 年,用於軍隊中戰術與戰略之應用,後來在 企管領域中發展成熟,企業組織利用策略規劃來分析組織之競爭力、研擬 未來發展方向,以作出最適切之經營管理決策。傳統的策略規劃可分為組 織目標、策略分析、策略研擬、策略決策、策略執行與策略控制六項範疇。

其流程簡示如下圖 2-5-3 所示:

圖 2-5-3 策略規劃流程簡示

資料來源:蘇國禎(民 96)。策略規劃概論。民國 96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iii.org.tw/activity/950701/3-03.pdf。

成果

回饋(Feedback)與修正 組織目標

策略控制 策略分析 策略研擬 決策 策略執行

各學者針對「策略規劃」的定義,所持看法彙整如表 2-5-2 所示:

表 2-5-2 各學者或組織協會對策略規劃之定義陳述表

學 者(年 代) 策略規劃之定義

Ansoff(1965) 策略規劃是依據產品、市場範圍、成長的幅度、以及競爭的 優劣等,來確定組織決定決策的重要標準。

Glueck(1980) 策略規劃是為了達到組織基本目標而設計之統一、協調、廣 泛與整合的一套計畫。

Olsen &Eadie

(1982)

策略規劃是一種專業的努力,希望在約束下產出可塑造組織 活動本質與方向的基本決策。

Halachmi(1992) 策略規劃掌握著很重要的承諾與決心,來幫助公共管理者學 習如何去評估組織的環境以及組織的優劣勢。

Bryson(1995)

策略規劃是以一種紀律性的努力來產生基礎的決策與實際的 行動,進而塑造與引領著組織的存在、組織的政策內涵、以 及決策的依據。

Mondy &Premeaux

(1995)

策略規劃是一種高層管理作為的過程,它決定了整體組織的 目的、目標、以及如何的達成這些標的。

Drucker(1993b)

策略規劃,是有系統地針對未來的風險,來訂定決策的一種

Shapek(2000) 策略規劃是有關組織、或組織內部單位之任務與未來發展的 結構性分析研究、調查、以及創造性與策略性的思考。 管理循環的第一個步驟,是目標設定(goal making)和制定策略(strategy making) 的過程。策略規劃則是管理者為組織選擇適當目標和行動的過程(亦即一種決 策的過程)。規劃成果的展現謂之計畫(Plan),管理者協助組織達成目標所做

的決策和方法,就稱為策略(strategy)。「策略規劃」具有「未來性」、「程 序性」、「結構性」。策略包括組織的整體策略,以及支持此一整體策略的 細部策略和相關的配套措施,即評估環境趨勢及本身資源,選出適合自己發 展之方向。當計畫以書面的方式呈現時便是計畫書,亦即所謂的使命說明書 (mission statement),實務上則又以企劃書稱之,企劃也就是「規劃」,就是 將計畫規劃出來。

(二)學校經營策略與規劃程序

規劃主要包含兩部分,即目的(What;要完成什麼)與手段(How;如何完 成)。須注意的是,規劃雖偏向動態的過程,計畫多屬靜態的結果。規劃活動 之所以具有存在價值,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動性,是一種整體性、整合性、邏 輯性及系統化之程序,所構成之一系列計畫體系。彼此間各具特性但相互關 聯,並有效且適切地配合因應變動中之環境,使組織成員與組織目標建立關 聯、化解矛盾與衝突的一種思考過程。透過協調、整合的思考模式,以及系 統化與多面向的環境分析,充分瞭解未來競爭態勢,進而確認發展目標、有 效利用資源,以達創造生存利基與願景。

1.學校經營策略運作流程

學校經營策略的運作流程具有一定的程序,引用 Black and Porter

(2000)所提出之經營策略運作流程架構(如圖 2-5-4) 所示。應用於學校 經營,先從決定策略的構思開始,逐步從定義組織任務、分析環境、設 定目標、發展行動計畫、執行計畫、監控結果及修正等階段,最後階段 是評鑑(evaluation)與回饋(feedback)。當成果被檢視後,必須將重要 的訊息反應、回饋到流程的各個階段,必要時能夠立即進行修正與檢討,

此種持續性的回饋循環流程,才能降低學校組織對環境變化的衝擊,以 及擁有應對及適應能力。

圖 2-5-4 經營策略運作流程架構

資料來源:Black & Porter(2000). Management—Meeting new Challenges. NJ:

Prentice—Hall. p.197.

2.整體規劃模式的應用

策略規劃是一項極為複雜過程,此一過程並非一連串的步驟,而是 連續無間斷的程序,為了使各種類型的規劃,可以同時包含在整體規劃 的範圍之內,企業界及管理學家,不斷的努力研究一種整體規劃模式,

讓各種組織與企業都可以使用。

在眾多研究中,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史坦納教授(Georeg A.

Steiner)所提出的模式最為代表性,被稱為史坦納模式。

監控結果及修正 執行計畫 發展行動計畫

設定目標 分析環境 定義組織任務

決定策略意圖

評估資源 決定需求

策略計畫

依據史坦納教授(Steiner),在 1969 年發表的「高階管理規劃」(Top Management Planning)一書中,所提出的具體模式,是其研究數十家公司 的規劃系統,所歸納出來的一種整體規劃模式,可適用於各種規模的組 織團體或企業,亦頗適於學校經營策略規劃之用。

史坦納(Steiner,1982)的策略規劃三大步驟,即「規劃基礎」、「規 劃主體」與「規劃執行與評估」,史坦納策略規劃模式如圖 2-5-5 所示。

圖 2-5-5 策略整體規劃模式圖

資料來源:Steiner, G. A.; Miner J. B. (1982). 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 (2nd ed.). NY:Macmillan.

依據史坦納模式,應用於學校整體規劃應可包含三大部分及兩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