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組織溝通的理論之探討

為瞭解組織溝通的理論概念,本節首先說明組織溝通的意義、功能及類型,其次探 討溝通的理論模式,最後提出組織溝通的原則,以作為本研究之參考及研究結果討論之 依據。

一、 組織溝通的定義

(一) 溝通的定義

我國古代已有溝通(communication)一詞。《左傳.哀公九年》:「秋,吳城邗溝,

通江淮。」意指「開通渠使兩水相匯通」。後來引申為「疏通意見,使之融洽」(王蘭榮,

1988)。從英文字源來追蹤分析,溝通(communication)一詞字義,源自於拉丁文字 communis,有「分享」或「建立共同看法」之意(謝文全,2003)。然而,由於溝通所 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Dance(1970)曾對有關溝通之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整理分析,發 現對於溝通至少有九十五種不同的定義(引自 Hoy & Miskel,2001),如 Robbins(1991)

認為溝通是訊息意義的傳達與了解的過程;Lunenburg 與 Ornstien(1991)則將其定義 為組織的動力泉源,是結合個人、團體和組織的過程(引自吳宗立,1993)。黃昆輝(2002)

則認為,溝通是某一個個人或團體藉以傳達觀念、態度或事實到另外一個個人或團體之 一種心理及社會歷程。綜合上述,溝通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行為,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

11

學者對溝通的定義也各有不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主題,整理歸納學者對溝通定義之論 述,將其簡略彙整為:溝通是個人與個人或團體之間,藉由媒介、工具或行動傳遞他人 或其他團體組織,所進行的訊息傳遞、情感交流、意念互動、經驗分享的歷程,藉以促 進彼此間的了解與支持,目的是為了建立共識以達成組織共同目標。

(二) 組織溝通的定義

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最早起源於二十世紀初,基於傳 統語言藝術理論、早期管理與組織理論,及後來的人際關係學說等這三個主要學說之上

(引自秦夢群,2009)。組織溝通指的是組織成員基於工作需要,透過組織的各種管道 與方向,與其他成員之間互相傳遞訊息,交換意見,藉以建立共識、協調行動或滿足需 求,進而使整體組織目標能協調一致(黃大瑋,2007);亦是個人或團體相互間交換訊 息的歷程,藉以建立共識、協調行動、集思廣義、滿足需求,進而達成預定目標之動態 歷程(謝文全,2003)。秦夢群(2009)則指出組織溝通是在特定組織內的溝通行為,

其型式可分為正式或非正式,其方向則垂直與平行相互交錯。此外,組織溝通除了包含 組織成員於組織內部的溝通,更包括了組織對外部環境的溝通(梁瑞安,1990);因此,

溝通是組織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組織的領導、激勵,甚至衝突行為等都與溝通 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在幼兒園組織中,為了園務的運作,組織成員(園長、行政人員、

教師以及職員)之間或是與幼兒園組織外部的人士(家長、教育單位、廠商……等)相 互傳遞訊息、彼此交換意見、觀念、態度的歷程,均可視為幼兒園的組織溝通(萬淑娟,

2002)。簡言之,在組織中所發生的一切溝通活動與歷程,即可謂之組織溝通。

綜合上述,研究者根據本研究主題,整理歸納學者對組織溝通定義之論述,將其彙 整為:組織溝通係指學校成員透過組織的溝通管道,使行政人員、教師以及學生、學生 家長,及其他有關人員,能夠分享訊息、觀念、意見,以增進彼此共識,協調相互的行 動,進而使學校正常運作,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一種動態歷程。

12

(三) 組織溝通的重要性

溝通在組織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組織為了達成設定的目標,就必須透過溝 通使各部門、所有組織成員協調結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共同的瞭解與看法,並朝組織共 同目標邁進,因此溝通普遍存在於組織的任何活動。Taylor(1993)認為組織透過完善 的溝通,可以減少組織協調的成本,達成增加效率與生產力的目的。因此,對於任何一 個組織而言,無論是計畫、領導、決策、協調、考核等的成功與否,都與溝通密切相關

(萬淑娟,2002);相對的,當學校組織缺乏溝通時,整個學校的運作即會陷於停頓狀 態或形成整體工作效率的低落,導致不良的結果產生(黃昆輝,2002)。就如 Simon(1976)

所言:沒有溝通,就沒有組織(引自黃大瑋,2007);組織中的溝通就有如人體的血液,

血液無法提供養分,身體機能將無法運作、甚至死亡(謝文全,2003)。換言之,組織 必須依賴溝通來確保組織內人員間或團體間相互交換訊息,並增進彼此間的瞭解與合作。

因為,當組織的運作沒有了溝通,組織成員間便無法分享有關組織的任何訊息、意見與 態度,成員彼此之間無法形成共識,如此一來,將導致組織的運作效率低落,甚至有組 織癱瘓的危機。

以私立幼兒園組織而言,園長與園內的教職員間,可藉由各種的溝通媒介相互的分 享意見,讓成員間共同參與決策,找尋集體共識,使大家更有方向感,從而增進彼此間 的良性互動;對外則可藉此使有關的機構(如教育部、幼教團體...等)亦或個人(如 家長、社區人士...等)能夠與幼兒園分享園務資訊、觀念或事實,使其瞭解幼兒園的 教育理念與教學情況,進而支持幼兒教育的發展(邱碧緣,2011)。總言之,組織溝通 是達成組織目標的必要條件,也是成員間經由各種可能的媒介與工具,與組織內外相關 人員,協調行動並建立共識,更可提供個人歸屬感、滿足個人需求,進而達成組織目標 的動態歷程。

13

二、 組織溝通的功能及類型

(一) 組織溝通的功能

溝通是組織的命脈,一個組織內不可能沒有溝通。就學校組織而言,無論是校務 上的作業、教學的實施,亦或親師間的溝通及與社區間的合作,都需透過各種溝通管道 與模式,才能達成彼此共識。總而言之,溝通是有目的的活動,有時候在說服別人、消 除歧見、協調行動,有時候在抒發情感、滿足需求;當然有時候則在集思廣益、尋求對 策並達成共識,學校也才能靈活的整體運作(謝文全,2003)。

Scott 和 Mitchell 認為溝通基本功能有四點:即表達情感、激勵士氣、資訊傳遞及控 制任務(引自吳清山,2004),以下將以此四種功能,分別說明:

1. 表達情感

在溝通進行當中,不論是發訊者亦或是收訊者都是人,有人就會有情緒,人需要 與他人交往、談話、溝通等,組織成員透過溝通網路的建立,彼此間可以將心中的感受 表達出來,抒發情緒降低衝突的發生。人的衝突、緊張及角色的混淆,足以影響工作效 率,因此透過有效的溝通,讓成員表達情緒、減低挫折,解除衝突、消除緊張等,從中 獲得共鳴,減少彼此間的誤會,進而在情感的交流下,產生共識,亦可增強組織成員的 向心力,以完成組織目標。

2. 激勵士氣

Miller(1995)指出,士氣是團體凝聚力,高昂的士氣在於成員能認知且接受共同 的目標,竭力實現並排除有礙目標的一切因素。因此,領導者在領導的過程中,如發佈 消息、訂定成員工作的標準、評鑑作業的方法,以及如何獎懲等,此類活動不是要提高 成員的工作滿足感、工作效率或是組織的生產力,就是要激勵組織成員的工作動機,強 化其工作行為,亦可增強成員的信心,使其致力於組織目標的達成。

14

3. 資訊傳遞

組織做決策時,必須以客觀詳實的資訊為依據,當與決策的訊息愈豐富,決策的 正確性相對也愈大。而其資訊的蒐集牽涉到三個問題:蒐集何種資訊、到何處蒐集,以 及該蒐集多少才足夠,也就是透過有效的溝通管道,使個人、團體或組織能夠利用相關 的資訊,徹底瞭解該項計畫或決定的內容與用意,藉由瞭解產生支持,進而願意去執行 與遵守。

4. 控制任務

在組織中,每個成員均有組織所賦予的任務,如果遇到對於自己的職責混淆不清 時,則可透過有效的溝通管道,讓責任得以澄清、績效能夠控制,及資料的權威性能夠 建立,唯有清楚本身任務才能達成組織所賦予的任務與職責。

綜合上述,組織溝通具有表達情感、激勵士氣、資訊傳遞及任務控制等功能,因而 溝通在組織中的地位就像血液在人體般,經由它資訊才能順暢流通,如此一個組織才能 正常運作,進而成員間得以協調一致共同為組織目標而努力。對於幼兒園組織而言,溝 通決定了幼兒園的專業是否被大眾所瞭解與接受,因為藉由溝通可以讓家長知道學校的 辦學理念、所實施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師平日的教學努力,因而增進彼此的信賴度(孫立 葳,2000)。此外,良好的溝通方式對於幼兒在學習方面及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成長都具 有正面意義(萬淑娟,2002);因為家長和幼兒園若能溝通協調,步調一致、互助合作,

教育幼兒的功能必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再加上因為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很多事 都需要家長與老師密切配合,雙方如果能建立良性的溝通互動,彼此合作無間,對孩子 的發展與學習能產生正面的影響(Wilford, 2004);否則雙方溝通不良、時生誤解、失和 爭執、各行其是,使幼兒無所適從,則不但未能達成教育的目標,幼兒反成為親師間爭 吵下的犧牲品。因此,無論是聆聽外部的聲音或是內部成員彼此分享訊息,幼兒園之組 織溝通可提升相關人員彼此之間的共識,協調彼此行動,讓組織間的溝通更加順暢,進 而達成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15

(二) 組織溝通的類型

溝通的類型依不同的分類標準而有不同的類型。以下從組織溝通的途徑、溝通流 動的方向、溝通的媒介及送訊者與收訊者的交互作用四層面說明:

溝通的類型依不同的分類標準而有不同的類型。以下從組織溝通的途徑、溝通流 動的方向、溝通的媒介及送訊者與收訊者的交互作用四層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