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研究假說推理

2.5.1 結構性確保因素影響消費者信任信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研究假說推論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之結果,結合本研究架構與目的,提出以下假說,藉此探討利 用 Cialdini 影響力原則設計 B2C 電子商務網站結構性確保影響消費者信任之效果,以達 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2.5.1 結構性確保因素影響消費者信任信念

Gassenheimer et al.(1998)在其研究中發現,消費者基於「互惠原則」,會傾向以忠誠 的行為回報努力建立雙方信任的企業。為此,許多學者主張提供免費試用品(free sample) 來提升消費者信任的作法(Roselius, 1971; Derbaix, 1983; Mitchell and Greatorex, 1993)。提 供免費試用品的作法,遵循了 Cialdini 影響力模式中買賣雙方「互惠」的原則,可以減 少消費者在購物後所面臨四種損失的情形(Roselius, 1971):

1. 時間損失(time loss):當商品無法使用時,因調整、修理或替換所造成的時間及精力 的浪費。

2. 危險損失(hazard loss):商品品質不良而造成的健康及安全上的損失。

3. 自我損失(ego loss):當購得的商品有瑕疵時,因本身或他人令消費者覺得很愚昧而 造成的精神損失。

4. 金錢損失(money loss):當商品不良或無法產生作用,消費者為修理、替換商品而造 成金錢上的損失。

然而,在網路購物的情境下,礙於時間、空間的限制下,消費者缺乏親眼看見或實 際感受該商品狀況的機會,較容易產生疑慮感。因此,本研究認為若網站能提供免費的 虛擬試用服務時,可讓消費者了解商品是否符合其需求,減少消費者對於商品狀況的疑 慮,也較能使消費者更為信任網路店家。是故,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說:

H1a. 網路商店結構性確保的「互惠」因素,會正向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Morgan and Hunt(1994)曾指出,若商店的作為可以降低消費者對商店的認知風險,

則可以使消費者覺得有信任感。由於消費者會根據商店的承諾及其過去的行為表現作為

念,並且取信於消費者(Doney and Cannon, 1997)。換言之,若能在網路商店的網頁頁面 中公開顯示對消費者的承諾,消費者可以藉此來評斷其是否為信守承諾的(Kim and Benbasat, 2006),並審視網路商店提供的的承諾是否具有可信度。綜上所述,網路商店 的網站頁面中若有提供對消費者的承諾,應會對消費者的信任產生影響。因此,本研究 提出假說如下:

H1b. 網路商店結構性確保的「承諾」因素,會正向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根據 Petty and Cacioppo(1986)所提出的推敲可能性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以下簡稱 ELM),主要用來說明消費者對於說服訊息的處理會經由兩種不同的路 徑,一種為中央路徑(central route),即當消費者對商品有較高的涉入程度且具備足夠的 動機和處理相關訊息的能力時,會主動搜尋商品的訊息,並且較注意訊息內容中與商品 的屬性、功能等詳細資訊的相關說明(例如:產品屬性的好壞,商品功能的優劣等),而 此類訊息又稱中央線索(central cues)或內部線索(intrinsic cues)(Lee and Lou, 1996)。消費 者會運用他們本身對商品的知識在訊息內容上做深入詳細的思考,經由其努力的推論處 理,整合這些說服訊息到他們本身足以改變態度認知的信念架構(belief structures)上。若 訊息內容的說服力高,消費者則會產生正面態度,反之則形成負面態度。換句話說,如 果消費者願意投注相當心力,以理解、學習和評估與態度標的物有關的各種資訊,就是 遵循中央路徑,以形成態度(Schiffman and Kanuk, 2000)。

而另一種則為邊陲路徑(peripheral route),當消費者對商品的涉入程度較低,且對於 商品訊息的處理動機與能力不足時,並不會仔細處理商品相關資訊,而較容易商品本身 無關的事物產生注意與聯結,會以其對訊息的感受與情緒反應作為改變態度與否的基礎。

例如:商品代言人、商品來源國等。此類訊息又稱邊陲線索(peripheral cues)或外部線索 (extrinsic cues)(Schumann et al., 1990; Lee and Lou, 1996)。

在網路購物的情境下,當消費者具備購買商品的動機和處理相關訊息的能力時,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主動搜尋討論區中討論商品的訊息,並且參考其他消費者對商品的介紹,以及購買和 使用的經驗,再來仔細思考購買該商品是否為正確的決策。因此本研究認為,當消費者 依循中央路徑,主動透過網路搜尋商品相關資訊時,網路商店中的討論區內容或是商品 的評價獲得多數人的認同(即該商品通過社會驗證),應會影響消費者對網路商店的信任 信念。

H1c. 網路商店結構性確保的「社會驗證」因素,會正向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換言之,倘若消費者沒有意願或者缺乏評估、判斷能力時,消費者所重視的並非產 品相關資訊,而是受其他外部線索所影響,此外部線索可能源自網路商店的權威性、或 是消費者對商品推薦人的好感。

若網路商店擁有公認的權威性時,應能使消費者相信其有能力完成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認為,若能提供各種權威性的認證標章,應能會使消費者對網站的信任信 念產生影響;此外,若網路商店中的商品有名人進行背書或推薦,且此名人的吸引力、

信賴感、專業度對消費者而言是具有好感時,亦會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H1d. 網路商店結構性確保的「權威」因素,會正向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H1e. 網路商店結構性確保的「好感」因素,會正向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稀有性的訊息是利用人們的不安與慾望心理來達到說服效果(Cialdini, 2001)。根據 稀有性效應的影響,商品的稀有性會提升消費者對商品嚮往的程度(Lynn, 1989)。例如:

百貨公司經常使用該類訊息,告訴大眾該項產品是限量商品,必須在有限時間內考慮購 買,賣完即售完。給消費者製造一種壓迫感,進而吸引潛在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

因此本研究認為,網路商店使用稀有性的訊息說服消費者時,應會影響其對商品的信任 信念。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說:

H1f. 網路商店結構性確保的「稀有性」因素,會正向影響消費者的信任信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