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

過往學界對於南朝政治性質的界定,以「(門閥)士族政治」、「貴族政治」

與「皇權政治」三者,最為知名。最末的「皇權政治」學說,近年來在中國大陸 甚囂塵上,明顯有後來居上的趨勢。本論文並不接受南朝乃「皇權政治」的說法,

而主張回歸「(門閥)士族政治」或「貴族政治」的內涵,才是接近南朝實態的 解讀方式。

再來,過往學者,多把南朝首位的開國天子劉裕,劃作「次等士族」或「低 級士族」的行列,即使南朝帝系與功臣集團主要以軍功發達,學界仍多將其納為

「士族」行列。本篇論文重新整理南朝門閥的等級,並認為劉裕的起家官實乃偽 造,將其家系列入士族末列,並不符合現實分級,而起家官可以偽造這件事,說 明寒門、寒人可在功成名就後躋身士族(非必然),反過來說,假使這些人最終 在政治鬥爭中身敗名裂,則偽造的起家官歷可能又會撤銷,彷彿從未偽造。總而 言之,本文借用當時南北所通用的「姓族」一詞,指代南朝的勢家盛門,以避免 再如過去誤解劉裕的身分那樣,把可能偽造的起家官歷當真,造成概念誤用的問 題。譬如把沒有文化的軍人,誤稱為有文化教養的「士族」;或是把父祖無聞及 卑位的寒人寒門,誤稱為世代顯赫的「世族」。

除此之外,本文立基於宗王相對於素姓的原則,劃分南朝政治領域的高低分 級,呈現宗王、素姓士族、「起碼士族」與寒門卑姓的垂直四分法。原因是宗王 身為「國姓」,乃最高等的姓族;素姓是高門士族;「起碼士族」可泛指低層士族;

所謂「寒人掌機要」的寒門寒人,則包含在卑門的下層姓族當中。如此用詞,剛 好把南朝的政治階層與主要勢力涵蓋在內,也反映了當時以「素族」代稱高門士 族的流行用語。

對於南朝政治的運作原則,以及朝代興亡的遞嬗原因,本文考察了當時門閥 姓族的價值觀,從意識形態方面提出解釋。而在南朝政治的運作過程中,正因為 宗王是南朝的最高姓族,因此多數的政治鬥爭,都圍繞在宗王參與政治的磨合沖 融。齒高年長的宗王,常常是政治圈裡的自主個體,對皇權或中央權力具有隱藏 的挑戰性,這是南朝經常發生政治動亂的主因;反過來說,南朝政局出現相對穩 定的局面時,先決條件是第一順位的宗王擁有軍政大權,才能夠鎮服各宗王、安 定人心,這個第一順位的宗王就是擁有皇位繼承權的太子。筆者延續前人的歸納,

認為南朝的安定時段,都出現太子成為副宰相或「地下宰相」的實權掌握,太子 成為穩定政局的核心力量,才使得宗王都督對中央權力的威脅大為下降,有助於 皇權的伸張與政治的安定。

又因為南朝「姓族」政治中,存在著激烈的內部競爭與「預人事」傳統,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高華的國姓宗王,紛紛懷著覬覦帝位的心態來參與政治,促成政治上猜忌與動 亂。同時因為伊尹、霍光「廢昏立明」的廢立行為被過度美化,因此在新君即位 之後,宗王、權臣很容易就能以「廢昏立明」的口號來廢帝立威,進而篡弒自立、

鼎革政權。這是東晉南朝意識形態所造成的困境,當時人(裴子野)之所以用「天 意人事」來解釋朝代興亡,就是思想受限於意識形態的最佳寫照。

本文也考察了南朝的流品制度與門閥等第的分級方法,認為南朝雖以偏向

「德業儒素」的人倫原理為主流價值,但是隨著政爭與戰亂的促發,與人倫相對 立的勳功原則,即會尋獲缺口,讓寒微的勳功武臣,進入士族流品並取得「士族」

身分。而人倫與勳功原則的反覆當道,恰好說明劉宋「元嘉之治」、南齊「永明 之治」,以及「梁武帝之治」(或稱「天監之治」)所以受到肯定的原因,因為這 三個時期都是人倫原理全面當道的時代,符合教養士族的理想價值觀。

最後,本文考察史傳中素來被嫉視的「類恩倖」人物,證明這些無大勳功的 卑寒恩倖,仍有部分人士可通過中正關卡,獲得期待已久的士族身分。這些人士 以顏師伯、徐爰、胡諧之為代表,這三人甚至得以修改起家官歷,說明其際遇之 奇特不凡。探討這些實際案例,可證明南朝各時段中,中正官面對「類恩倖」人 物試圖提升其門第時,會呈現或恭或倨的不同態度。在這樣的探查過程中,也順 便從側面剖析了各時期主流的政治氛圍,以及相關的人物互動。譬如宋文帝後期 的君臣關係與范曄「謀反案」,就成為政爭解析的實證範例,筆者也在其中分析 天文、「天道」觀對南朝士族的思想意義,呼應裴子野以「天意人事」來解釋朝 代興亡的觀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文一:《宋略.總論》釋文

一、作者裴子野與《宋略》介紹:

(梁)裴子野(469-530 年),字幾原,生於南朝宋泰始五年(469 年),卒 於梁中大通二年(530 年),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為《三國志》注釋 家裴松之的曾孫。仕齊、梁兩朝,南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裴子野的著述甚豐。他年輕時著《宋略》,影響深遠。當初,裴子野曾祖裴 松之在劉宋時曾受詔續修何承天的《宋書》,未完成就逝世了。裴子野有志繼承 祖業,完成修史重任。他在《宋略.總論》中說:「子野生乎泰始(465-471 年)之 季,長於永明(483-493 年)之年,家有舊書,聞見交接,是以不量深淺」。兩晉 南北朝私家修史甚眾,但沈約在齊代替官方修的《宋書》最為流行。裴子野觀沈 約《宋書》後,認為其繁瑣,便刪繁存簡,「因宋之新史,為宋略二十卷」,被認 為「其敍事評論多善。」沈約見後感歎道:「吾弗逮也」,梁代的名士蕭琛認為《宋 略》「其評論可與《過秦論》、《王命論》分路揚鑣」。名氣更高的范縝(著〈神滅 論〉)讀後說:「彌綸首尾,勒成一代,屬辭比事,有足觀者。」

126

《宋略》二十卷,是南朝宋的歷史專著。據唐燮軍與安田二郎所考,初稿成 於齊末中興二年(502 年),定稿完於梁初天監三年(504 年)。

127

唐代史學家劉 知幾對《宋略》極為讚賞,認為「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為上,沈書次之。」又 說:「裴幾原刪宋史為二十篇,芟煩撮要,實有其力。」;初唐名臣虞世南,也稱 讚說:「梁代裴子野,時以為有良史之才」;

128

知名歷史學者周一良憑藉《宋略‧

總論》以闡揚南朝各代鼎革之深論時,於文末高度評價裴子野,認為他確實比沈 約高明,如周氏所言:「觀《宋略‧總論》之議論,信乎休文(按:沈約字休文)

所不及,惜其全書竟不傳也!」

129

《宋略》主要是刪繁,也有所補充,相較於沈約一百卷的《宋書》,卷數只 有《宋書》五分之一的《宋略》,自然是精簡扼要。全書已於宋、元散佚,僅散 見於唐代史學家杜佑所撰的《通典》、唐許嵩撰的《建康實錄》、宋李昉等編的《文 苑英華》、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著述中。《宋略》主要論述劉宋興亡,其 議事論贊受到諸家的引用。《資治通鑒》採用裴子野論十篇,如《論典簽專恣之 害》、《論仕途唯門戶不問賢能之非》頗有見解。

130

126 以上引文皆出自《梁書》卷三十〈裴子野傳〉《南史》卷三十三〈裴子野傳〉

127 唐燮軍,〈也論裴子野的《宋略》〉,《史學史研究》2002 年第 3 期(總 107),頁 49-56;安田 二郎,〈南朝貴族制社會の変革と道徳・倫理〉,《六朝政治史の研究》

128(唐)虞世南撰、陳虎譯註,《帝王略論》,頁 127。

129 見周一良,〈東晉以後政權嬗代之特徵〉,《魏晉南北朝史札記》,頁 263-264。

130 以上作者介紹參引自網路資料 http://www.xiexingcun.com/shiciqupianqu/08/h078.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文獻版本:

本文主要依照張忱石於 1985 年所點校的《建康實錄》

131

(以下稱張校《建 康》),再參酌《文苑英華》

132

(以下稱《文苑》)版本而改成。從上述內容可知,

《宋略.總論》在後世傳抄之後,出現唐代許嵩的《建康實錄》與宋朝李昉等編 之《文苑英華》兩種版本,現代有張忱石點校後,等於有第三版本,故本文所依 多為張校《建康》。筆者將點校的註釋,大多放在標點之後;標點之前的其他註 釋,則大多為名詞小注。

三、正文(筆者自行分段):

1 宋高祖武皇帝以蓋世雄才,起匹夫而並六合。克國得雋,奇略多於魏武

133

, 功施天下,盛德厚於晉宣

134

。懷荒伐叛之勞,夷邊蕩險之力,百戰百勝,有 可得而論者矣。拔足行間,卻孫恩蟻聚之眾,一朝奮臂,掃桓玄磐石之宗。

方軌

135

長驅,則三齊無堅壘;迥戈內赴,則五嶺靡餘妖。命孫季高於巨海之 上,而番禺席捲;擢朱齡石於百夫之下,而庸蜀來王。羌胡畏威,交為表裏,

董率虎旅,以事

136

中原。石門、鉅野之隘,指麾開闢;關頭

137

、灞上之阻,

曾莫藩蘺。虜其酋豪,遷其重寶,登未央而灑酒,過長陵而下拜,盛矣哉!

悠悠百年,未之有也。

2 於是倒載干戈,休兵泗水,彤弓納陛,肇有宋都。蒂芥必除,華夷莫拒,然 後請呼

138

上帝,步驟

139

前王,零陵

140

去之而無猜心,高祖受之而無愧色。古 之所謂義取天下者,斯之謂乎。若其提挈草創,則魏

141

、孟

142

、何

143

、劉

144

; 輔相總持,則穆之

145

、徐羨

146

;鎮惡

147

、道濟

148

經其武,傅亮、謝晦緯其文,

131 許嵩著、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 554-558。

132 原文載於《文苑英華》卷 754,現收入於(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 五冊《全梁文》卷 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3 曹操。

134 司馬懿。

135 張校《建康》作萬軌,此從《文苑》,一因史文多見「方軌」一詞,而無「萬軌」之用;二因

(唐)趙蕤著作之《長短經》引裴子野同一文章時,亦作「方軌」

136 張校《建康》作以俟,此從《文苑》與趙蕤《長短經》引裴子野,改作以事。

137 關頭:原指邊關,此應指潼關。

138 張校《建康》作號,此從《文苑》與趙蕤《長短經》引裴子野之文,改作呼。

139 張校《建康》作步躡,此從《文苑》與趙蕤《長短經》引裴子野,改作步驟,又因史文有「步 驟前王」之用法,而無步躡一詞。

140 零陵:東晉末任皇帝晉恭帝,名為司馬德文,禪讓後被劉裕毒死。

141 京口大將魏詠之。

141 京口大將魏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