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在教育現場,筆者最大的期許是不僅能使課程內容完整、系統的傳授給學 生,更希望能將極具歷史意義的事件衍伸出的價值觀內化於學生,使學生既能培 養歷史思維,也能具備以「人」為中心思考的人道精神。在本文中,依據「西班 牙內戰」的主題,筆者先在第二章選擇 Ken Loach 及其電影文本《以祖國之名》

進行研究。Loach 以其左派的思維及特有的拍攝風格,藉由電影中的兩場辯論凸 顯內戰中特別強調的重點:人民對土地與自由的爭取,以及左派的內鬥。最終 P.O.U.M 雖然失敗,但 Loach 仍不忘藉其不斷革命的精神勉勵當代社會大眾。第 三章進入喬治歐威爾《向加泰隆尼亞致敬》的文本探討,先進行與學者研究的內 戰成果交互驗證。《加泰隆尼亞》一書本身即為珍貴的內戰史料,以喬治歐威爾 的異國民兵與戰地記者、英國共產黨員的多重身分,在書中提及眾多意識形態的 操控媒體下對 P.O.U.M 的惡意攻訐。此外,歐威爾的戰時體驗也導致他日後政治 取向的轉向-由反法西斯極權轉為反史達林極權。再將《加泰隆尼亞》一書與《以 祖國之名》進行對照,Loach 在選角、選材及以 P.O.U.M 為主述的內戰史安排上 均與歐威爾一書雖十分雷同,但其強調「土地與自由」的內戰本質則與歐威爾以 知識分子之姿反抗意識形態的壓迫有所差異。然相同的是兩者都對內戰賦予極深 的人道關懷。

進入本論文最重要的第四章,筆者結合上述的電影與書寫文本,以《以祖 國之名》作為教科書中講述西班牙內戰的輔助影視教材,藉歐威爾書中的個人經 歷做為西方知識分子反法西斯的代表,納入西班牙內戰的主題課程中進行講述。

由學生回饋的學習單分析結果,可得出《以祖國之名》在學生學習西班牙內戰時 頗具輔助之功,搭配教師的講授多能達到認知、情意、技能等各項目標的設定要 求。透過《以祖國之名》的播放與講述法結合,將教科書書寫中呈現斷裂的意識 形態發展,以及向來以分章講述處理的法西斯與共產極權進行了串聯結合,使學 生得以理解在戰間期中爆發的一場國家內戰,卻隱含了國際勢力的拉鋸及意識形

142

態的對立,更有助於藉由西班牙內戰主題,將戰間期各自分章說明的教學內容加 以統整學習。此外,藉由《以祖國之名》將史學影像化,一方面能使作家喬治‧

歐威爾的個人參戰經歷更為學生熟知,也有益於將西班牙內戰更鮮明的呈現於學 生的學習記憶中,豐富講述達利、畢卡索相關作品的歷史背景,以凸顯內戰的重 要性,而不只是將內戰淪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場背景,因此筆者認為,《以祖 國之名》的確可作為現職高中教師在講述相關主題時參考使用的影視教材。

詮釋一場戰爭的來龍去脈,由起因到結果,要歷經重重史料的蒐集爬梳、反 詰辯證,再從中擷取形成一套合理的論述,對一般史家而言已非易事,更遑論給 這場戰爭一個足夠客觀的定義甚至評價,尤其是像西班牙這場前因錯綜複雜、後 果又難一言以蔽之的內戰。在歐威爾、海明威、聶魯達對法西斯高喊「No pasaran!」

的同時,英國作家伊芙林•渥(Evelyn Waugh)也毫不客氣的痛陳巴倫西亞政府的 腐敗,1因此光就意識形態或政治面去評論戰時雙方立場的對錯,並無法得到客 觀的結論。在 Valentine Cunningham 編纂的《西班牙前線:作家論西班牙內戰》

(Spanish Front:Writers on the civil wa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中,Jason Gurney 就為西班牙內戰做了如下的解釋:「那場戰爭起於全面的混亂和混沌,雙 方的個人都曾犯下種種殘忍和獸行;誰都沒有帶著乾淨的手離開。」2筆者認為,

就戰爭過程中造成的殘暴屠殺和戰爭帶來對人民的生存威脅,Jason Gurney 的說 法至為中肯。但就結果論來看,內戰結束後造成的法西斯極權擴張,以及為壓制 法西斯而在戰後壯大的共產極權,才是內戰後對人類最大的浩劫。身處曾歷經威 權統治數十年的當代台灣,面對視白色恐怖如遠古傳說的莘莘學子,筆者認為除 了傳授其歷史知識,更應藉由講述內戰後果強化其民主意識,學習如歐威爾、海

1 伊芙林•渥(Evelyn Waugh):「瓦(巴)倫西亞政府的『合法性』在我眼裡,不比英皇、上院和 下院的合法性在英國共產主義者眼裡好多少。我相信那是個敗壞日速的政府。我要是西班牙人,

會為佛朗哥將軍而戰。」節錄自〈作家對西班牙的立場〉(Authors Take Sides on the Spanish War,1937) , 收 編 於 《 西 班 牙 前 線 : 作 家 論 西 班 牙 內 戰 》 (Spanish Front:Writers on the civil wa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轉引自《當代》第 12 期(臺北市,1987),頁 67-77。

2 Jason Gurney,《你們是傳奇》,收編於《西班牙前線:作家論西班牙內戰》(Spanish Front:Writers on the civil wa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轉引自《當代》第 12 期(臺北市,1987),頁 67-77。

143

明威般以一己之力捍衛自由等普世價值,才是熟習西班牙內戰的真義。

144

參考書目

一、專書

Chris Barker 著,《文化研究智典》,許夢芸譯,臺北市:韋伯文化,2007 年。

Giannetti, Louis D..《認識電影》焦雄屏譯,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8 年。

卡洛斯•魯伊斯•薩豐著,《風之影》,范湲譯,臺北市:圓神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出版。

《高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第四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民國 75 年 1 月初版。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新北市:翰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97 年初版。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市:三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97 年 2 月 初版。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新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97 年 11 月初 版。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97 年 2 月 初版。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新北市: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97 年初版。

《國民中學社會第六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 96 年初版。

愛德華•茂萊,《電影化的想像-作家和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9。

王曾才,《西洋現代史》下冊,臺北市:三民書局,1992 年 3 月初版。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著,《Homage to Catalonia》(向加泰隆尼亞致敬),

李華、劉錦春譯,中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年 3 月。

斯塔夫李阿諾斯著,《全球通史-1500 年以後的世界》,吳象嬰、梁赤民譯,中 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年初版。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臺北市:三民書局,2008 年 7 月。

馬丁・布林克宏著,《西班牙內戰》,黃煜文譯,臺北市:麥田文化,2001 年 5 月 17 日。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李永熾譯,臺 北市:時報出版,1993 年 4 月 15 日。

145

高亞偉,《世界通史》,新北市:作者自印,1960。

聶魯達著,林光譯,《回首話滄桑:聶魯達回憶錄》,新北市:遠景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2。

喬治•歐威爾著,王憶琳編譯,《一九八四》,臺北市:華文網、崇文館出版,2006 年初版。

愛德華•茂萊(Edward Murray),《電影化的想像-作家和電影》,北京:中國電影 出版社,1989。

二、學位論文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中興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徐叡美,〈歷史劇情片「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1。

張家佳,〈大眾史學的書寫-以《綠的海平線》與《拓南少年史》為例〉,逢甲大 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盈如,〈影視史學課程對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國家認同影響之研究—以二 二八事件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乾旺,〈蘇聯在西班牙內戰所扮演的角色( 一九三六- 一九三九)〉,淡江大學歐 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曾惠櫻,〈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以晚清時期(1840-1911)的課綱與教學現 場為例〉,《歷史教育》14 期,2009.06,頁 63-85

黃靖涵,〈影視教材在高中台灣史中「白色恐怖」教學的應用-以《超級大國民》、

《天公金》為中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盧慧芳,〈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 情節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謝適言,〈蘇聯的援外政策分析:以西班牙內戰( 1936-1939)與國共內戰

(1945-1949)為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146

三、期刊論文

Peter Shipley 著,陳墇津譯,〈托洛斯基主義與第四國際〉,《共黨問題研究》第 三卷第十期,1977 年 10 月,頁 82-98。

Robert A. Rosenstone,”History in Image /History in Words: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 Film,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No.5(Dec.1988),1811。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 Atom Egoyan 的電影〈A 級控訴〉為中 心〉,《興大歷史學報》(臺中市,2006)第十七期,頁 641-676。

小林,〈被背叛的西班牙革命──評電影《土地與自由》〉,《先驅》(香港,1996),

第 37 期。

毛銳,〈英國新右派思潮述評〉,《探索與爭鳴》,(中國,2008)第 5 期,頁 69-72。

司冬梅,〈歷史教學中影視資料的選擇和運用〉,《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 9 卷第 4 期,2010 年 4 月,頁 92-94。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臺灣師範大 學「中學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市,2009),頁 1-12。

吳紫陽,〈影視史學的思考〉,《史學史研究》,(中國,2001),第四期,頁 49-55。

郭保強,〈西班牙法西斯和佛朗哥政權〉,《歷史教學問題》,(中國,1999),第 3 期,頁 38-40。

李永熾,〈一步步從國內到國際的西班牙內戰〉,《當代》(臺北市,1987)第 12 期,

頁 16-31。

李文璽,〈法西斯主義•長槍黨•李維拉〉,《當代》(臺北市,1987),第 12 期,頁 31-35。

錢永祥,〈水晶般的精神-喬治•歐威爾與西班牙內戰〉,《當代》(臺北市,1987)

第 12 期,頁 36-42。

聶魯達著,程布奎譯,〈在那悲劇時代〉,《當代》(臺北市,1987)第 12 期,頁 59-65。

賀華,〈這是你們做的:「格爾尼卡」與畢卡索〉,《當代》第 12 期(臺北市,1987),

頁 43-47。

陳建宏,〈鐘聲為誰響-海明威與西班牙內戰〉,《當代》(臺北市,1987)第 12 期,

147

頁 48-53。

程布奎,〈從那時起就是火,從那時期就是血〉,《當代》(臺北市,1987)第 12 期,

頁至 54-58。

彭淮棟譯,〈西班牙前線:作家論西班牙內戰〉,《當代》(臺北市,1987)第 12 期,

頁 66-81。

李有東、王靜,〈影像史學與歷史教學〉,《歷史教學》(中國,2008),第 15 期。

沈敏華,〈歷史教學中的圖像史料及其運用〉《歷史教學問題》(中國,2005),第 5

沈敏華,〈歷史教學中的圖像史料及其運用〉《歷史教學問題》(中國,2005),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