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以祖國之名》的敘事分析

第一節 Ken Loach 的敘事風格

一部電影不是一場政治運動、一場嘉年華或是一篇文章,它就是一部電影。

但最好的是它能為公眾的憤怒發聲。1 Ken Loach

1950 年代起,《電影筆記》開始提出電影「作者論」(politique des auteurs)的 概念,認為至少符合下列兩項特性的導演才能被視為電影作者:「對影片的製作 及創作過程有絕對的控制權,以及作品題材選取上一貫的個人主題延續」,如默 片大師卓別林(Charles Chaplin)、恐怖片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等。2這 樣的定義頗適合用來形容英國著名的社會主義導演 Ken Loach。Ken Loach 向來以 其左派激進的政治立場,及特有的 Loach 風格融入其作品中而聞名,本節將進行 對 Loach 的導演生涯及其影視成品的爬梳及分析,並藉由英國政治環境與其作品 的互動關聯,理出這位電影作者作品中特有的敘事脈絡及拍攝風格。

1 原文:「A movie isn't a political movement, a party or even an article. It's just a film. At best it can add its voice to public outrage.」,節錄自 Ken Loach 語錄,英國電影協會:

http://www.imdb.com/name/nm0516360/bio,擷取日期 2013/8/16。

2 Jacques Aumont & Michel Marie 著,吳佩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市:遠流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初版,頁 50-51。

12

1936 年,正值西班牙內戰烽火將起前夕,Ken Loach3誕生於一個平凡的工人 家庭。4牛津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校時期累積劇場經驗的 Loach 選擇執起導演筒,

在電視開始普及,與節目檢查制度相對較電影寬鬆的六〇年代初, 被 BBC 電視 部門網羅,由電視劇拍攝起家。5與一般民營的娛樂性媒體不同,具有公營媒體 身分的 BBC 在六〇年代初即著眼於戰後英國經濟復甦的表象下對工人階級生活 的紀錄,因此 Loach 早期的電視劇作品就顯露了對工人階級的社會關懷。

在專職小螢幕拍攝的 1965 年到 1972 年,隨著六〇年代歐美社會與學生運 動的紛陳,及英國工黨執政後造成的政治波動,6Loach 的作品「反映了 1960 年 代中期社會和文化變革之中新舊交織的政治形態。」整體被視為能與社會相呼應,

其拍攝手法「是借助一種將電影和劇情紀錄片混合一體的風格,對當下的社會問 題進行描述,並將其中隱藏的傾向性潛移默化地傳達給觀眾。」7他自身也提及 這段在 BBC 與一群充滿實驗精神的編劇腦力激盪下的成果:

在 BBC 我們製作了一些最刺激的影片...後來,我認識了一群編劇,

他們正嘗試為電視影片做出革命性的改變。他們曾經擬出一份宣言,說 明他們想要從(法國)新浪潮得到一些啟發,為『戲劇性的東西』吹吹 自由的風,把電影跟攝影融合起來,把劇情片跟紀錄片結合起來,把配 樂跟旁白混在一起……五六年來,我們形成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小組,而 且也許有些自傲,我們的想法,是採用新的形式『打破模版』,例如我們 採用十六釐米的底片、機型更輕的攝影機……。8

3 本名 Kenneth Loach。

4 李任,《英國電影十面體》,北京:三聯書局,2006 年,頁 67。

5 斯圖亞特•蘭恩著,宋磊譯,《挑戰的代言人:肯•洛奇的電影》(普雷格出版社,1997 年),頁 11-27。

6 英國由威爾森(Willson)領導的工黨於 1964~1970、1974~1979 年期間取代保守黨成為執政黨,

將工黨、工會與勞工三方結合,進行修正式的資本主義統治方針,然並未能達到改革目標,衝突 漸起。六〇年代後期各種社會運動受歐美影響開始出現(如反越戰),七〇年代初各種經濟、種 族問題叢生,陷入危機狀態。戰後工黨統治直至柴契爾夫人代表的保守黨上台才告一段落。參考 陳光興,〈「花園裡的癩蛤蟆-史杜華․霍分析英國新右派佘契爾主義」〉,《當代》(臺北市,1988),

第 24 期,頁 66-76。

7 斯圖亞特•蘭恩著,《挑戰的代言人:肯•洛奇的電影》,頁 11-27。

8 原文翻譯部分稍有不通順處,筆者稍加潤飾。洛宏‧黎谷雷 (Laurent Rigoulet) ,〈Ken Loach

13

此時他開始型塑深具寫實主義的拍攝風格,其電視作品也已逐步獲得國內 獎項肯定,初步奠定個人的聲望。9

身為電視劇導演,Loach 的拍攝題材多少受限於 BBC 的規劃與要求,而且 由於電視劇觀眾為普羅大眾,電視劇原則上得符合「闔家觀賞」的標準,題材勢 必受限。此外,電視劇不若電影,至 1977 年以前仍為黑白螢幕,無論在預算規 劃或視覺效果上,電影都比電視劇具有更多可看及可能性。再加上 1960 年代的 美國對英國電影工業的支持,使得 1960 年代末的英國電影業仍有遠景可期,因 此 Loach 開始了電影與電視並存的拍攝工作。10然初期執導電視劇時聚焦於勞工 階級的拍攝經驗,已為 Loach 建立信心及口碑,所以 1969 年開始拍攝的電影《鷹 與男孩》(Kes) 主題也圍繞在社會底層的工人們。此片以礦工兒子為中心,描述 飽受欺凌的男主角在沒有翻身機會的礦坑生活裡,藉由偶然與鷹(Kes)的相遇,短 暫寄予希望的故事。不同的是,Loach 在這部電影中將鏡頭伸入礦工的日常生活 中,探討的不是「群體」礦工現象,而是用更貼近的方式呈現礦坑生活裡真實面 臨的各種問題。

1960 年代以來,隨著古巴危機後冷戰走向低盪時期,美蘇關係鬆弛,社會 大眾逐漸把關注焦點轉移到民間,黑人運動、反核、反越戰、女權伸張,批判性 的社會運動成為顯學,馬庫色(Herbert Marcuse,1898~1979)提倡「社會主義的 人道主義」,成為反獨裁、反專制的「新左派」,傳統蘇聯式、史達林主義式的「新 科學主義」在此成為被撻伐的目標。拍攝《鷹與男孩》的 Loach 正處於這樣的政 治氛圍中。片中 Ken Loach 開始以人道的目光進行對議題的探討,並扮演觀察者 的角色「以『民主的』方式對一個空間打光,無法再對主角以及其他配角作出區 分。」後續的作品也很少偏離此方向。11《鷹與男孩》後來不僅成為 Ken Loach

專訪〉,《電視全覽》(Télérama) 第 2953 期(2006 年 8 月 19-25 日)頁 14-15,周星星譯。網 址:「周星星電影評論」。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6824892,擷取日期:2012/11/25。

9 參見表 2-1-1:Ken Loach 電視/電影作品年表。

10 斯圖亞特•蘭恩著,《挑戰的代言人:肯•洛奇的電影》,頁 11-27。

11 洛宏‧黎谷雷 (Laurent Rigoulet) ,〈Ken Loach 專訪〉,「周星星電影評論」:

14

的經典作品,英國電影學會也將此片票選為二十世紀一百套最佳電影中的第七名。

12此外,《鷹與男孩》由 Barry Hines 的小說《A Kestrel for a Knave》改編而成,也 標榜著 Loach 與獨立作家長期合作的開始。13

藉由辯論呈現迥異立場的拍攝手法,也首度出現於 Loach 同年拍攝的電視 劇《烈焰》(The Big Flame)中,從此成為其鏡頭下的另一個拍攝標誌。14Loach 認 為他是受到莎士比亞的影響,將歷史衝突轉換成戲劇張力的功力以及政治上的問 題。藉由激烈的辯論,「那些從未接受過政治訓練的民眾會因為這一場鬥爭而驚 醒起來,他們會發現到一些新的理念並且會學著執握火把捍衛它們。在我拍過的 這些政治抗爭,主角們會找到一些新的觀點、角度...。」15此外,無論是《鷹與 男孩》或《烈焰》,或是後來的《勞工大眾》、《以祖國之名》,辯論場景均不脫左 派的思辨,不啻是對當代新左派批判風潮的呼應,因此將 Loach 視之為新左派導 演並不為過。

1970 年代由於電影票房市場不佳、電檢制度嚴格等因素 ,Ken Loach 首次 脫離了政治現實的場域,拍攝了第一部電視歷史片《希望之日》(Days of Hope),

描繪二十世紀初愛爾蘭工人的起義。16Loach 本意仍不在歷史,而是企圖經由二十 年代的政經動盪去對照七十年代英國正面臨的失業危機、通貨膨脹等政治環境:

我們希望那些在今天仍感覺自己處於危險中的人,那些正被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抑制工資增長所折磨的人去看看電影。他們會發現所有他們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6824892,擷取日期:2012/11/25。

12 Ken Loach 及其相關作品介紹:

http://bonsaiho.pixnet.net/blog/post/33290801-%5B%E8%8B%B1%E5%9C%8B%E5%B0%8E%E6%

BC%94-%E8%82%AF%E6%B4%9B%E5%8D%80(75)%5D-%E6%84%9B%E7%88%BE%E8%98%

AD%E5%A4%A7%E9%81%93%2B%E5%B0%8B%E6%89%BE%E8%89%BE%E7%91%9E%E5%

85%8B,擷取日期 2012/11/22。

13 斯圖亞特•蘭恩著,《挑戰的代言人:肯•洛奇的電影》,頁 11-27。

14 洛宏‧黎谷雷 (Laurent Rigoulet) ,〈Ken Loach 專訪〉,「周星星電影評論」: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6824892,擷取日期:2012/11/23。

15洛宏‧黎谷雷 (Laurent Rigoulet) ,〈Ken Loach 專訪〉,「周星星電影評論」: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6824892,擷取日期:2012/11/26。

16 此時 Loach 準備要籌拍一部愛爾蘭獨立戰爭的劇情長片,劇本也已完稿,但無人投資,因此 才轉向拍攝愛爾蘭工人的抗爭,這樣的計畫直到三十年後 Loach 拍出《吹動大麥的風》才完成。

參考洛宏‧黎谷雷 (Laurent Rigoulet) ,〈Ken Loach 專訪〉,「周星星電影評論」:

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6824892,擷取日期:2012/11/26。

15

遭遇的這些,在過去都曾經發生過。我們希望他們能從 1926 年工人階級 錯失的機遇和遭受的失敗之中吸取教訓。17

並非純粹探討歷史,Loach「嘗試一種宏大的政治分析...將個人、工業和國 家政治聯結在一起」。18同時期的作品《煤礦的代價》(The Price of Coal),描寫七 十年代礦工的鬥爭,也凸顯導演同樣關懷工人階層的用心。

1979 年英國政局出現了重大轉折,柴契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1925~2013)上台,終結了工黨長久以來的執政。在新保守主義的氛圍下,

此時的政治環境對左派充滿敵意,柴契爾執政控制下的電影創作強調「維多利亞 式的價值觀」和昔日大英帝國的無上光榮。19此時的 Loach 只得暫時放棄他過去 將虛構與紀錄風格融合的作品風格,第一次與英國獨立電視台合作拍攝一部純紀 錄片《領導的問題》(A Question of Leadership),但被審查機構認定未做到平衡報 導而遭到禁播,另一部紀錄片《你站在哪邊?》(Which Side Are You On?)也面臨 類似的處境。加以 Loach 與合作夥伴的理念衝突,201980 年代 Loach 只拍了兩部 電影《外貌與微笑》(Looks and Smiles)、《再見祖國》(Fatherland)。21

1982 年英國第四電視頻道開播,開放允許低預算電影可以在下片後在電視 上播出(其他頻道規定電影下片後需隔三年才能在電視播出),也與獨立製作公 司 在 制度 上予 以改 善 ,給 政治 上 有 獨立見 解 的 個人電 影更多支 持;22此 外 1989-1991 年共產政權的陸續垮台,連帶使得柴契爾極端的保守統治形態跟著告 終,1990 年代的電影環境相對不再惡劣。於是 Loach 又重回六 O~七 O 年代將社 會現實與歷史事件互為指涉的創作風格,作品有《致命檔案》(Hidden Agenda )、

1982 年英國第四電視頻道開播,開放允許低預算電影可以在下片後在電視 上播出(其他頻道規定電影下片後需隔三年才能在電視播出),也與獨立製作公 司 在 制度 上予 以改 善 ,給 政治 上 有 獨立見 解 的 個人電 影更多支 持;22此 外 1989-1991 年共產政權的陸續垮台,連帶使得柴契爾極端的保守統治形態跟著告 終,1990 年代的電影環境相對不再惡劣。於是 Loach 又重回六 O~七 O 年代將社 會現實與歷史事件互為指涉的創作風格,作品有《致命檔案》(Hidden Agen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