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教科書書寫與影視教學設計分析

第一節 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西班牙內戰」

第一節 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西班牙內戰」

本節先行檢視高中歷史教材中關於「西班牙內戰」主題的書寫。根據現行 98 高中歷史課程綱要,高中歷史第四冊第三單元「歷史的轉折」以 19 世紀末(1880 年)至 1930 年代為敘述時限,第四單元「世界霸權的爭奪」的敘述時限則由 1930 年代至 1960 年代,1因此發生於 1936~1939 年的西班牙內戰可分置於此二單元說 明。筆者參考目前發行的高中歷史第四冊共五個版本,將課文中與西班牙內戰相 關部分課文節錄於表 4-1-1;南一版在課文中並無提及西班牙內戰,但在「戰間 期的文化思想」中介紹了相關畫作,因此筆者一併將各版本與主題相關的圖片或 畫作及文字說明整理於表 4-1-2。各版本與主題相關之課後練習部分則羅列於表 4-1-3 進行比較說明。

表 4-1-1:高中歷史教科書「西班牙內戰」文字列表

章節 課文節錄

龍 第三章 戰間期的西班牙好比國際政治舞台的縮影。十九世紀以來,由

1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http://203.68.236.92/95course/content/98-01.pdf

,頁 110,擷取時間 2012/10/30。

99

騰 第一節 3-1.3 戰間 期的西方 世界

於工業發展,中產階級興起,人民進而要求自由和人權。一八九八 年,在美西戰爭中,西班牙戰敗,將菲律賓、古巴等地割讓給美國,

王政腐敗暴露無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西班牙的經濟衰退,勞 工進行總罷工,主張推翻王政。一九三一年,在一片主張共和的聲 浪中,西班牙國王流亡法國,不過新成立的共和政府也因政黨林立、

意見分歧,而陷於動盪之中。

一九三六年間,西班牙法西斯黨人以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1892~1975)為首發動政變,釀成內戰。戰爭初期,德國和義 大利率先公開支持佛朗哥,而蘇聯則以飛機和坦克車援助政府軍鎮 壓佛朗哥。當佛朗哥的軍隊包圍首都馬德里(Madrid)時,市民堅忍 抵抗,引起全世界的注目,激起世界性反獨裁和反法西斯的熱情。

於是英、美、法等國的知識分子和工人群集西班牙,成立國際義勇 軍,人數約達四萬多人,其中著名的國際人士有美國的海明威、英 國的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和智利的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1973)等。而西班牙畫家畢卡索(Paplo

Picasso,1881~1973)本人正居住在巴黎,他從報紙上得知古城遭受 佛朗哥的飛機轟炸,居民死傷數千人,於是以此為題材,表達個人 的立場及內心的痛苦,完成「格爾尼卡」(Guernica)這幅具有時代 意義的傑作。內戰結束,威權統治者佛朗哥贏得勝利,西班牙淪為 法西斯獨裁國家。2

翰 林

第九章 第一節 二、蘇聯對 共產國際

而早在 1934 年即成立人民陣線政府的西班牙,因試圖排除右翼勢 力,引起軍人叛變,於 1936 年 7 月爆發了內戰。內戰爆發後,義大 利及德國以支持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1892~1975)為首的「民 族陣線」(National Front),蘇聯及英、法、美等數十國的反法西

2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新北市: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118-119。

100

與人民陣 線的運用

斯人士,則組成了「國際兵旅」(International Brigade ),支持 由西班牙人民陣線組成的「擁護共和派」(the Loyalists)。結果西

101

102

103

大戰 著克萊拉父親的死。在我的世界裡,死亡是無名氏的魔手,一個挨 家挨戶敲門的推銷員,抓走了許多媽媽、街頭乞丐,或是九十幾歲 的老人家,彷彿他們中了地獄樂透似的。死亡,可能就在我身邊,

它有著人類的外表,內心卻被仇恨所荼毒;死亡可能穿著制服或風 衣,在電影院跟大家一起排隊、在酒吧裡把酒言歡;它早上還帶著 孩子去公園散步,下午卻無情的讓某個人消失在蒙居克城堡的地牢 裡,或葬身無名塚,……。這些都是我這個小腦袋想不透的事情。

我百思不解。或許,這個我以為很真實的世界,其實只是脆弱的裝 飾品罷了。在那個逝去的年代,童年的結束,就像西班牙國鐵局的 火車一樣,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

摘自 卡洛斯‧魯伊斯‧薩豐著,范湲譯,風之影,頁 56 問題:

如同台灣經歷過白色恐怖,西班牙的歷史也走過晦暗、悲情的 年代。在閱讀完上述資料後,請討論下列問題:

1. 藉由歷史想像,文學使我們更貼近歷史的真實面。如果你是達 尼,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你會如何面對這些政治的迫害、生命 的卑微與無奈?

2. 佛朗哥實施威權統治的時代背景為何?和台灣的情況是否有類 似之處?12

翰 林

無 無

三 民

第三章 歷史的轉 折

問題與討論

1.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的政治寓言 小說動物農莊,內容敘述農莊的豬號召動物們推翻人類的剝削,

12 《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四冊》,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 123。

104

105

法西斯黨人的活動,這是西方民主發展過程中的頓挫」,在畢卡索畫作「格爾尼 卡」下才以說明敘述內戰來龍去脈(參見表 4-1-2);全華版則只提及英、法對西 班牙內戰實施不干涉政策。南一版在課文部分完全沒有敘述。

根據表 4-1-1,龍騰版、翰林版、三民版均在第四冊第三單元提及西班牙內 戰,全華版羅列於第四單元,在課綱編排中,第三章單元與西班牙內戰相關部分 的重點為:「戰間期西方的政治、社會和文化思想」;說明則如下:「大戰的結果,

歐美有戰勝國、戰敗國之分;而依巴黎和約的新秩序有得利國和失利國之分;戰 後一二十年,各國的經濟也有順境和逆境之別。在政治社會上,各國自由主義的 發展困難重重,反之右派保守勢力(含法西斯主義)或左派社會主義勢力則影響 政局。」第四單元相關部分的重點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說明部分為「1929 年的經濟大恐慌促使日本加緊侵略中國,進而引發中日全面戰爭。同時,它也影 響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政權之崛起及對外擴張,最後釀成世界大戰。另外,這段 期間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及國際共產勢力的滲透擴張也值得分析說明。」15

依據課綱之規定,「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重點』,都必須涵括在 教科書之中。」「說明」則是針對單元、主題和重點的解釋,提供給相關使用者 參考。但「在一綱多本理念下,宜以『說明』欄中的知識點為基礎,依照各單元 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的歷史脈絡。」16意即在不違反課綱基本架構下,未納入

「重點」、「說明」的西班牙內戰可以在一綱多本下自由被撰寫者發揮,甚至可以 不被納入教科書的書寫中,因此上述五個版本無論編纂字數或篇幅完整與否,甚 或如南一版完全未以課文提及,也並未悖離課綱要旨。

但就以西班牙內戰在戰間期乃至二戰,甚至是戰後至今的重要性而論,則遠 非課綱架構所能凸顯。一則內戰發展引入各國意識形態之爭,尤其是戰間期崛起 的兩大極權勢力-法西斯與共產黨,二則內戰結果造成佛朗哥政權建立,進而引

15 高中課程歷史課課程綱要(98 年版),http://203.68.236.93/doc/95course/content/98-01.pdf

,歷史學科中心,擷取日期 2013/8/7,頁 109。

16 高中課程歷史課課程綱要(98 年版),http://203.68.236.93/doc/95course/content/98-01.pdf

,歷史學科中心,擷取日期 2013/8/7,頁 106。

106

發德、義法西斯勢力更加肆無忌憚的擴權而釀成世界大戰;三則內戰期間眾多知 識份子留下的各種革命書寫文獻或畫作,均可讓授課教師充分發揮及將相關課程 連結。

在高中歷史課程編排上,共產主義和法西斯政權的發展分別論述於第三和 第四單元,到第四單元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軍事史方式呈現雙方的戰爭關係。

法西斯與史達林共產主義均有極為顯著的極權特色,授課教師可由第三單元講述 經濟大恐慌造成的民主意識萎縮,延伸談論至何以內戰會成為兩方極權勢力角逐 的戰場。再者雙方的勢力(意識形態)對峙早在內戰時期即可見端倪,若可在內 戰中說明法西斯與共產主義的對立關係,也更可以了解何以二戰後期德蘇雙方會 走向決裂。因此在授課的敘述脈絡下,西班牙內戰在思想或意識形態上實有串聯 前後章節的必要性。

反觀現行高中五版教科書,僅有翰林版提及內戰中法西斯與共產主義的對 立,但並未提及形成兩方意識形態的共同背景,也未延伸提及法西斯獲勝後的發 展。龍騰版重點放在政治史的敘述,只提及「反法西斯」,但未提及反法西斯的 意識形態;三民版只提佛朗哥法西斯政權在內戰時的擴權,全華版則將內戰中的 意識形態對立直接省略不提。在教科書敘述的侷限下,前述內戰的連結性只能由 授課教師自行補足。

除了成為國際意識形態對峙的場域,西班牙內戰也是各國外交政策延伸下的 縮影,甚至最終由其左右了戰局。授課教師可藉由內戰說明美國的孤立主義、英 法的綏靖、不干涉政策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恐共思維。各國為求自保的外交手段,

最終導致西班牙落入獨裁政權之手,正可解釋西方國家的錯誤決策與法西斯的擴 張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聯,相較於此,傳統教科書中「德國入侵波蘭,引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寫則稍嫌片段及薄弱。在各版教科書中僅有全華版提及美 國及英法的外交政策與內戰的關聯,實屬可惜。

內戰相關的知識分子著作及文獻,筆者則擴大定義,除了直接由內戰影響

107

而留下的作品,也包含提及內戰後佛朗哥獨裁政權的作品,及受內戰啟發延伸的 著作。教學活動進行中除了認知目標的達成,情意目標也是達到教學成果的要素,

探討內戰相關作品,不但能豐富及活化課程內容,也能對學生動之以情,進一步 使其內化形成正向的價值觀。如西班牙畫家達利所繪〈西班牙內戰的預感〉,以 圖像將戰前國內左右派劍拔弩張的對立姿態及詭譎氣氛真實的呈現,讓學生能藉

探討內戰相關作品,不但能豐富及活化課程內容,也能對學生動之以情,進一步 使其內化形成正向的價值觀。如西班牙畫家達利所繪〈西班牙內戰的預感〉,以 圖像將戰前國內左右派劍拔弩張的對立姿態及詭譎氣氛真實的呈現,讓學生能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