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在文檔中 誌 謝 (頁 128-133)

之應用,有鑑於此,本研究之結論有下列三項:

一、 瞭解遊客偏好之道路景觀類型,及實質景觀影響之因素,藉由生 態設計法之導入,使之減少道路開發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性之衝 擊,創造一條具有高度美質評價之景觀道路。

二、 結合景觀與生態之設計手法,達景觀美質之效益與生態平衡之觀 點,以永續經營為目的。

三、 藉由評估、統計分析之結果,以期作為日後國家公園開發景觀道 路之參考依據。

7.2 建議

一、針對國家公園制定相關規範之建議

國家公園因景觀自然、生態豐富,所以在制定管理規範時更 須謹慎思考之可行性,故本研究之建議如下:

(一) 限制遊客人數

光觀休閒活動的興盛促使人們擁抱大自然的機會增加,自然 山區的活動亦是許多遊客愛好之ㄧ,雖遊客呈現絡繹不絕之型態 出現在國家級之景觀中,但相對地遊憩品質、自然環境品質就無 法做到面面俱到,故本研究建議限制遊客人數,提供遊客一定水 準的遊憩品質及遊憩體驗之感受,以達永續經營之目的。

(二) 行前之教育

遊客若知識教育之不足或行為過於不安分,對於道路景觀恣 意的破壞,造成自然山區生態、景觀之不平衡,故本研究建議應 針對遊客作行前教育,使遊客對自然景觀有更多之認識,告知大 自然存在之必要性,及不任意的帶走或留下等相關規定,藉由這 些相關規定,使自然山區景觀得以保存,亦使遊客對於此趟旅遊 多些意義。

(三) 定期維護及清潔

國家公園是一個重視景觀之場所,對於會影響整體視野景觀 之因素是不容許存在地,故應定期派人維護及清潔,還給大自然 一個乾淨、清潔的空間,也提供遊客一個舒適清靜的遊憩環境(如 圖 7.1 所示)。

圖 7.1 提供舒適清淨之遊憩空間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四) 舖設舒適之道路

由於在針對遊客作美質評估問卷期間,大多數遊客認為二本 松至雪見遊憩之路段景緻優美,但唯獨道路未舖設舒適便利之道

路供遊客行走,故建議舖設舒適之道路提供遊客欣賞沿途景緻之 用。

(五) 道路路燈之設置考量

設計道路路燈時,考量路燈設置燈盞數不宜過多,亮度不宜 過於明亮,應以夜間動物為第一優先考慮,盡量保留原生動植物 棲息之習性。

(六) 垃圾桶之設置

垃圾桶其主要作用在維護當地整潔,但設置過多反而呈現反 效果,故應定點設置或是考慮設置於休憩平台、遊憩場所、停車 空間,保持原始自然空間的乾淨。

(七) 動植物棲息空間之考量

在考慮人為活動時,也應考慮動植物之棲息場所,如設置涵 管供動物有行走休息之空間,再開發兩側道路時以不破壞稀有植 物為原則,讓原有的歸屬於自然,達到真正的生態平衡。

(八) 選擇可適合完全邊坡之生態,此種方式不但能有良好之護坡 功用,在景觀方面更是達到視野寬廣之效果(如圖 7.2 所示)。

(九) 於土石鬆動之邊坡,可採取砌石塊推疊、石籠牆、廢輪胎擋 土法,雖這些工法在於景物方面只有減分作用,但若對遊客 作行前教育,相信此趟旅遊意義非凡。

(十) 而連續纖維補牆土法則最適合用於國家公園,因此工法延展

性佳、植生易於生長,也可採用台灣本地適合的草種與花種 進行綠化。故對整體性而言極具美感之價值,藉此方式將景 觀與生態做結合。

二、後續研究建議

(一) 本研究是藉由實驗組及對照組之比對結果,瞭解遊客偏好之 道路景觀類型,其此種評估方式較偏向靜態模擬方式。故本 研究建議可藉由動態電腦 3D 模擬之方式,以連續性播放給遊 客觀賞,瞭解遊客偏好道路景觀之類型。

(二) 本研究是以步行者之觀賞角度作美質評估方式,其建議亦可 採以乘車者或駕駛者之觀賞角度作美質評估,將兩者評估方 式結合,以滿足不同遊客觀賞道路景觀。

(三) 雪見地區因道路類型不同有產業道路、自然生態道路、人文 道路、北坑溪古道,而本研究此次是評估自然生態道路,故 在後續研究中建議評估範圍針對人文道路進行探討,串連自 然生態道路及人文道路,提供遊客體驗不同道路景觀類型。

在文檔中 誌 謝 (頁 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