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管理意涵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0-75)

寺廟會因為神祇的靈驗程度與信徒本身的需求等,形成了所謂的香火鼎 盛。通常寺廟的財務收支狀況並不提供給信徒觀看,加上若無完善之財務監督 制度,容易造人特定人士專權或帳目不清的情況,因此提供透明的財務收支狀 況,是未來經營寺廟的人事應該推動的。

寺廟的經營管理,必須以經營策略,擬訂宗教觀光與文化活動,旅遊休閒 為導向,負責寺廟大小事務的運作,現今多數寺廟的管理組織與祭祀組織的成 員互相重疊,跟以往界定明確的現象有所不同,以往管理組織著重於掌管寺廟 財務方面,祭祀組織就要負責許多祭祀活動,具有成員較管理組織多、任務較 為繁雜等特色,而通常一間寺廟的規模大小,就可以從其管理組織、祭祀組織 的成員多寡以及凝聚力的強弱能看出。寺廟面臨社會變遷需要適度投合信眾的 需要,調適風格以迎合大眾信仰的口味,在組織的運作方面,必要要著重內外 部的溝通協調,無論是領導人、幹部、信眾間建立良好地互動模式,透過嚴謹 的管理機制,完全發揮出所有信眾對該寺廟團體的虔誠,形成集體的共命體驗,

而且傳統宗教信仰相對於其他教派的優勢,結合觀光旅遊休閒文化活動,是長 期與社會體系相共存,每間傳統寺廟的創立幾乎都與地方、族群的關係密不可 分,寺廟的歷史可以說等同於地方的開發史。

第 二 節 管 理 意 涵

一、建立寺廟完善的管理制度,並參考管理技術上的新思維

傳統寺廟組織制度化未盡完善,當加入寺廟組織的人動機複雜化,就會導 致宗教精神及寺廟的形象落入世俗的利益衝突之中,因此,寺廟的管理制度必 須訂定完善,職責分明,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另外還必須參考管理技術的新 思維,以寺廟之經營,希望大家來廟宇參觀。

二、建立各寺廟完整之文史資料,主動行銷特色

不少寺廟文史資料缺乏,造成信眾無法認知其所參拜的神祇及民間信仰所 的意義為何,不知對神祇的崇拜信仰為何,因此寺廟有必要結合學界及地方文 史工作者整理相關之文史資料加強宗教與歷史對信眾之教育性,並展現其寺廟

之特色,達到寺廟行銷的目的。

三、做好寺廟服務品質,結合信眾向心力

透過參拜與各種宗教儀式,建立信眾與寺廟的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 是廟方的神職人員,透過解籤、問乩、講經宣道及形形色色的民間宗教儀式為 信眾進行服務,過程必須本持神佛慈悲的宗教價值觀下進行,才能聚合信眾的 向心力。

四、整合各寺廟資源,營造大型宗教文化活動 (八天七夜遶境)

每間寺都有本身特色的宗教活動,大廟或者各村莊唯一之信仰中心,大型 之宗教文化活動,對活絡地方觀光、文化產業影響有限,若能整合寺廟間之資 源,推出極具特色之宗教活動,並與政府觀光規劃互相配合,可以達到多贏的 局面。

五、寺廟應提供世俗關懷,提升社會觀感

寺廟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性」,公益性質雖不如一般非營利團體來的強 烈,但是寺廟的收入都源自於社會大眾的捐款,應該具備慈的動機與行為,透 過社會關懷付出,達到宗教寺廟慈悲濟世特質。

六、宗教的旅遊是寺廟經營的最好方法

信徒的信仰,除了透過參拜,宗教儀式過程外,旅遊進香是培養情感凝聚 力的好方法;信徒對神明的信仰加深,個人捐獻也隨著增加,進香活動是每年 必辦的重要活動,每次的舉辦必會伴隨著香油錢的流動,有了良性的互動,寺 廟才能造福更廣大的信眾。

參考文獻

大甲鎮公所,大甲鎮誌。

王士峰(2005),寺廟志工管理,收綠於 2005 年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南 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舉辦之寺廟經營管理研究營文集。

王振軒(2003),非政府組織概論,台中:必中出版社。

王順民(2001),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公司出版。

台中縣文化局,大甲媽祖文化節(2003-2008)。

台灣省寺廟教堂調查表(1960),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江銘(2002),家將,台北:綠色旅行文教基金會。

李世雄(2002),寺廟事務範本,嘉義市政府編印。

李秀娥(1999),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奕德(2007),南華大學非營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傳統寺廟組營管理—

以嘉義市具代表性廟宇為例。

阮昌銳編著(1999),台灣民間信仰,交通部觀光局訓練教材。

卓克華(2003),從寺廟發現歷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吉郎、金玉琦(2002),公益創投—非營利組織資源開發與創新管理新趨勢,

嘉義: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舉辦,第三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究會論文 集。

林美容(1993),台灣的民間信仰與社會組織,收錄於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 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林美容(2006),馬祖信仰與台灣社會,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林進源(1994),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台北:進源書局。

林衡道(2001),台灣歷史民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城隍廟庚辰慶成祈安建紀念特刊。

張裕忠(2005),寺廟財稅實務管理,收錄於 2005 年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

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舉辦之寺廟經營管理研習營文集。

莊金德(1996),清廷對台灣實施禁海政策的經緯,文化大學研究所、台灣省文 獻委員會合編,收綠於《台灣文物論集》。

連橫(1918)台灣通史卷 21(香治志),台灣通史社發行。

陳小沖(1993),台灣民間信仰,廈門:鷺將出版社。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

傅篤誠(2002),非營利事務管理---議題導向與管理策略,台北:新文京開發出 版有限公司。

傅篤誠(2003),非營利事業行銷管理,嘉義市: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載於蕭新煌(編)(2000)非 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出版社。

黃文博(1997),台灣民間信仰與禮儀,台北:長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有興、甘村吉編撰(2003),澎湖民間祭典儀式與應用文書,澎湖縣文化局出 版。

溫國良譯(1999),台灣總督府公文類宗教史料彙編,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葉振輝(1995),台灣開發史,台北:臺原出版社。

劉還月(1994),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台北:臺元出版社。

增田福太郎(1942),台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古亭書屋譯,台 北:眾文圖書。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