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依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分別針對各版本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之內涵與各版 本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內涵之比較結果提出以下結論。

一、各版本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之內涵

(一)育成版音樂欣賞教材圖片比例最高,教材內涵著重音樂欣賞曲目的基礎介紹,重 視西洋古典音樂的欣賞,實施以辨認音樂要素為主的簡介性欣賞教學。

育成版在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例方面,正文佔五成以上;圖片比例方面,圖片與頁 數的比例以及圖片與欣賞曲的比例皆為各版本之冠,可知育成版對於視覺與聽覺間相互 連結的重視。

教材內涵方面,正文內容比例、教師手冊教材說明比例與音樂欣賞法比例分別以作 品分析(55.3%)、各國音樂家(41.3%)及簡介性欣賞法(42.9%)為最高,可瞭解到

其音樂欣賞教學內容強調對音樂作品本身及作曲者的認識,較少涉及時代背景與文化脈 絡以及演出型態,並藉由簡介性欣賞對作品進行整體的聆聽,搭配以辨認音樂要素為主 的音樂欣賞評量方式,使學生容易掌握聆聽音樂作品的方向,對音樂作品產生初步的瞭 解。

在 60 首音樂欣賞曲目(包含 6 首重複曲目)之中,育成版較重視西洋古典音樂(n=51)

的介紹,最熱門的曲目為「動物狂歡節」,因此,研究者認為對於曲目的選擇宜更多元;

欣賞曲本身強調原著音樂的欣賞,改編樂曲的數量相當少,可知其較為注重學生對於樂 曲原貌的欣賞。在四個版本中,育成版是唯一於部份譜例中,附有曲調與伴奏的版本,

有助於學生瞭解旋律與伴奏間的關聯,增進對樂曲的認識。

(二)南一版音樂欣賞教材比例最高,教材內涵以樂曲簡介為基礎,強調於課程中培養 學生聽辨樂曲主題與分析之能力。

南一版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例方面,正文比例(58.3%)為各版本音樂欣賞教材比 例最高的版本。

教材內涵方面,作品分析為正文內容(74.1%)與教材說明(37.9%)中比例最高 的項目,其中均以樂曲簡介為作品分析之主要教學活動。主題欣賞法(40.2%)與簡介 式欣賞法(32.7%)為南一版最常實施的音樂欣賞教學法,而讀譜欣賞法(15.9%)也 有一成以上的比例,再搭配豐富的譜例資源(106.3%),平均每首樂曲皆附有 2 個以上 的譜例,可知南一版重視學生聽辨樂曲主題與分析之能力,有助於學生由直覺性欣賞階 段提升至認知欣賞階段。補充教材方面,南一版較少使用補充教材;評量方面,為各版 本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比例差異最大者,形成性評量重視課堂討論、聆賞後唱奏曲 調或節奏與辨認音樂要素,能於課堂中及時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然而總結性評量僅有 1 次(展演),較不強調學生整體學習成果的評量。

音樂欣賞曲目數量多(n=84),曲目選擇以西洋古典音樂為主。著重原曲之欣賞,

但其改編樂曲的選用數量亦為各版本之冠,其部分樂曲以填上中文歌詞的方式進行改 編,研究者認為有助於學生以多元的方式學習音樂,並累積不同的音樂經驗。

(三)康軒版音樂欣賞教材譜例數量多,教材內涵強調主題譜例分析的教學,教學評量 方式最多元。音樂欣賞曲目豐富且未重複,為樂曲類別最多元的版本。

康軒版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例方面,亦以音樂欣賞教材為主,其中,譜例資源最為 豐富,譜例與頁數比例(119.3%)為各版本之冠。

教材內涵方面,正文內容比例與教師手冊教材說明比例皆以作品分析(51.4%、38.9

%)為最高,正文內容部分的作品分析以主題分析為主,並為各版本之冠,藉由譜例的 輔助,有助於落實對欣賞樂曲主題的認識;教材說明則以樂曲簡介為主,提供教師實施 主題分析教學前之準備資料,使音樂欣賞教學更為完整。雖然康軒版重視主題分析教 學,但僅於特定樂曲中提供相當完整的譜例資源,如:第一冊「新世界交響曲」提供 8 個譜例、第五冊「展覽會之畫」提供 11 個譜例,因此,康軒版仍以簡介性欣賞法為主 要教學方式。教學評量方面,康軒版為各版本中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比例最為平均 者,形成性評量以問答與討論及書寫學習單為主,其中學習單提供的數量為四個版本之 冠,提供教師更多的教學資源,總結性評量則以檔案評量為主,能以多元的方式實施教 學評量。

音樂欣賞曲(99 首)為各版本之冠,且所有曲目皆未重覆。整體而言,康軒版仍舊 是以西洋古典音樂為重,演出型態亦偏重演奏曲,幾乎為演唱曲的 3 倍,然而其六個樂 曲類別皆有涉獵,為欣賞曲目最為豐富與多元的版本。

(四)翰林版教材譜例與欣賞曲的比例最高,教材內涵之時代背景與文化脈絡比例為各 版本之冠,且豐富的補充教材有助學生進行進階學習。音樂欣賞曲目之本國音樂與流行 音樂數量為各版本之冠,最為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翰林版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例方面,翰林版為正文比例最低的版本,相對地其音樂 欣賞教學建議時數比例(40.1%)也最低,然而仍有五成以上的比例,譜例與欣賞曲的 比例(216.0%)為最高的版本,整體而言,翰林版音樂教材分配較其他版本平均,但仍 提供豐富的教材內容,不乏對音樂欣賞教材的重視。

教材內涵方面,正文內容比例與教師手冊教材說明比例分別以作品分析(65.9%)

與各國音樂家(24.1%)為主,其次為時代背景與文化脈絡的介紹,課本與教師手冊的 比例均為各版本之冠,其著重的教學法為簡介性教學法(40.8%)。由此可知,翰林版強 調對作品背景、作品本身與作曲家的瞭解,藉此學習感受音樂風格的過程,有助強化學 生的音樂知覺能力與音樂感受能力,使音樂欣賞學習能進階至概念階段。翰林版課本補 充教材(154 次)最為豐富,且涵蓋七個類別,藉由補充資料與思考引導拓展學生音樂 欣賞的學習,對於音樂欣賞能力較佳的學生亦提供其深入學習的機會。評量方面,形成 性評量(74.2%)為總結性評量(25.8%)的近三倍,分別著重課堂的討論與檔案評量 的製作,能多元的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

音樂欣賞曲(75 首)皆未重複,數量分配平均,整體而言,翰林版欣賞曲目以西洋 古典音樂為主,但對臺灣音樂(20 首)的介紹亦為各版本之冠,其流行音樂(10 首)

的數量也最多,音樂欣賞曲目多元。演出型態方面,演唱曲目多於演奏曲目,歌曲欣賞 內容較為豐富,係與其他版本不同之處。譜例方面,平均每首樂曲有 2 個以上之譜例,

搭配實施比例次高的主題欣賞法(31.6%),研究者認為有助學生於欣賞過程中辨認主題 旋律,增進對欣賞曲目的認識。

二、各版本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之比較

(一)各版本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例

1. 音樂欣賞教材均超過五成,為教科書之主要音樂教材

各版本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教材皆佔有五成的比例,可知在國民中學階段的音樂 教育,著重音樂欣賞知能的培養,藉由音樂欣賞教學的實施,有助於拓展學生欣賞曲目 的範圍與數量。

2. 音樂欣賞教材附錄比例均低於一成,以直笛曲與歌曲之補充為主

各版本之教材附錄,音樂部分主要以直笛曲與歌曲補充為主,僅有少數的音樂欣賞 學習單或補充資料的提供,其中以育成版附錄提供之欣賞教材最多。

3. 各版本音樂欣賞教材圖片比例與譜例比例高,整體頁面圖文並茂

圖片方面,研究者統計教材中有編號的圖片比例已高達 68.8%,但教材中還有許多 插圖並未加註編號,如康軒版第一冊「四季讚歌」單元中介紹之「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即附有四張以春夏秋冬為主題的插圖,若再加上教材中以背景圖片方式呈現之插圖,圖 片比例將更為增加;而圖片與欣賞曲比例方面,除了康軒版之外,其他版本平均每首欣 賞曲目即附有一至二張圖片。譜例方面,平均每頁音樂欣賞教材皆有一個以上的譜例,

且平均每首欣賞曲目即附有一至二個譜例。因此,研究者認為以如此豐富的圖片與譜例 資源作為學生音樂欣賞時的參考,並藉由視覺刺激拓展學生的想像力與促進藝術間的連 結,應有助於其欣賞能力的培養。

(二)各版本音樂欣賞教材內涵

1. 音樂欣賞教材正文以作品分析為主,多數版本著重外國音樂家與西洋古典音樂的介

音樂欣賞教材正文方面,多以作品分析之作品簡介為主,其中康軒版則強調作品分 析之主題分析;其次各版本均注重外國音樂家的介紹,除了翰林版於課文介紹中較為重 視臺灣音樂之介紹外,育成版、南一版與康軒版皆強調外國音樂家與西洋古典音樂為主 的音樂作品,較少使用學生較為熟悉且貼近其生活經驗之教材。

2. 正文之補充教材內容以教材延伸、人物介紹與詞彙為主

各版本皆於正文內容之周圍頁面提供補充的教材,其中以教材延伸類出現次數最 多,幾乎為人物介紹類與詞彙類的一倍,不僅可提供學生進階學習的方向,亦可提供教 師實施延伸教學的參考。

3. 各版本音樂欣賞教學建議時數佔四成以上

各版本音樂欣賞教學建議時數,除了育成版未說明之外,其餘皆佔有音樂教學建議 時數的四成以上,其中南一版更高達近五成,若搭配教材正文比例觀之,更能證明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