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聖經箴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從蘊釀構思到實施融入式生命教育教學,斷斷續續的拖延了一段時間,當中 有許多的因素影響到研究的進行,然而我在這過程當中,腦子裡未曾間斷的想 著:要怎樣與協同研究老師合作,才能客觀紀錄融入式生命教育在幼兒園進行的 真實現況?對於一個身處於此情境的學前幼兒園主管,有時想不讓協同教師及教 學受到影響是不容易的,行政工作職務與園內的雜務,多少都會影響研究者參與 教學的完整性及造成干擾,但這就是實際的情形!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結果與發 現,歸納出一、從園所長角色探討幼兒園推展生命教育的資源 二、從園所長角 色瞭解幼兒園推展生命教育的限制 三、檢視生命教育融入學前教育階段的問題 四、檢視幼兒接受生命教育教學後的變化四部份,期待能拋磚引玉,讓有心一起 耕耘學前生命教育的園所看見:生命教育不難!重要的是---有心!願意開始!

能夠堅持!生命之樹必將燦爛成長!

壹、 從園所長角色看幼兒園推展生命教育資源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從一個行政人員及參與教學的老師等不同角度,發現幼 兒園在實施生命教育時的資源有下列幾項:

一、充裕的時間

學者專家及研究皆指出: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要採多元、生動活潑的方式進 行,藉由遊戲、繪本、說故事、種植、飼養活動、體驗活動、影片欣賞、角色扮 演、參觀等方式實施融入生命教育,引發幼兒的討論分享,配合豐富而多元的軟 硬體設備實施的結果,對幼兒之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同理心的發展,以及面對

死亡之態度均有積極正向之幫助,幼兒園階段課程普遍沒有分科、不趕進度、無 考試壓力,配合幼兒適合實際操作體驗的學習特徵,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隨機隨 需要導入生命教育教學,讓幼兒經由一次又一次真實體驗的經驗,建構正向積極 而真實合用的價值觀與人生態度。本研究過程中,在飼養、照顧、觀察、等待蠶 寶寶生命成長與蛻變的過程,幼兒面對許多的自我挑戰,諸如:如何克服害怕?

如何細心、如何輕巧照顧?擔心蠶寶寶死亡的心情?怎麼當一個稱職的照顧者?

當生命的變化與預期不同時,師生的學習;飼養過程中,老師透過不同事件發生 的當下,隨時隨機帶領幼兒討論、面對(蠶寶寶死亡、被強行拿走等事件),將 生命應有的態度(勇敢面對問題、負責任)自然的融入其中傳遞給孩子,正是化 生命教育於生活的每一時刻的最佳時機,亦是研究者主張以融入式方式進行生命 教育之因!

二、家長高度的關注與參與

相較於國小或國中、高中階段的孩子,學前幼兒因為年紀小,而幼兒園亦是 幼兒除了家庭之外,初次接觸的社會生活環境,因此,家長對於幼兒園的教學或 各樣活動,有較高的關注及投入時間和心力,生命教育是隨時隨地不分學校或家 庭,因此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更是和幼兒生命教育密不可分,家長對於生命 教育觀點的認知,深深影響著對生命概念解一知半解的幼兒,家庭中的父母親扮 演著重要的角色。親師雙向良好的互動,鼓勵家長一同參與生命教育之落實,常 能為幼兒生命教育帶來美好的果效。

三、幼兒單純且感受性高

吳庶深(2002)認為:靈性教育就是關懷生命、體會生命、發展生命力量的 教育。生命教育除了探討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觀,建立人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 和內在生命(此內在生命極為靈性教育)有良好的關係,也帶來生活態度、行為 習慣、壓力調適、人際關係甚至是身心健康的改變。生命教育需要從小被不斷的

教導,更需要有良好的典範幫助他學習;幼兒的可塑性高,行為、信念一有偏差 很快就可以導正;同樣的,大人若不警覺正向、積極、尊重、感恩等生命價值觀 教育的重要,常常讓兒童沈浸在錯誤的價值觀中,到長大了再想去培養正確的言 行舉止或思想意念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從認知發展的角度觀之,在人一生的 成長過程之中,每個兒童都必須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每一步試探性的行動或每 一個假設,都代表者為了認識這個世界所做的努力,而所有的行為是由生理狀況 與環境交互作用決定的。每一個階段必然建築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之上、發展乃 是不斷承前啟後的、兒童時期所建立的基本習慣、態度以及人格特質,均具有相 當的持續性,是青少年發展與成人生活適應的預備(蘇建文等,1991)。嬰兒期 是靈性發展最基礎、最重要的時期,嬰兒與照顧者從餵奶、換尿布的互動下,逐 漸發展一種「信任感」或「不信任感」,當嬰兒的基本需求(餵食、吸吮、溫暖 舒適、感官刺激、以及愛和安全感)被即時滿足時,就對世界發展出信任感。而 2-3 歲嬰幼兒是大小便訓練的發展關鍵時期過程中,父母與師長若能適時的給予 合宜的教導與鼓勵就能使孩童有成就感,容易培養自動自發的個性,幫助他建立 好的自我價值。3-6歲幼兒學習的重點在「等候」及「尊重他人」,父母和師長要 教導幼兒自我約束、自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等候和尊重,並且培養其獨立 學習的習慣(蕭志真,2004)。相關研究者(戴琲樺,2006;蕭秋娟,2002;蘇 黃美菊,2004)皆肯定幼兒教育階段不分科的統整式教學,正是實施生命教育的 最佳時機,值此學前幼兒正值單純而感受力高,學習模仿能力情之際,幼稚園階 段實施生命教育,正可協助幼兒認識自己,培養尊重自己、他人與自然環境的生 命,學習良好人際互動關係,為建立正向而積極的生命態度奠基。

貳、 從園所長角色看幼兒園推展生命教育的限制

因著兼具行政人員及參與教學的老師的不同角度,進而發現幼兒園在實施生 命教育時的常遭遇的限制有下列幾項:

一、同仁與家長的認同和支持與否

很多家長因為不懂但卻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深怕如廣告所言「輸在起跑 點」,因此觀念上轎以學習成就為導向,而家長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價值觀,小朋 友就會因此覺得成績好代表一切都好,思考事情的面向會變得比較窄一點,而是 只看到智育方面的表現。園所內仍有少部分的教師同仁對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停留 在認知階段,尚未能內化於日常生活隨機行之,身為學前教育的工作者,我深覺 有責任將生命中的優先秩序幫助老師內化,並且教育家長,讓家長從目前偏差的 教育價值觀中,重新重視生命的終極價值,以導正過度講求功利和實用主義的價 值文化,減少不當殘害自身與他人生命的社會現象。適時的藉由生命教育的推 動,讓個人和社會趨於一個比較理想、完美的狀態。當園所內的同仁與家長都認 同融入式生命教育理念時,園所就能事半功倍的實施融入式生命教育,成就美好 生命花園的目標。

二、幼教師需要內、外在生命教育能量的充實

聖經箴言22章6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本研究發現生命教育的推動,必須透過教師的指導及重視,方能有所成效,而教 師對於生命教育的信念,將會影響幼兒的學習,教師對於:「教學應是師生合作 建構意義的歷程,而非單向的知識灌輸,教師進行的活動應該能提供幼兒思考與 主動學習的機會,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幼兒的興趣,從中建構意義」都有基本的認 知與認同,但實際進行教學時,卻常易出現所提的問題大都有預設答案,教學過 程表面上是討論,實際上是要幼兒接受教師所要教導的知識,是單向的灌輸、較 少提供幼兒思考的機會與雙向的互動的情形,因此可知,知〝道〞到能以行〝道〞

是需要時間去實踐與內化的,幼教師本身的內在生命需要先被感動,能以敏銳於 周遭生命的變化與美妙,喜樂接納欣賞自己,進而方能引領幼兒尊重、愛惜每個 生命。

三、家長更需要生命教育

現在的家庭因為生養子女數減少,對於家中的幼兒多了許多的關愛與保護,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也促成雙薪家庭的增加,為了疼孩子及節省家長的時 間,幼兒生活中許多原本應該自己做的事(例如:穿脫衣褲鞋襪、自我餵食、飲 水……),都由爸媽或爺爺奶奶甚至外傭代勞,成就了一群「茶飯來就張口、鞋 襪來高抬腳」身體不動、雙手不勤的生活遲緩兒,常常要到進入團體生活才開始 全家一起學習與調整,這正是傳統中國文化的仕大夫觀念,所造成中國人只在乎 孩子的智育成績,不在乎孩子是否會生活?能否在現實生活中過的怡然自在的隱 憂!一個無法從日常生活得到智育成就之外的孩子,他要如何喜樂面對每天的生 活?Life education 不只是知識性的生命教育,更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 活教育,生命在生活中得到實踐,生活的點滴成就生命的脈動!本研究發現父母 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會從父母的眼中看見生命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家長 對生命的態度和行為,自然影響著學生的觀念和看法,所以,在生命教育的路途 上,家長是不可缺席的成員。因此家長也需要成長,以自身的榜樣來感染孩子,

所以建議家長注重身教,利用一些和生命主題相關的圖畫書,進行親子共學生命 教育,在共學中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建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