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設計一套「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的課程模式:

(一)先將「環境議題」融入課程可提升學習成效:

本研究運用 10 週的時間,將「環境議題」融入語文課程及生活課程,讓學生 對於環境教育及保育觀念建立初步的概念;先建立概念之後,再進行戶外環境鄉 土教學,於活動過後再運用學習檔案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進行討論與思考。

研究者在進行研究之前思考:吾研究之方向以主題式戶外教學為主軸,若設 計之課程直接進入「戶外教學課程」,是否少了些什麼?研擬運用十週的時間將「環 境議題」融入語文課程及生活課程,讓學生對於環境教育及保育觀念建立初步的 概念,先建立概念之後,再進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

在整個行動研究過程中,發現建立概念的重要性,也因為有十週的環境保育 課程設計,讓學生在「環境保育」及「生態觀」建立起正確的觀念,也因為正確

將「環境議題」

融入課程

(十週)

學習檔案記錄 學生的學習歷程 (一週)

進行「戶外環境鄉 土教學」

(一週)

建立概念 行動,執行 討論與思考

價值觀的建立,在爾後的課程進行中,更為順暢。因此,其建立概念的過程有其 必要性。

經歷十週的概念建立過程,給予學童足夠的思考及沉澱空間,再帶入「戶外 環境鄉土教學」的主題活動過程,除了可以再次將「環境保育」、「生態保育」的 觀念加深加廣,更可以將此觀念落實、實踐;透過戶外教學的實踐過程,藉由學 童的學習檔案記錄,以觀察並紀錄學生的學習歷程,透過師生的共同討論與思考,

達成一共同的「執行目標」,此一「執行目標」又可以做為下一次進行「行動研 究」的另一個方向。

因此,本研究所設計之「戶外環境鄉土教學模式」可做為日後進行戶外教學 行動研究的一個參考方向。

(二)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的實施成效:

依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有效利用「社區資源」進行戶外教學活動,可豐富 教師的教學資源,亦可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將其整理如下:

1.運用「社區資源」,可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

余安邦(2005),余安邦、鄭淑慧(2008)皆提及善用社區資源可豐富教學 內容。以研究者之研究場域鹿野鄉而言,鹿野鄉本身擁有豐富的環境資源,而透 過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統合鹿野鄉的環境資源並做整理,提供豐富的人文資源,

這無形中是給教師提供一種助力,教師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助,社區發展協會 會提供鹿野鄉相關的資料、提供志工負責解說,教師從中可以獲得在地文化的知 識,可以獲得人力的資源,這對教師在進行「戶外教學活動」無疑是一種極大的 協助。

2.運用「社區資源」,可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所謂「學有專精」,教師在鄉土知識的領域、社區生態環境的認知領域,可 能不及長年有志於做社區資源調查、紀錄的社區志工,因此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的 協助,可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鄉土的認知上及社區生態環境的認知領

域上,有更深更廣的認識。

二、學生在「戶外環境鄉土教學」課程實施後的學習成效

經由前測、後測及學生學習檔案的紀錄,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童在「戶外 環境鄉土教學」課程實施前後有明顯的改變,現就說明如下:

(一)環境保育觀念的提升-有效達成環境教育的五大內涵

經由前測、後測的訪談內容紀錄及學生學習檔案的紀錄皆可清楚的顯示學童 在「戶外環境鄉土教學」課程實施前後,其環境保育的觀念有所提升,有效達成 環境教育的五大內涵。

(二)鄉土教育的認知及鄉土情懷的提升:

經由前測、後測的訪談內容紀錄及學生學習檔案的紀錄皆可清楚的顯示學童 在「戶外環境鄉土教學」課程實施前後,學童在鄉土教育的認知及鄉土情懷方面 有顯著的提升。所謂「全球思考,在地行動」,教師透過課程設計,結合在地社區 資源,一方面讓學童對自己的家鄉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以提升其鄉土教育的認知;

另一方面讓學童藉由認識自己的家鄉而體會家鄉之美,進而提升其鄉土情懷;「在 地學習,草根行動」的觀念,可落實在學校的環境教育中(劉世和,2005),透過 對在地文化的瞭解、對鄉土的關懷,才能「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發揮自己、展 現自己」,就如(劉世和,2005)引用荒野保護協會成員演講中的一句話:「最傳統 的也將會是最國際的」,把自己家鄉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做好家鄉的在地特色,

則可放眼國際。

三、「戶外環境鄉土教學」課程實施後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之道:

研究者進行此行動研究之後,發現進行「戶外教學活動」會面臨以下問題並 思慮其解決之道,分述如下表 5-1-1:

表 5-1-1:「戶外教學活動」所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進行「戶外教學活動」所面臨的問題 解決之道

(一)人力資源不足 運用家長資源及社區資源

(二)經費不足 爭取經費補助

(三)教學時間不足 進行「課程統整」教學並適度調整 教材的內容及份量。

(一)人力資源不足 運用家長資源及社區資源

研究者進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活動」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是「人力資源不 足」,欲進行戶外教學首先需解決兩項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交通的問題,第二個 問題是:學生的安全問題。

1. 交通的問題:

研究者所任教的地區屬於偏遠地區,學生家長的經濟狀況普遍不佳,若因

「戶外教學活動」而需額外繳交費用,教師擔心會造成學生家庭的壓力,因此在 交通的費用方面若須租用遊覽車勢必不可行,因此,尋求班級部分家長的協助,

以解決交通方面「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2. 學生的安全問題:

台東縣很多學校的型態是屬於六班制,一個學校只有六個學校的迷你學 校,相對而言,欲進行協同教學是不太可能,因此,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的型 態,教師在教學上就需孤軍奮戰,包括進行課程設計、戶外教學等。因此,教師 欲進行班級性的戶外教學活動,比較擔心的是:沒有同年級可隨行的老師,在戶 外教學進行中,若有突發狀況則較難以處理。因此,運用「社區資源」可解決在 戶外教學過程中「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妥善運用家長資源及社區資源,可解決教師在進行「戶外教學課程」中所面 臨的一些問題。

(二)經費不足 爭取經費補助

教師在進行「戶外教學課程」所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經費的問題」,研 究者所任教的地區學生家長的經濟狀況普遍不佳,若因「戶外教學活動」而需額 外繳交費用,教師擔心會造成學生家庭的壓力,因此,教師希望「戶外教學的課 程設計」是屬於學校教學課程的一部份,盡量不向家長收取額外的費用。但,進 行戶外教學除了交通的費用外,尚須考慮到講師的費用(聘請社區講師)、製作 DIY 課程的費用等,因此,經費的部份仍需尋求解決途徑:

1.爭取慈善團體的經費補助:

研究者本身兼辦學校的獎助學金業務,發現有相當多的慈善團體給與「經 濟有困難的學生」學費的補助,這與政府單位給與「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學費的 補助又多有重複,因此,研究者認為:慈善團體的經費補助可由學費的補助更改 為「學生活動費」的補助,只要教師透過一定的計畫、程序申請,則可核與「學 生活動費」的補助,如此,絕對有利於「戶外教學活動」的推展。

2.政府單位應提供足夠的經費協助:

近幾年來,政府的「擴大內需方案」提供相當多的經費增設學校的軟硬體設 備,增加了教師在教學方面的便利性。但,吾以為「教師」是提升教學品質最重 要的「軟體」,教師在著手進行「戶外教學活動課程設計」時,要比進行「室內課 程」花費更多的心力,除了要有事先的計畫、學生安全問題的考量外,尚需擔心 經費的籌措問題。吾以為政府單位應提供足夠的經費協助,提供給有心進行「戶 外教學活動」的教師,尤其是針對偏遠地區的學校更應有這方面的補助,因為,

偏遠地區學校的學生與市區學生做比較,有明顯的文化刺激不足的現象,會造成 此現象的原因乃在於:家庭因素;偏遠地區學校的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普遍不高,

對孩子的學業重視度不高,鮮少帶孩子四處旅遊,如此交叉影響,就造成城鄉差 距愈來愈明顯的現象。因此,在偏遠地區學校的教育尤其重要,研究者認為藉由

「戶外教學課程」的推展,可給與偏遠地區的學童「多元的文化刺激」,可開闊其 眼界。因此,政府單位應提供足夠的經費協助偏遠地區學校辦理「戶外教學活動」,

以減輕教師籌措經費的困難度。

(三)教學時間不足 進行「課程統整」教學並適度調整教材的內容及份量 研究者認為「戶外教學課程」的推展,教師可擬定一個學期進行二次「戶 外教學課程」的活動,但在推行過程中,教師會面臨一個問題:教學時間不足。

目前,以翰林版語文領域、生活領域第四冊為例(表 5-1-2):

表 5-1-2:翰林版第四冊課程內容:

翰林版第四冊課程內容

語文領域課程內容及教學時間分配 生活領域課程內容及教學時間分配 1.共十四課 2.需教授作文六篇 1.共六大單元

2.一學期共 20 週,扣除學校行事及三 次段考週,平均一週需交授一課課文。

2. 一學期共 20 週,扣除學校行事及三次 段考週,平均二到三週需交授一單元。

2. 一學期共 20 週,扣除學校行事及三次 段考週,平均二到三週需交授一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