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教學歷程與討論

第一節 行動研究前期的課程設計

第一節 行動研究前期的課程設計

本節主要在於探討行動研究前期,如何決定將社區資源運用於戶外環境鄉土 教學的一個教學思路歷程。

一、決定研究場域-社區資源與課程需求的結合:

來到鹿野鄉服務,已有 9 年的光景,對這塊土地從不熟悉、產生情愫到愛戀,

縱觀都蘭山的雲海奇景、遙望中央山脈的奇山峻嶺,而座落於卑南溪旁的校園,

獨自擁有這屬於花東縱谷區的幸福,而我,就是其中一人;記得有一年,我教三 年級,那時,我需要教授學生製作風箏,剛好教授的其中一位學生是仙人掌工作 室廖中勳先生的女兒,因此,向廖先生討教了製作風箏的方法,也因此得知永安 村正進行「玉龍泉生態步道」的籌建工作。

經過幾次對「玉龍泉生態步道」的探訪,從初步的設計、改良到「生日快樂 生態廊道」的完工,改善了「玉龍泉生態步道」登往「茗圃亭」潮濕路滑的缺失,

也感受到了「永安社區發展協會」對社區發展的用心及努力。

本學期擔任二年級學生的導師,這學期所上的語文課程及生活課程,可以融 入「環境教育」的議題,自己本身深覺「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身為教育人員 的我,更應以一己之力影響學生,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學會珍惜自己生活週

遭的環境,因此,在語文課程及生活課程融入適當的環境議題,提供學生思考與 討論,並擬訂計畫,於學期中下旬,進行「玉龍泉生態步道」戶外教學活動。

二、課程融入環境教育議題

(一)課程設計初期的思考:

根據本學期的課程內容分析,以語文課程及生活課程最適宜融入環境教育 議題,根據語文課程及生活課程的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其中語文課程所使用的版 本為翰林版,第一單元我愛大地、第二單元生活的趣味、第三單元有趣的故事都 可以融入環境教育議題,因此擬定這三大單元,適時於課程進行中融入環境教育 議題,藉以提升學生對於地球生態環境的關愛之心。本學期的生活課程所使用的 版本為翰林版,其中第二單元奇妙的植物可以融入環境教育議題,因此擬定第二 單元,適時於課程進行中融入環境教育議題,藉以提升學生對於地球生態環境的 關愛之心。現就課程設計初期的思考繪製成架構圖 4-1-1:

(二)語文課程融入環境教育議題-情意的培養

本學期的語文課程所使用的版本為翰林版,其中第一單元我愛大地、第二單 元生活的趣味、第三單元有趣的故事都可以融入環境教育議題,因此擬定這三大 單元,適時於課程進行中融入環境教育議題,藉以提升學生對於地球生態環境的 關愛之心。班上有 15 位學生,以 S01~S15 為學生的代號。

1.啟發學童對環境的感受能力-以全球暖化為議題 主 題 第壹單元 我愛大地

單 元 名 稱 第一課 如果可以

環境教育指標 1-1-2 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

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 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Ron Nielsen(2007)於書中所提到的全球變遷七大趨勢:人口暴增、大地荒 蕪、水源枯竭、大氣遽變、能源危機、社會傾斜、衝突升高;其中大氣遽變導出 了其他因素的產生,「地球真的生病了」卻仍止不住人類的貪婪。藉由這次的課程,

本研究試圖要讓孩子們了解: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地球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為地 球做些什麼!本研究希望能藉由課程的引導讓學生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因 此,教學過程中融入珍惜地球資源的概念,讓學生了解從自己生活習慣的些微改 變,就可以做到珍惜地球環境資源,並鼓勵學生探討「全球暖化」的議題,讓學 生清楚了解自己也是地球環境的一份子,我們對自己生活週遭的環境有著共同的 責任。

在課程進行中,我研擬了幾個問題,試圖了解學生對於「全球暖化」這個議 題了解的程度有多少?

T:你們了解什麼是「全球暖化」嗎?

剛開始學生聽到「全球暖化」這個名詞,雖然在電視新聞報導的過程中都會提 及,但對孩子們而言卻是懵懵懂懂的,但,我就是要是試著讓他們感受的地球目

前所面臨的問題,因為,他們也是地球成員的一份子,有著相同的責任。

T:你有沒有感覺到現在天氣愈來愈不穩定,冬天變得不冷了,夏天變得好 熱;現在是 3 月份,早上很冷,中午很熱,下午、晚上又很冷,一天當中經 歷了三種季節,你會不會很容易生病呢?這就是全球暖化所需面對的問題。

學生經由這樣的論述,似乎真的感受到了「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

S13:難怪現在好像都沒有冬天了!

S15:現在的天氣都變得怪怪的!

T:當「全球暖化」時,對地球上的生物有些什麼影響呢?

S07:北極熊會漸漸消失。

S12:有些生物會瀕臨絕種。

S13:氣候變化太大,大家就容易生病。

T:那麼,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才不會造成「全球暖化」的現象呢?

S05:不要污染環境。

S11:應該要多種樹。

S15:我們可以節約能源,不要浪費。

這學期班上增設了地球儀,目的在於讓孩子有世界觀,並從中了解我們的生 存環境,透過地球儀,他們學會去尋找北極熊的家、企鵝的家;透過課程的引導 孩子們學會去關懷我們生活週遭的環境,並主動閱讀相關的書籍,與同學互做討 論,從他們的討論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動物生態」方面的書籍產生極大的興 趣,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任何事務不都是由喜愛而後關懷而後付諸行 動的嗎?

原本以為面對二年級的孩子與他們討論「全球暖化」的議題是否太過深入,

但後來卻發現,孩子經過一些實例的引導,反而發覺他們對這個議題並不陌生,

發現班上有些孩子會用閃亮亮的眼睛與你一起探討這個議題,你可以真誠的感受 到孩子的熱切,但有部分孩子仍對這個議題略顯陌生,無法融入問題的討論中,

不過,相信經過課程的不斷延伸,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2. 以污水和土石流的形成與反省-培養學童愛護環境的責任心 主 題 第壹單元 我愛大地

單 元 名 稱 第二課 清清的河水

環境教育指標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1-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本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責任心。自身有感於每年颱風或雨季 來臨時,台灣的生態環境必遭受土石流之苦,而這苦,又源自於人類對於森林環 境的不珍惜,在貪婪的過程中,我們捨棄種植樹木而種植經濟作物,其苦果,必 是自己承受;若學生能了解樹木對我們的重要,將此觀念深植在心中,成為心中 一顆愛護環境的種子。

T:你們覺得河水會變污濁的原因有哪些呢?

S14:因為上游有人亂砍樹 T:亂砍樹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S13:會發生土石流。

S15:沒有了樹木,小鳥就沒有家了。

孩子們對於土石流這個名詞似乎已耳熟能詳,看見報章雜誌、看見新聞報導,

大家都能感受到土石流的威力,但造成土石流的後果,實在是人類過度開發所需 承受的惡果,我試圖讓孩子了解「大樹」的重要性,我們應用一種尊重的態度來 看待大樹。

T:大樹的樹根是很有力量的,它可以把泥土抓得緊緊的,所以,有很多大 樹的森林是不容易發生土石流的,我們要學會去珍惜每一棵樹木,因為森林 是大地的命脈喔!

經過這次的課程,我發現學生會開始觀察校園中的大樹,時而問我大樹的名 稱,時而檢拾種子,興高采烈的告訴我種子的特性是什麼,它的趣味性是什麼;

有些孩子在圖書室閱讀時,會選擇植物的相關書籍進行閱讀,然後跑來告訴你:

老師,植物的根可以長得這麼長,難怪它會保護森林喔!看到孩子這樣的轉變,

真的覺得很欣慰,自己只是在課堂上稍做引導,竟可讓孩子對大自然產生如此大 的興趣!

3.透過和小動物的相處和觀察-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精神 主 題 第壹單元 我愛大地

單 元 名 稱 第三課 喜歡小動物的達爾文

環境教育指標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 環境條件。

本課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觀察(相處),讓學生體會小動物的可愛,進而培 養對動物的愛心。最近小朋友很喜歡觀察校園的動植物,心中一則以喜,一則以 憂;喜的是小朋友經由引導,愛上了觀察小動物,表示孩子們對於自身的生活環 境產生了關注;憂的是孩子們蒐集了很多甲蟲的幼蟲,他們學著經由飼養、觀察、

了解甲蟲的生長過程,但是,孩子們卻形成了一股捉甲蟲幼蟲的風氣,只要一下 課,就到操場邊挖甲蟲幼蟲,帶回家飼養,連回到家裡,也會到處去捉甲蟲的幼 蟲;經由反覆思考,覺得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雖然高度引起小朋友對周遭大自然環 境的興趣,卻缺少了「保育觀念」的引導,因此將生態觀念中很重要的觀念「節 制」放入課程中,希望藉由正確的引導方式,讓學生既能觀察到動物生長過程中 豐富的生態史,亦能做到適當的「節制」,讓生態萬物的生命得以延續。

T:你們覺得喜歡小動物就可以把小動物帶回家養嗎?

孩子面對我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答?我心裡 知道孩子們的內心也面臨掙扎,他們一方面喜歡飼養小動物,另一方面卻又不知 如何取捨,該與不該之間,很難做到平衡?

孩子面對我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答?我心裡 知道孩子們的內心也面臨掙扎,他們一方面喜歡飼養小動物,另一方面卻又不知 如何取捨,該與不該之間,很難做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