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教學歷程與討論

第三節 行動研究後期的修正與省思

一、教材內容的設計與修正:

研究者在進行 「戶外環境鄉土教學」主題課程之後,自覺在課程設計上 可做以下修正,必可使整個教學流程更趨完善,易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一) 可將環保繪本融入課程教學:

研究者在進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主題課程之後,思考如何將環保的 課程再做延伸,激發出學童更多的想法。因此我試著去尋找有關環保繪本的相關 書籍,我發現藉由繪本再做課程的延伸,是一個值得去做的方向;繪本當中有很 多書籍提及全球暖化的議題,可以讓學童藉由圖書了解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傷害,

並藉由圖書激勵學童,「改變」、「拯救」須從自身做起。以下是研究者擬定的環保 繪本(表 4-3-1),可做為下次進行研究的一個修改方向:

表 4-3-1 可融入課程的環保繪本舉隅表:

環保繪本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主題方向

大木棉樹-亞馬 遜雨林的故事

Lynne Cherry

和英/2009 一棵大樹可以滋養很多的生物,人類應學 會珍惜大樹的資源。

睏得不得了的熊 林滿秋 青林/2009 因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導致小黑熊不知道 自己究竟該不該去冬眠的故事。

山之生 立松和平 青林/2005 體驗山林中生命「循環不息」的可貴,運 用最單純的心體驗大自然的原始力量。

海之生 立松和平 青林/2005 感受大自然的生命與力量,體驗大自然進 而尊重自然。

小島上的貓頭鷹 何華仁 青林/2004 認識蘭嶼的自然生態,並從中學會尊重自 然生態、尊重生命。

日漸沉沒的樂

若要內化到孩子的內心,其執行過程可定為一學期,並搭配「環保繪本」,做課程

(三) 「環境教育」應可從「校園」開始:

經過戶外教學活動之後,自己在思考一個問題,藉由戶外教學活動可讓學 童對自己的家鄉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因此戶外教學活動的課程有其發展的必要,

但畢竟不可能成為常態;而「校園的戶外教學」卻是每天可以執行的(吳文德,

2003),透過這樣的認知,在學生進行完「戶外環境鄉土教學」的課程之後,「校園 的戶外教學」是可以做為課程延伸的一個重要題材,經過思考,可擬定以下幾個 方向,做為日後課程延伸的參考,如表 4-3-2:

表 4-3-2 可從「校園」開始的「環境教育」課程方向表:

課程方向 「環境教育」重點

1.校園中的體驗教學 可在校園中種植果樹、經營菜園,讓學童體驗大自然帶 給心靈的喜悅。

2.改變校園中的生態環境 可帶領學童先從簡單的「堆肥」做起,運用「廚餘」做 堆肥,用最天然、有機的肥料,給予植物營養。

3.小小觀察家 從觀察校園生態開始,運用五官仔細聆聽大地的脈動。

4.美化校園角落 觀察校園中的美與不美,進行設計、改造、執行。

二、學生的成長與轉變

在「戶外環境鄉土教學」的課程進行之前,針對本班級學生,以學期總成績 分高、中、低三種程度各取學生二位,共計六位,實施前測,作為此次研究的訪 談樣本。在「戶外環境鄉土教學」的課程進行之後,針對已進行前測訪談的6位學 生,進行後測訪談,經由對照前後測的結果,以了解學生在教學前後對鄉土環境 的認知以及對環境保育的看法及態度是否有所改變及成長。

研究者設計一份訪談問卷,針對班級六位學童實施前、後測,以了解學生在 教學前後對鄉土環境的認知以及對環境保育的看法及態度是否有所改變及成長。

其前測及後測訪談內容記錄於(附錄六)。依據前測訪談與後測訪談的內容紀

錄,學生的成長與轉變,如圖4-3-3所示:

的看法及態度皆有大幅度的成長。

(一)提升鄉土知識:

於前測訪談紀錄中(附錄六,表 4-3-3-1),問及學生:

T:你認為鹿野鄉知名的觀光景點有哪些?

S03、S12、 S11:鹿野鄉圖書館、元山書局、鹿野會館。

由此可知,學生在鄉土知識方面是欠缺的,雖然鹿野鄉有很多著名的觀光景 點,但,學生因家庭因素、經濟因素,家人較少帶孩子到戶外進行活動,學童的 活動區域也僅限於居家附近的商店、圖書館、活動中心等機構。這對於有豐富環 境資源的鹿野鄉而言,是相當可惜的;因此,在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更應著重於

「鄉土教育」這個部份。

透過「戶外環境鄉土課程」的學習,學生在鄉土知識方面有所提升。

T:你認為鹿野鄉知名的觀光景點有哪些?

S01、S13、 S03、S14、S12、 S11:玉龍泉生態步道和鹿野高台飛行傘。

透過「戶外環境鄉土課程」的學習,研究者希望能豐富學童的生活經驗,對 家鄉的重要觀光資源、環境資源有進一步的體驗與了解,透過了解進而能更真愛 自己的家鄉。

(二)提升鄉土環境的認知、增加鄉土環境的體驗:

於前測訪談紀錄中(附錄六,表 4-3-3-2),問及學生:

T:你參加過的戶外教學活動中最喜歡的是哪一次?請說明原因?

S01、S13、 S03:杉原海水浴場。

S01、S13: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S13:龍田蝴蝶生態區

依據學生的訪談內容,可以清楚的了解戶外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印象最深刻 的是「自然體驗的課程」,透過「體驗」可以讓人「感動」。因此,此次的課程 設計亦著重於「體驗」、「探索」,讓學生親身去體會大自然的奧秘。

T:你參加過的戶外教學活動,有在鹿野鄉的某一個景點舉辦過嗎?

S01、S12:鹿野郵局。

S11、S13:龍田蝴蝶生態區。

依據訪談紀錄(附錄六,表 4-3-3-2)可清楚的發現學生於鹿野鄉進行戶外教學 活動的經驗並不多,透過課程的設計,研究者希望能提升學生的「戶外環境鄉土 教學」經驗。

依據後測訪談(附錄六,表 4-3-3-2):

T:你參加過的戶外教學活動,有在鹿野鄉的某一個景點舉辦過嗎?

S01、S13、 S03、S14、S12、 S11:玉龍泉生態步道。

研究者希望透過課程的設計,讓學童對家鄉知名的觀光景點及家鄉重要的環 境資源有一定的了解。透過「戶外環境鄉土教學課程」的進行,學生告訴我:老 師,原來鹿野鄉有這麼美麗的地方,讓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聽到這樣的話語,

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有成就感的喜悅!

(三)提升生態環境的了解及環境保育的觀念:

T:你認為應該要怎麼做才能讓森林中的動、植物有棲息的地方?

S14:森林裡面應該要多種樹,五色鳥、紅嘴黑鵯等鳥類才能在森林裡做窩。

S11:森林裡的枯葉、枯木也有它們的功用,它們是獨角仙寶寶的家,裡面 有很多獨角仙寶寶的食物,所以枯木也有很大的功能。

依據後測訪談(附錄六,表 4-3-3-3)學童的訪談內容中,研究者本身有很多 的感觸,森林之於人類、之於動物有多麼大的重要性,但人類往往為了個人私利,

砍除大片的森林,殊不知一棵大樹,可以孕育多少生命,人類也在大樹的孕育中 有安全的家園及住所,給予學童「森林-對生態的重要性」的觀念,是研究者急 欲傳達的一個重要觀念。

T:你認為隨意砍伐森林是對的行為嗎?會對大自然造成什麼影響呢?

S12:不對,因為砍伐森林,大樹就會減少,沒有大樹的遮蔽,就會產生沙塵

暴,森林消失,就會導致沙漠。

S12 對於觀察自然界的敏銳度常會讓研究者有種受到震撼的感覺,曾經於課堂 中與學童提及沙塵暴的問題(這一、二年台東經常有沙塵暴的問題),S12 透過自 我學習,將其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因此 S12 提出的論點:森林消失,就會導致 沙漠。人,如果再過度開發,將自取滅亡。

T:你喜歡親近大自然嗎 ?親近大自然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

S13:非常喜歡,因為我只要雙手一攤就可以觸摸到動物的感覺真好;大自然就 像一台天然的冷氣,舒服涼爽又不浪費電!而且,大自然好安靜,我喜歡 這種寧靜的感覺!

S12:非常喜歡,因為在大自然裡,我可以像偵探一樣找尋動物的身影;而且我 還可以認識各種植物,可以知道什麼植物是有毒的。

「大自然就像一台天然的冷氣」,我喜歡這樣的話語,台東大學王聖銘老師 曾說過一句話:「一棵樹可以抵七台冷氣,所以,我珍惜我家的這棵大樹」。當我 們不斷耗費地球能源時,是否可以反思:我們應該如何妥善運用大地的天然資源,

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三、教師的教學心得與省思

在整個行動研究的教學過程中,給與研究者本身很多的省思空間及成長體 會,分為以下三部分陳述之:

(一)行動研究初期-教師運用環境議題融入課程教學:

在行動研究初期,教師運用環境議題融入課程教學,將環境保育知識及理念 融入課程教學中,學童從原本的懵懂 知識累積 形成概念。我感受到 學童在整個環保知識的理念有明顯的成長,學童開始了解可以用另一個層面思考 問題,大部分人覺得對的是不一定是對的,透過深入的探討及觀念的釐清,撇清 以人為中心本位的思考模式,學生開始會用較宏觀的角度看待週遭的生命,他們 開始學會用欣賞的角度看待週遭的一草一木;面對小生命學童們會懂得珍惜與愛

護;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面對生態的態度在轉變,而這就是我所要的,「知識」是 需要內化到內心才有用的!

(二)行動研究中期-教師與學童的成長與互動:

在行動研究初期,我會覺得是我在給學童一些東西,包括知識領域及觀念的 導正與釐清;進入到行動研究中期我覺得是一個我與學童教學相長的過程,學童 們開始會與我有很多的互動,包括生態的問題、包括孩子們的想法與各種點子,

我會因為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而詢查資料或相關的書籍;尤其孩子們對生態觀察 的敏銳度是優於我的,他們很快學會分辨生物的種類並觀察出他們彼此之間的不

我會因為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而詢查資料或相關的書籍;尤其孩子們對生態觀察 的敏銳度是優於我的,他們很快學會分辨生物的種類並觀察出他們彼此之間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