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章旨在總結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以提供高職 電機科在規劃學校本位課程之參考。第一節為結論,主要是根據分析問卷 回收資料得到研究結果,並做成結論;第二節為建議,依據研究結論進而 做出相關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綜合第四章的資料分析與討論結果,茲將研究結果依據研究目的,提出下 列研究結論。茲將結論分為規劃實施現況以及不同背景電機科教師:

壹、規劃實施現況

一、大部分的電機科教師都能了解學校本位課程在規劃的過程中相關組 織單位

回顧我國過去在課程發展中,學校教師僅為被動的接受者與執行者 的角色,長久以來課程的自由空間受到壓縮,而教師也習以為常,致產 生對課程發展與設計的日益生疏(白雲霞 2003),而在本研究中,大部分 的電機科教師都能了解學校本位課程在規劃的過程中相關組織單位(例 如:電機電子群科中心學校、各校的課程發展委員會、各科的教學研 究會)以及相關的功能,這也表示大多數高職電機科教師了解自己在學 校本位課程規劃過程中應該扮演的角色,這與過往課程在規劃設計實有 著相當的不同。

二、課程規劃中業界代表、社區人員以及家長代表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 需加強

在學校本位課程規劃的過程中,參與人員以學校成員為課程規劃之 主體,結合校內外人力資源,包括校長、教師、行政人員、學生、家長、

社區人士及學者專家均有參與課程發展的權責(盧俊宇,2009),但在 本研究中,業界代表、社區人員以及家長代表在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得 分較低,這表示電機科教師認為在課程規劃中應確實有業界代表、社區 人員以及家長代表參與課程規劃,以期課程規劃時更能符合本位精神。

三、電機科教師願意積極參與學校本位課程規劃的相關活動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施並不容易,其涉及課程計畫、資料蒐集、

教材編寫、課程評鑑以及不斷的會議、討論、協商,在在需要時間。

如果利用課餘的時間,不僅時間不夠,也會遭致老師的不滿

(Beasley,1981)。而在本研究中,在學校本位課程規劃過程中,大多 數電機科教師願意參與學校舉辦的的相關研習活動,表示教師們願意 更了解課程規劃的相關知識,這是正面且值得肯定的。

四、學校本位課程所需的資源設備需要加強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也必須有圖書資料、設備、輔助材料與人力支 援。然而,學校設備資源經費普遍不足,教師負擔極重,學校本位的課 程發展有時如果不是形成資源的爭奪,便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Skilbeck,1984;黃政傑,民 74)

在職業學校本位課程規劃的過程中,設備材料的充足與否更是必要 的考量,而在本研究中,課程所需的設備資源、各科之間的資源共享、

職場見習或是科技大學與技專院校的策略聯盟,以高職電機科教師的 認知上,相對而言是比較缺乏的。

五、學校本位課程仍偏重於升學

大部分電機科教師認為學校本位課程在實施上偏重於升學,這與 目前仍以升學為主的社會風氣不謀而合,但卻也因此忽略職業學校本 身的特色在於職業技能與供應產業需求。

六、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可以勝任學校本位課程

在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是否能勝任課程內容 關係著本位課程實施的成功與否,在本次研究中,大多數電機科教師 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可以勝任學校本位課程。

貳、不同背景電機科教師

一、私立學校電機科教師在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規劃與實施偏向正向 意見

在本次研究中,私立學校電機科教師在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規劃 與實施的評價上高於公立學校電機科教師,並且有顯著差異性。這個差 異性顯示私立學校電機科教師在本位課程規劃與實施的過程中態度較 為積極。

二、東部地區學校相對感到設備資源不足

東部(包含宜蘭縣、花蓮縣以及台東縣)地區電機科教師相較於其他 地區的電機科教師感到設備資源的缺乏與不足。

三、年資 10 年以上未滿 15 年的電機科教師對學校本位課程規劃的組織 運作評價較高

年資 10 年以上未滿 15 年的電機科教師對學校本位課程規劃的組織 運作評價較高,達到顯著性差異,而年資未滿 5 年的電機科教師評價相 對較低,這顯示年資資淺教師對本位課程規劃相關組織的認知較低,也 較不清楚組織運作。

四、不同教育背景的電機科教師對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與實施,

整體而言意見大致相同。

教育背景為師範大學或教育學院、普通大學、科技大學或技專院校 的電機科教師對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整體而言並沒有顯 著的差異,在各個分構面上意見大致相同。

五、不同學歷的電機科教師對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整 體而言意見大致相同。

碩士以上與學士學歷的電機科教師對 99 課綱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 與實施整體而言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在各個分構面上意見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