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將與相關研究文獻做綜合討論,分別就 12 週斜坡道健走運動訓練課程介入對於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身 體質量指數、肌肉適能、柔軟度及心肺適能之影響進行討論。

一、身體質量指數(BMI)

本研究以 BMI 指數的改變,做為身體組成評估之指標,結果顯 示實驗組與控制組間無顯著差異。實驗組進行 12 週的斜坡道健走運 動訓練後 BMI 指數有明顯下降,顯示有一定的運動成效,但與控制 組比較卻未達統計上顯著之差異。究其未達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實 驗期間未予以飲食控制,加上運動後食慾大增,導致於 BMI 指數雖 有改變,但改變的幅度還達不到顯著差異。

影響學生身體組成的因素(遺傳、發展、代謝、醫療)中,最可 能的因素為發展及代謝上的問題(林正常,1997;林貴福、盧淑雲,

1998),如欲控制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體重,在青春期時應特別注 意其熱量攝取情形及身體活動的狀況。

本研究斜坡道健走運動訓練課程實驗期僅 12 週,對於中重度智 能障礙學生的 BMI 指數改變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介入,才能達到明 顯的成效。另外,生長發育階段的身高、體重不穩定,再加上實驗期 間學生的飲食未加以控制,因而導致實驗組與控制組的 BMI 指數未 達到顯著差異,與沈建國(2001)和翁于婷(2009) 研究結果相同。

二、肌肉適能(肌力/肌耐力)

本研究以立定跳遠的成績,做為肌力評估之指標,結果顯示實驗 組與控制組間無顯著差異。雖然實驗組與控制組間之成績在統計分析 上呈現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經由 12 週斜坡道健走運動課程介入後

立定跳遠的成績表現較控制組佳。

本研究以 1 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的成績,做為肌耐力評估之指標,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成績比較達到顯著水準。由統計結果分 析得知,12 週斜坡道健走運動課程介入大幅提升高職中重度智能障 礙學生的 1 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成績,因此說明斜坡道健走運動對學生 的肌耐力有其效益。學生因活動量增加,長期而規律的運動促使體內 脂肪百分比降低,而腹部肌耐力提升,此結果與鄭俊傑(1994)研究 結果相同。

肌力(瞬發力)可隨著運動次數的增加而增加(劉立宇,1995),

Rimme(1999)的研究中亦指出,智能障礙者參與身體活動訓練,可 以有效改善軀幹及上、下肢大塊肌肉的肌力和肌耐力表現。可能是健 走運動屬於大肌肉的全身性活動,在下肢運動時,使用了 33 個主要 肌肉群,對於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下肢肌肉瞬發力會有所提昇(嚴 子三,1998;吳騰達,2000;謝淑芳 2003),對肌肉適能有獲得改 善的研究結果相同。

三、柔軟度

本研究以坐姿體前彎的成績,做為柔軟度評估之指標,研究顯示 實驗組與控制組間無顯差異。雖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後測成績進步幅度 皆不大,但後測成績表現均較前測成績佳。

12 週斜坡道健走運動課程未能有效地提升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 學生柔軟度的能力,可能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點是 12 週的課程介入 對於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而言時間太短;第二點是暖身操牽拉動作強 度不足;第三點是進行暖身操時受試者認知不足動作未確實做到位。

李彩華(1998)、李小娟(2007)研究指出,柔軟度除了與個人生 理結構不同有關,還需要透過相關的活動或伸展操的訓練才能增強,

但非短時間就能看出明顯成果,本研究結果相同。

四、心肺適能

本研究以 3 分鐘登階的成績,做為心肺適能評估之指標,研究結 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之 3 分鐘登階成績比較達到顯著水準。由統計 分析得知,10 週斜坡道健走運動課程介入明顯提升高職中重度智能 障礙學生的 3 分鐘登階成績,實驗證明斜坡道健走運動能增進高職中 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心肺適能。

劉立宇(1995)、李彩華(1997)及胡庭甄(2012)研究指出,經 過訓練或增加身體的活動量可以增強心肺適能,而且身體活動與心肺 適能成正相關(楊亮梅,1993),本研究透過斜坡道健走運動增加實 驗組學生的身體活動量及運動強度,對其心肺適能的表現有顯著的提 升,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合。

五、本節結論

本研究針對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進行 12 週斜坡道健走運動 訓練課程介入,實驗組在 1 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及 3 分鐘登階二個項 目,後測成績皆達顯著水準,而 BMI、坐姿體前彎及立定跳遠三個項 目雖未達顯著水準,但後測成績皆比前測成績進步,顯示斜坡道健走 運動訓練課程介入對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在肌肉適能及心肺適 能方面有顯著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