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中國經濟開放改革的速度就像一支箭一樣,快的讓人招架不住。中國的 崛起撼動全球經濟,從早期的策略為「引進來」到 20 世紀初的「走出去」,

無一不牽動世界經濟的命脈。依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委員會(UNCTAD)所 編製的 2016 年世界投資報告(World Investment Report),截至 2015 年,中國 已是全世界經濟體中第三大重要對外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 來源國,僅次於第一大的美國及第二大的日本。相較 10 年前 2005 年,大陸 對外投資(FDI outflows)金額僅為 113 億美元,至 2015 年已來到 1,280 億美 元,10 年間成長了 10.32 倍。

臺灣和大陸兩岸經貿往來頻繁,中國商務部於 2016 年 11 月 30 日發布

「2016 年 1-10 月大陸與台灣貿易、投資情況」1,說明臺灣是大陸第七大貿 易夥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而根據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公布統計資 料 2,截至 2016 年 11 月已核准陸資來臺投資金額為 22,896 萬美元,相較 2009 年核准金額為 3,748 萬美元,短短 7 年即增加了 6 倍。顯見陸資持續對臺投 資,而臺灣成為大陸的重要貿易夥伴。

許多學者研究指出,採用不同的進入模式(entry mode)會有不同的經營 績效(Anderson and Gatignon, 1986),而且進入模式的選擇會影響企業往後在 海外巿場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Wind and Perlmutter, 1977; Woodcock et al.,

1 瀏覽日期 105 年 12 月 31 日,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fuwzn/diaoca/201611/20161101988321.shtml

2 105 年 11 月份核准僑外投資、陸資來臺投資、國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統計月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94)。因此,陸資在臺投資亦避免不了要對進入模式做一最佳的選擇,在考 量不同的因素情況下,例如產業類別、廠商規模及巿場動機等可能影響進入 模式的決定因素,這些因素如何影響陸資廠商對進入模式的選擇,為本研究 所欲探討的議題。

此外,在 1984 年至 2001 年間,中國對外投資者可以說皆為國有企業,

因為民營企業在 2003 年前是明文禁止對外投資。自 1979 年以來,當「走出 去」政策於 2000 年正式地被提出後,中國對外投資(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DI)才正式地被允許,然而起初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卻是緊緊地被中央或各地 方政府高度的掌控著(Buckley et al., 2006, 2007)。其走出去政策是為了要讓 中國企業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它藉著降低或消除外匯、金融及行政的障礙來 達成(Sauvant, 2005)。而「走出去」政策與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行為」不能 僅視為中國企業基於利潤的巿場經濟行為而已,更有國家意識及實現中國當 局追求國家利益政策的考量(鄭又平、林彥志,2008)。基於此,不同公司型 態,如民營企業或非民營企業如國有企業等,因著對外直接投資目的不同,對 於陸資企業來臺投資的公司組織型態,是否會與其他影響進入模式的決定因 素產生交互作用,亦為本研究欲探討的議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瞭解陸資在臺投資所選擇的進入模式及影響進入模式 的因素,及不同公司型態下,陸資對於進入模式選擇是否有所差異,以提供 陸資企業在選擇進入模式時的參考。

本文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陸資在臺投資選擇進入模式的決定因素及其關係。

二、 檢驗不同構面下,各種因素對於陸資企業選擇進入模式的解釋能力。

生交互作用或干擾作用,本研究運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調節變數(moderator variable, MO)概念,將公司型態視為中介變數,與本研究部分自變數結合成 為交乘項,以迴歸模型進一步探討對進入模式選擇可能產生的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