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中共分五節,首先於第一節中闡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再於第二節 中敘明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則針對重要名詞加以解釋定義,其後於第四 節中說明研究方法與步驟,最末於第五節中補充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先從研究背景了解本研究之相關資訊,再進一步點出據此衍伸而來之研 究動機,以呈獻出本研究的前置脈絡,以及研究者擘劃本研究之理由。

一、研究背景

2007 年 12 月 5 日這天,臺灣各大新聞媒體傳來我國 15 歲學生,首次參加

「 國 際 學 生 成 就 評 鑑 (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即取得了「數學領域全球第一名」的捷報,而我國在這個由經濟合作暨 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所籌 辦的 2006 年國際評比測驗中,雖然閱讀表現不盡理想,在 57 個參與國中僅排名 第 16,但科學測驗表現仍躋身全球前六名之一(張錦弘,2007a;張錦弘,2007b;

陳蓉,2007a;陳蓉,2007b;OECD, 2007b)。從這則新聞中可以發現:無論自 身的國際排名是好是壞,這則新聞總能吸引眾人目光,也間接揭露出當代全球社 會對於「『國際等級』『評比競賽』」的普世重視。

承此,一旦探究到教育成就之表現,往往令人產生檢視其投資因素的動念,

雖然教育資源挹注與教學成果產出,此二變項間的高度正相關至今仍未獲得普遍 的研究支持,然而人們在追求卓越之際,同時要求「先」有高單位資源的投入,

似乎已成一習慣,且看就在前段引發社會熱烈討論的新聞過後未滿一週,馬上即 有報載:我國的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已在 2007 年 12 月 10 日,初審通過對教育經 費編列與管理法第 3 條之修正案,要求未來各級政府的教育經費預算,應高於前 三年的國民生產毛額(薛荷玉,2007;OECD, 2006)。然而,這個未有教育部長 杜正勝列席的會議決定,似乎正清楚說明了當前我國的教育真實情況:教育部以 政府財政困難為由,建議維持現行條文而不作任何修正(薛荷玉,2007)。

從前述兩段新聞中,不難發現一股早自 1960 年代教育評鑑運動蓬勃之始,

世界各國教育現場即面臨之窘境:資源投入不足,但產出要求增加(蓋浙生,

1986;鄭友超,1993)。尤其學校身為養護型組織,其素來效率不彰之特色,更 讓面臨高度人力競爭壓力之家長及社會大眾,頻頻透過各式教育改革,對其缺乏 效率之運作提出質疑與督促。研究學者於焉寄望藉由公正、科學的檢視工具,以 提出取信於民的教育成效報告,因之,教育學者參酌發展已久的經濟、社會指標,

逐漸規劃出適切教育領域之專業指標。以美國為例,1983 年的國家在危機中報

2 之投入,不僅以發軔的 OECD 為主,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 歐 盟 統 計 局

(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STAT)、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WB)、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等皆有國際性或區域性的比較教育指標,足見國際間對於跨區域比較的重視(李 琪明、簡茂發,2001;APEC, 2000; WB, 2007b)。尤其近年來在「全球化」的高 度發展下,已然未能有任何一國是可以置身於國際高度競爭之外的;加上,民主 育概覽(Education at a Glance)」國際比較刊物,也高度重視其投資報酬率驚人 的高等教育表現(中華民國外交部,無日期;教育部,2006;經濟日報社論,2007;

3

綜上所述,教育指標建構之風潮即在理論的成熟與國際競爭的需求二力相合 下促成,但臺灣非但缺少國際綜合比較機會,國內深入研究亦付之闕如,而近年 更在面臨經濟不景氣之沈重壓力下,教育投資長期不足之窘境明顯浮現,若仍要 追企符應八年代以來的普世教育主流思想:追求效能、提升品質,則誠為日益 艱困,即以教育部在 2007 年極力推動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為例,打著計畫在 2009 年超英趕美的震天口號,卻也公開承認無力負擔全額財政,因此從善如流改為折 衷之「低學費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此一矛盾現象,深刻代表了我國在教育財 政上「資源更少、業務更多,但要求更高」之嚴峻真實面向(教育部,2007;許 添明、何宣甫,2007;鄭友超,1993)。據此,研究者希冀能從基本財政面出發 尋求為此解套之法,然截至當前國內卻尚無任何一篇專論探討,因之本文即期許 能為我國臺灣教育財政領域尋出一套得可與國際接軌比較,又能適用自身環境條 件的教育財政指標,並從中了解這些指標之採行原因與應用在分析哪些現象,據 此提供給我國教育一些啟示,因為唯有利用指標數據之呈現,方得在政策說服與 制度革新上,提供最為客觀有力的證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動機所言,本研究以實用性出發,故主要目的在透過參酌國內外重 要教育財政指標,以提供我國建立一套適用本土,同時又能與國際接軌之教育財 政指標。具體而言有以下三大研究目的:

一、了解國外重要教育財政指標之內容與其建構之方式。

二、了解國內現有教育財政指標之內容與其建構之方式。

三、建構一套適用國內且可與國際接軌之教育財政指標。

承上,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問題:

一、國內外重要之教育財政指標有哪些?

二、建構國內外重要教育財政指標之理由何在?

三、建構國內外重要教育財政指標之方式為何?

四、國內外重要教育財政指標之數據用在分析什麼現象?

五、能夠與國際接軌又適用我國的教育財政指標有哪些?

六、本研究建構出之教育財政指標能給予我國什麼啟示?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教育財政指標(Indicators for Educational Finace):係指經由匯整各種教育資 源取得與分配情形後,透過能反映數量的量化數據,如:學生數與學校數,或目 的在確認數量相對卓越程度之質化數據,如:生師比、每生教育支出,以作為教 育政策公眾說明與行政決定之用的一種統計測量工具,其同時具有橫跨時空變遷 比較基準之特性(張鈿富,2000:莊謙本,1999;Johnstone, 1981; Mankiw, 2004)。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為達本研究之目的,首先於第二章中藉分析文獻歸納出國內外對於教育財政 指標之面向、層面與細項,了解其建構之原因、方法與分析之現象;進而採取德 懷術(Delphi Technique)對國內專家學者進行兩次問卷調查,蒐集其對於本研究 所初步建構教育財政指標內涵之意見,等到專家對於這些指標之選用達成共識 後,再據此建構出一套能與國際接軌又適用我國之教育財政指標。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內容

本研究從國際重要教育財政指標,以及我國教育財政指標兩大面向切入討 論,透過從現有指標之深入了解,自此先理出可能適用之教育財政指標,再納入 依據學理研究與臺灣現況需求之分析,據以創構出可供我國利用的新指標,最末 藉由德懷術意見調查判定這些指標是否合用。

(二)研究對象

採用德懷術向國內教育財政指標相關之專家學者,進行問卷調查,以期透過 專家意見,建構出能與國際接軌又適用我國之教育財政指標。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樣本

受限國內教育財政相關領域研究人員之人數限制,無法擴大德懷術之問卷調 查樣本數。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僅為初步建構之研究,因之研究結果尚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整合,或使 用假設驗證法等實地操作檢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