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研究背景

隨著世界的快速變遷,傳統教育中單項學科的教科書填鴨式背誦教學 的 I 型培育,恐無法適應多變的環境,鼓勵π型跨領域、跨學科和 T 型橫 向能力的培育,將是未來世界所需(蔡雅薰,2019)。因此,以發展全球 情境、培養國際情懷、尊重多元文化為創立宗旨(Hill, 1994; Peterson, 1987; Renaud, 1991)的國際文憑教育系統正如火如荼推行當中,引領著 全球國際教育的發展。

國際文憑課程始於 1968 年,其中,「文憑項目」(the Diploma

Programme, 或稱「大學預科專案」)是該組織最富盛名的教育專案,建 構起了一整套和諧均衡的課程體系、方法體系以及科學的評估標準(陶 建敏,2012)。因為課程具備高度的靈活性,並且符合時代趨勢,獲得國 際學術界極高評價(蔡雅薰,2019)。截至 2019 年 9 月 3 日為止,全球 一共有 157 個國家、3,421 所學校提供 IBDP 課程,全球 90 個國家中多達 3,300 所大學認可 IBDP 的成績,在這些大學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世 界頂尖大學。根據這些學校的聲明,IBDP 學生跟非 IBDP 學生比較起 來,IBDP 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大學的比例較高(資料來源:IBO 網站 https://www.ibo.org/)。

因應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態勢,學習華語的外籍人士不斷攀升,不 僅如此,許多華裔後代也漸漸跟上華語熱的腳步,目前,文憑項目當中 的兩大語言學科當中,都已將中文課程列入。由此可知,中文科目在國 際文憑課程當中的地位不容小覷,也為全球國際教育所重視。

然而,IB 課程強調教師應遵循詳細的課程大綱宗旨與評量目標,針 對不同的教學對象編寫具體教學內容,對於每一位 IB 中文教師,特別是 新任教師來說,是一個關鍵性的挑戰(陶建敏,2012)。為此,市面上可 看見有教師出版 IBDP 中文課程教材範例提供教師參考,近年來也逐漸有 中文課程的相關研究,但數量卻相當稀少,尤其中文課程當中,較晚列 入學科組的「中文 A:文學」更是少有參考資料可使用。也因此,有關

於 IB 中文課程的研究相當薄弱。

有鑑於 IBDP 中文課程的重要性以及教材研究的缺乏,本研究擬深入 探討「中文 A:文學」課程,在第二章文獻探討當中討論 IB 宗旨、IBDP 中文 A 課程以及 IBDP 教學方法、教材設計方法,第三章研究方法討論 IBDP 中文 A 文學課程設計之研究方法與流程、架構,第四章以莊子作為 範例,實際運用前三章所獲得之資訊,編寫一符合 IBDP 課程宗旨之教 材,第五章則是本論文之結論,以期能為 IBDP 中文 A 文學課程有所貢 獻。

第二節:研究動機

IB 課程有別於傳統教育制度,從單一分離的學科教學改變成跨領域 的主題教學(蔡雅薰,2019)。由於教學宗旨、理念的不同,IB 課程的大 綱規範及評量方式、目標也獨立於各國教育制度。其教學方法:「教學與 學習方法」(AT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是一套固有的原 則,教師必須根據 ATL 的六項原則:基於探究、注重概念性理解、在當 地和全球情境中開展、注重有效的團隊合作與協作、因材施教、通過形 成性和總結性評量並獲得資訊回饋,自主編寫課堂教材。

IBDP 的第一學科組當中細分為:「中文 A 文學」、「中文 A 語言與文 學」、「文學與表演藝術」三項。其中「中文 A 文學」這一項,IBO 提供 了指定作家名單,除了第四部份的「學校自選作品」可以由教師及學生 自由選擇欲學習的作品之外,其餘三個部分的學習作品均需從指定作家 名單當中選取。然而,除了指定作家名單有限定的學習範圍之外,對於 課堂教材卻沒有特別的規範,教師必須自行編寫出符合 IBDP 教學理念,

可以幫助學習者真正學習、達到評量目標的教材。這賦予了教師較大的 教學自主性。自主選擇教學內容,自主設計教學方法,進而通過語言知 識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樂趣,培養自主的學習動力與創造力(陶建敏,

2012)。然而,對於教師而言,需要從頭開始設計課堂教材,實質上是一 個很大的負擔與艱難的考驗。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教育思想已不同於以往,有鑑於 IBDP 在全球教

革所帶來的學習與成長,才能永續發展自身的教學行動,適應並融入世 界環境的種種新變,拋開舊有的教育思想,掌握脈動、應變現況。因 此,在本研究當中,將探討「中文 A 文學」的課程宗旨及架構,根據評 量方式及評量目標,討論「中文 A 文學」的課程編寫方式,並以莊子之 作品作為範例,給予一個可以參考的設計樣本,期望能對 IBDP 教師以及 華語教育界有所貢獻。

第三節:研究問題

IBDP 的中文課程主要分為兩大學科組:「中文 A」以及「中文 B」。

下面再細分為五項科目:「中文 A 文學」、「中文 A 語言與文學」、「文學與 表演藝術」、「中文 B」、「中文 Ab initio」。

其中,「中文 A 文學」是一門文學課程,學習對象主要是華語母語者 以及高級程度的外籍學生,也因此,此課程並不側重語言技能教學,而 是以學習文學作品為主,通過大量閱讀文學,幫助學習者培養欣賞文學 的藝術特質,以及如何以批判性的角度進行反思。「本課程的設計基於文 學與我們對世界的概念、詮釋和體驗息息相關這樣一種認識。因此,文 學研究就是探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追求、焦慮、喜悅和恐懼的複雜性的 表達方式。(《語言 A:文學指南 2013 首次考試,第 5 頁》)」

本研究將針對「中文 A 文學」此一科目當中的按文學體裁編組作品 課程進行探討,提出可供參考的課程設計範本,此範本將以莊子之作品 為例,側重散文體裁作品之教學,並根據 IBDP 給予的評量標準與細則,

設計出可以幫助學習者達成評量標準的教材。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1. IBDP 課程宗旨及精神理念、教學方法為何?

2. 教師如何運用 IBDP 課程教學方法設計課程?

3. 教師在進行 IBDP 課程時,有什麼開展策略?

4. 本研究之課程設計有什麼問題需要修正與補足?